各位车友们,最近朋友圈里是不是被新款吉利星越L的谍照刷屏了? 作为一名经常跟汽车打交道的“老司机”,我也第一时间盯上了这组曝光图。 说实话,看到内饰取消双联屏的那一刻,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只是简单的设计调整,恐怕是吉利对用户体验的一次深刻反思。
现款星越L那套横贯中控的双联屏设计,刚推出时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科技感直接拉满。 但这次谍照显示,新车竟然改用单一的大尺寸中控屏,这背后是不是反映了厂家对实用性的重新考量? 我们每天开车,真的需要那么多屏幕吗? 坐在副驾驶的家人朋友,是更愿意盯着屏幕,还是欣赏窗外的风景?
我特地找了几位现款星越L车主聊了聊,有位朋友的话很实在:“刚开始觉得双联屏挺酷,但开久了就发现,副驾那块屏使用频率并不高,还不如把成本用在提升主屏性能上。 ”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或许吉利的设计师们也听到了类似的声音?
从曝光的图片来看,新车外观倒是保持了一贯的沉稳大气。 虽然前脸还裹着伪装,但经典的垂瀑式进气格栅依然清晰可辨,像是一道流动的金属瀑布,这种设计语言经过市场检验已经相当成熟了。 下包围的细节可能有些微调,可惜被伪装覆盖着,咱们只能期待正式亮相的那天。
坐进车内,变化可谓天翻地覆。 除了屏幕布局的彻底改变,空调出风口位置做了重新设计,下方的实体按键似乎也取消了。 这让我有些担忧——全部功能集成到中控屏里,开车时操作会不会不方便? 有时候实体按键的盲操作确实更安全。 不过话说回来,这可能也是为了配合整车智能化升级做的取舍。
换挡区域的改动也很有意思。 现款那个握感饱满的挡把,变成了精致小巧的拨杆。 我记得第一次开朋友那台现款星越L时,他还特意炫耀过那个挡把的质感。 现在换成拨杆,不仅节省了空间,操作起来也可能更顺手。 这让我想起第一次接触怀挡的感觉——从不太习惯到彻底爱上,也就用了三天时间。
后排空间看起来延续了现款的优点,门板上的木纹饰板还在,浅米色座椅营造出温馨的居家氛围。 后排空调出风口得以保留,这对家人朋友来说是个贴心的配置。 夏天上车时,后排乘客再也不用等着前排空调慢慢把凉气传过来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现款车型14.77-17.97万的指导价。 按照常规升级的逻辑,新款价格应该会保持在这个区间。 想想看,用十五万左右的价格,就能买到一辆空间、配置都不错的紧凑型SUV,确实很有吸引力。
我有个同事上个月刚提了现款星越L,他最满意的就是后排空间——装上儿童安全座椅后还能轻松坐下两个成年人。 要是他知道新款马上要来,会不会后悔买早了呢? 不过汽车这东西,永远都是“买新不买旧”,真要等起来可就没完没了了。
关于动力系统,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 现款的2.0T发动机表现可圈可点,市区通勤、高速超车都游刃有余。 我开它跑过山路,动力响应相当积极,出弯时深踩油门,推背感说来就来。 新款会不会在调校上再做优化? 或者加入混动选项? 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说到这里,我想起上次试驾现款星越L的场景。 那是个雨后的下午,我开着它穿梭在郊区的山路上,中控双联屏显示着导航和音乐信息,确实很有未来感。 但说实话,开车时我大多时间都专注在前方路况,很少会去看副驾那边的屏幕。 或许这就是新款取消双联屏的原因? 把驾驶体验还给驾驶者本身?
从曝光的谍照来看,新车的整体风格在向简约实用靠拢。 这倒让我想起家里的智能电视——功能越来越多,但父母最常用的还是那几个基本功能。 汽车是不是也在经历同样的演变? 在堆砌科技配置的同时,回归到最本质的驾驶和乘坐体验?
当然,这些变化目前还停留在试装车阶段,最终量产版本可能会有调整。 但设计方向的转变已经很明显了——从追求视觉冲击力,转向注重实用性和用户体验。 这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想象一下,每天上下班堵在高峰期,简洁直观的中控界面会不会让心情更舒畅? 周末带着家人出游,轻松的操作逻辑是不是能减少驾驶分心? 这些日常场景,恰恰是汽车设计师们最应该关注的。
总的来说,新款星越L似乎在走一条“减法”路线——减少不必要的装饰,突出核心功能,提升使用便利性。 在这个屏幕越多越好的时代,这种反向思考确实需要勇气。
车友们,看到这里,你们对这款新车有什么想法? 如果让你在双联屏和单块大屏之间选择,你会更倾向哪个? 对于这样一款在细节上不断优化的车型,你会考虑把它列入购车清单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