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中国大地上驰骋的六款国产卡车,开过一辆就是老司机

八九十年代中国大地上驰骋的六款国产卡车,开过一辆就是老司机

那会儿谁家有台卡车,妥妥的大人物。八九十年代的国产卡车,就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也是很多司机师傅手上磨出来的老茧和满脸风霜。说起那时候拉砖、跑煤、进工地,全靠这些铁皮疙瘩撑场面。有些名字现在听着都带点历史味道——跃进130、黄河150、红岩重卡、解放CA-10B,还有重庆山城和东风140,这六位老伙计,不少人光是听名儿就能想起柴油机轰鸣声。

八九十年代中国大地上驰骋的六款国产卡车,开过一辆就是老司机-有驾

跃进130这玩意,当年拉砖简直标配。我爸当年在砖厂干活,说这车发动机型号多得像菜市场挑青菜,有扬柴4102,也有495柴油机,还有北内492啥的。仪表盘丑到让人头疼,一看就知道不是给颜值控准备的。同期还有个金猴也是同款画风,真是美学灾难现场。有次我叔去修跃进,说修理工把整台拆成1800块零件,每根螺丝都摸得门清,可惜刹车经常修到怀疑人生,“后桥断半轴比下雨还勤”,冬天冷了柴油机压根打不着火,只能喷启动液硬怼。一位邻居大哥说:“手刹形同虚设,下坡全靠命硬。”但话又说回来,这货再怎么折腾,该拉货还是照样任劳任怨,一趟趟往返工地也没耽误事。

那阵子司机是真吃香,到哪都有人递烟,还能混个“方向盘”的名号。我小时候跟着村里大哥坐过一次黄河150,那叫一个威风。他们嘴里总念叨:“一有权,二有钱,三有听诊器,四有方向盘。”意思就是说,有本事的人才搞得定这些大家伙。黄河150比老解放牛气多了,大马力重型货色,但开起来也够呛——方向沉得要站起来搬,把转向轮当杠铃练胳膊;冬天冷了先用烤灯烤底盘,再来个人摇把子拧半天才能点火,比健身房锻炼还累。有回在大同看见司机用力减档,还必须轰油,要不然挂不上档,“减挡不轰油,你试试,看你哭不哭!”至于冒黑烟?常态操作,小朋友都觉得新鲜。

八九十年代中国大地上驰骋的六款国产卡车,开过一辆就是老司机-有驾

身边一个亲戚干运输,说他们最怕120柴油机版黄河,因为爱断曲轴,经常刚装完货还没出县界就趴窝。“每次坏路上,我媳妇以为我偷懒,其实是在路边陪发动机熬夜。”

红岩算是后来的“潮流担当”了,用的是奥地利斯太尔技术,上柴D6114发动机260马力配法士特8速变速箱,那时绝对算高端配置。这家伙最大特点就是涡轮增压器声音贼带劲,在国道上一吹哨,全桂林都知道红岩来了。当时圈里传一句话:“爬坡吹口哨,就属红岩最骚气。”不过也不是没有毛病,大梁窄容易翻,我隔壁小王就因为转弯速度快点差点连人带货一起躺沟里,他后来感慨:“开这玩意不能飘,否则直接飞出去。”

八九十年代中国大地上驰骋的六款国产卡车,开过一辆就是老司机-有驾

提起解放CA-10B,那真是一代老司机集体回忆,新手学驾照基本都是拿它练手。据说驾校老师专门教两脚离合,加减档必须踩准节奏,不然齿轮咔嚓响半宿。一朋友自豪讲自己毕业前单手连续摇发电启动杆150圈,现在想想胳膊估计早废掉了一半。他调侃道:“分体玻璃+气动雨刷+白金点火,这套组合拳搁现在肯定没人敢碰。”而且据他说,当年机械课考试内容之一就是把CA90拆散再组装回来,比拼的不只是脑子,更考验耐心和细致程度。

重庆山城这个牌子的卡车,多数外省人没咋见过,它其实仿制的是老解放底盘,不过驾驶室却借用了公交造型,看起来高头大马挺唬人的。在重庆这种爬坡如喝水一样日常的地方,它特别受欢迎。据本地老司机山城牌高又高,上坡摸坨坨(指换挡),尤其适合拉煤木材。不过驾驶室做工糙到极致,“腿边直接贴着发动机热浪袭来”,夏天不用空调光靠腿烤肉。一位沙坪坝师傅笑称自己天天被热醒,比蒸桑拿还管用。而且方向沉死个人,所以外省很少有人愿意买账。

八九十年代中国大地上驰骋的六款国产卡车,开过一辆就是老司机-有驾

东风140绝对是农村里的明星产品,中期售价四万六,在那个年代相当于一套小楼的钱。如果谁家弄到了这样一台,据村口张婶描述“媒婆踏破门槛,小姑娘围成团”。技术脱胎于老解放,但各方面明显提升不少,比如提速快视野好,而且刹车嘎嘎作响很魔性。不过离合片设计偏单薄,上坡如果打滑时间长,很容易烧毁,让不少新司机吃尽苦头。“我们队上的小李第一次独立跑运输,就是离合烧糊味儿才明白啥叫‘心疼’。”

小时候每逢假期,都喜欢去镇上的汽车站蹲守,看那些灰头土脸的大哥们跳下驾驶室,从裤兜掏出皱巴巴香烟,然后拍掉袖口灰尘吆喝几句,他们背后的汗水与坚韧,是整个时代的一部分。不止一次听父辈聊起那些夜晚赶路遇暴雨泥泞,用绳索拖拽互帮互助,每次故障抢修仿佛大型户外拼图比赛,各种工具散落满地,一个螺丝刀可能决定一天饭钱。这些旧时代铁汉柔情,如今只能在偶尔翻出的照片或破旧维修记录中找寻影子。

八九十年代中国大地上驰骋的六款国产卡车,开过一辆就是老司机-有驾

网上曾看到神评论: “真正懂生活的人,不一定会炒股,但一定懂怎么从跃进130卸下一袋水泥,然后顺便抱走自己的青春!”这种粗粝温暖的话语,总让人在钢筋混凝土森林间莫名感动。毕竟每辆被岁月碾压的小破卡,都承载了一段段普通家庭奔波劳作、不服输、不认命的小故事。

今天这些车型早已退出主流舞台,可只要聊起名字,总有人眼眶发亮嘴角翘。不知屏幕前有没有曾经开过其中某款或者目睹它们奋战身影的小伙伴?有没有哪个瞬间让你印象深刻,比如凌晨三点冻麻双脚喷启动液?还是夏日正午抱怨腿边冒热浪,却依然乐呵呵扛下一票票生计?

八九十年代中国大地上驰骋的六款国产卡车,开过一辆就是老司机-有驾

今天来个互动小游戏:如果给你选一种经典装备穿越回80年代,只能选下面一样——1. 跃进130原厂工具包 2. 红岩涡轮增压器 3. 东风140汽碟式刹车片,你会挑哪个随身携带,为啥?理由可以奇葩,可以沙雕,也可以纯怀旧!留言区等你的骚操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