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车圈的大事不多,但小动作一个比一个狠。腾势又搞出来一个叫N8L的玩意儿,一个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豪华大六座,俗称,奶爸快乐车。
这事儿本身不稀奇,稀奇的是,为什么现在所有车企,都跟悟了一样,疯了一样地往奶爸车这个赛道里挤?是中年男人的钱特别好赚?还是觉得我们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社畜,看起来特别好忽悠?
不装了,摊牌了。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的温良恭俭让,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闪电战。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遵循一个掀桌子法则:我不好过,你们谁都别想活。那为什么偏偏是奶爸车成了主战场?
因为我们这代中年男人,是全社会最完美的焦虑容器。我们的焦虑,就像压缩毛巾,遇水就膨胀,能填满东非大裂谷。车企们看的不是我们兜里那几个钢镚,而是我们那颗一碰就碎,需要被哄,需要被“懂”的心。所以,他们不卖车,他们卖的是“中年男人情绪解决方案”。
你看腾势N8L这套操作,典中典。它根本不是在展示功能,它是在对一个中年男人的灵魂进行精准外科手术。
比如那个所谓的“AR投影尾门”。妈妈单手抱娃,脚一扫,门开了。你以为这是为了优雅?错了,这是为了维护一个中年男人最后的家庭地位。潜台词是:“你看,我买的这车,想得多周到,连你抱娃不方便都考虑到了,我棒不棒?快夸我!”每一次成功的脚踢感应,都是一次家庭内部的KPI考核,A+。
再说那个三区独立冷暖冰箱。奶粉45℃,果泥4C°,咖啡60℃。表面上看,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实际上,这是现代版的“移动军火库”。这哪是冰箱,这是三体人看了都要起立鼓掌的降维打击武器。它存在的唯一价值,是在堵车的狂躁下午,当后座的神兽们开始合唱,老婆开始抱怨的时候,你能从里面拿出一罐冰可乐,一饮而尽,然后长叹一口气,告诉自己,生活还能抢救一下。这是一种信仰,是玄学,是中年男人在崩溃边缘,给自己搭建的最后一个情绪缓冲结界。
这帮产品经理简直就是魔鬼!
他们太懂了,他们把一个中年男人在家庭、工作、社会中扮演的所有角色,全部塞进了一台车里。
带娃的时候,这车是你请的贴身保姆。座椅监测体温,车机大模型陪聊恐龙,49处储物格,就是为了藏下那些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派上用场,但又不敢不带的湿纸巾、小玩具和奥特曼卡片。那个巨大的后备箱,或者说,那个四次元口袋,塞进去两辆婴儿车还能开黑,解决的不是出行问题,解决的是“万一”的焦虑。万一孩子要这个,万一老人要那个,万一呢?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只有“万一”。
带老人的时候,这车又变成了移动的理疗室。悬挂软得像坐船,过减速带不颠,美其名曰“会自己躲坑”。讲真,它躲的不是坑,躲的是我爸那句“你这车不行啊,晃得我腰疼”。它过滤的不是颠簸,过滤的是两代人之间可能爆发的矛盾。每一寸柔软的座椅,每一缕吹到脚底的暖风,都是在替你说:“爸,妈,我混得还行,你们放心。”
因为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年男人,我真的开过类似的车。我太懂这种感觉了。你买的根本不是交通工具,你买的是一个移动的情绪避难所,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金钟罩铁布衫。一个能让你在下班后,停在公司地库,关上车门,把帝瓦雷音响开到最大声,听一首伍佰,然后默默发呆十分钟,而不会被任何人打扰的结界。这十分钟,就是你的“任意门”,让你从被老板蹂躏的社畜,切换回必须扛起一切的丈夫和父亲。
讲真,我一直觉得车里的储物格设计,比很多房子的户型设计都走心。我家那个开发商就该拉去车企学习一下什么叫空间利用。
所以,你看,腾势N8L这些所谓的卖点,无论是4.58米的转弯半径让你在营地小路也能从容,还是外放电功能让你能在荒郊野岭吃上火锅。它贩卖的始终是同一个东西——“掌控感”。一种“虽然生活一地鸡毛,但在这辆车里,在这个移动堡垒里,我说了算”的虚幻掌控感。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像个卖安利的。但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魔幻,车企把我们这些中年人的心理,用放大镜研究了八百遍,然后把答案拍在你脸上,就问你怕不怕?
最终,中年男人买车,买的从来不是车。他们买的是一个“我尽力了”的物化证据。一个可以向老婆、向父母、向孩子,甚至是向昨晚还在做梦的自己,去证明“我还行”的铁皮道具。至于这个道具叫腾势N8L,还是理想L8,还是问界M9,重要吗?
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得够大,够安静,够像个移动的家,也够像个坚固的棺材。
懂了么?这就是当代中年男人的行为艺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