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汽车大降价,多款价格腰斩,豪华品牌成重灾区

最近这汽车市场,尤其是纯电动车这一块,可真是热闹得有点让人看不懂了。

你要是最近没关注车价,现在去看一眼,保准吓一跳。

那些以前咱们觉得得踮着脚才能够着的豪华品牌电动车,现在一个个跟商场里换季清仓大甩卖似的,价格说降就降,而且降得特别狠。

纯电汽车大降价,多款价格腰斩,豪华品牌成重灾区-有驾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天上掉馅饼,咱们普通老百姓捡漏的好时候到了,还是说这里头有啥咱们不知道的门道?

今天咱们就坐下来,用大白话好好唠唠这波让人心惊肉跳的降价潮。

咱们先从最吸引眼球的说起,就是那些大名鼎鼎的豪华品牌。

奔驰、宝马、奥迪,这哥仨在燃油车时代,那可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价格一直都端着,轻易不松口。

可到了电动车这儿,画风突变。

就拿奔驰来说,它的那两款纯电SUV,EQA和EQB,价格直接“腰斩”,打了五折。

这是什么概念?

就等于你去年花四十多万买的车,今年你邻居可能二十多万就开回了家,配置还差不多,你说你心里能好受吗?

这让那些刚提车没多久的老车主,感觉自己成了最先被收割的那批“韭菜”,心里拔凉拔凉的。

纯电汽车大降价,多款价格腰斩,豪华品牌成重灾区-有驾

宝马那边也不甘示弱,新出的iX1也跟着降了一半,奥迪的Q4 e-tron虽然没那么夸张,但现金优惠也动不动就超过十万块。

这阵仗,已经不是简单的年底促销了,这简直就是一场价格上的“踩踏事件”。

面对这么大的降幅,想买车的人也犯了难,这价格跌得这么厉害,这车到底还值不值得买?

现在抄底进场,会不会过两个月价格又降了,自己又成了站在高点上吹冷风的那个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向来把品牌形象看得比什么都重的豪华大厂,怎么突然就“想通”了,开始这么不顾体面地降价呢?

其实说白了,他们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背后有几个实实在在的原因。

第一个,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造车成本确实降下来了。

电动车里头最金贵、占成本大头的就是那块电池。

从去年开始,制造电池用的原材料,特别是磷酸铁锂,价格一路下跌,跌幅差不多有四成。

这就好比你开个包子铺,原来猪肉三十一斤,现在十五一斤了,那你一个包子卖一块钱还是两块钱,就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车企手里有了成本优势,降价自然就有了底气。

纯电汽车大降价,多款价格腰斩,豪华品牌成重灾区-有驾

但是,光有降价空间还不够,更要命的原因是,车子真的卖不动了。

你看看现在的市场数据就明白了,一边是传统燃油车的仓库里,车子堆积如山,很多经销商的库存都超过了三个月,资金压力大得喘不过气。

另一边呢,是我们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已经突破了百分之六十五,也就是说,现在每卖出三台新车,就有两台是新能源车。

这个趋势太猛了,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在这种大环境下,那些外国豪华品牌的电动化转型,就从原来计划中的“稳步前进”,变成了火烧眉毛的“紧急清仓”。

你要是不降价,你的车就只能在仓库里吃灰,最后变成一堆没人要的废铁。

你看奔驰,连上百万的迈巴赫EQS这种旗舰中的旗舰,都拿出来降价,这信号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告诉大家:我急了,我在不计成本地清理库存。

宝马新出的i5,一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直接降价五十万,这在过去简直是天方夜谭。

以前他们靠着“德国工艺”、“操控基因”这些光环就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钱,现在这些光环在中国本土品牌的强大攻势面前,越来越暗淡,最后只能撕下所有包装,跟你进行最原始的肉搏——拼价格。

这场价格战,也不仅仅是奔驰宝马奥迪这几家的事,它像一颗石子投进水里,激起的涟漪扩散到了整个市场。

纯电汽车大降价,多款价格腰斩,豪华品牌成重灾区-有驾

那些二线合资品牌,比如别克的微蓝6、广汽本田的灵悉L,还有我们自主品牌里头的广汽埃安AION S,也都在降价,而且幅度不小。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趁着市场混乱,去抢占那些预算有限但又想买一台靠谱电动车的消费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下沉市场。

而在更低价位的微型车领域,竞争就更白热化了。

像长安Lumin和五菱宏光MINIEV,这两款车已经是“国民神车”了,但它们还在继续把起售价往下压几千块。

对它们来说,卖一台车可能赚不了多少钱,甚至不赚钱,但关键是要把那些只需要一个简单代步工具的消费者留在自己的用户池里,保住自己的基本盘。

除了市场本身的压力,还有一些外部因素也在给这场降价潮添柴加火。

一个是政策方面,国家规定到2027年,买新能源车就不能再享受购置税减免了。

这个政策就像一个倒计时,催着所有车企都想在这几年窗口期里,尽可能多地把车卖出去。

另一个变化发生在销售渠道上。

以前我们买车都是去4S店,车价里头包含了经销商的利润。

现在,像奔驰和宝马都开始学新势力,搞起了直销模式,车子从厂家直接送到你手里,省去了中间环节,这样厂家就能把省下来的钱直接补贴给消费者,终端价格自然就能降下来。

纯电汽车大降价,多款价格腰斩,豪华品牌成重灾区-有驾

有些经销商也学聪明了,他们不明着给你降现金,而是改成送你几千块钱的充电卡、延长保修服务或者送保养,表面上看车价没变,但实际上你得到的优惠还是一样多。

不过,咱们消费者在面对这些诱人的低价时,也得多个心眼。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降价的车,在配置上,尤其是在智能辅助驾驶这些高科技功能上,悄悄地“缩水”了。

你可能觉得花二十万买到了一台以前要四十万的豪华车,感觉占了大便宜,但开起来才发现,自动泊车没有了,自适应巡航也减配了,那种“科技感”大打折扣。

这种“减配换降价”的做法,短期内能吸引眼球,但时间长了,肯定会伤害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大家买电动车,图的不仅仅是省油钱,更是为了体验那种更智能、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你把最核心的智能化体验给拿掉了,那这台电动车跟一台普通的燃油车又有多大区别呢?

所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场声势浩大的降价潮,表面上看是车企之间的价格战,你降一万,我降两万,但往深里看,这其实是整个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百年未有的大洗牌。

我们中国的汽车品牌,通过在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已经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过去那种靠品牌历史、靠发动机技术就能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那些反应慢、转型不坚决的传统巨头,现在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被迫降价,是被我们中国品牌强大的产品力和市场竞争力“卷”得不得不降。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竞争了,这是一场关于未来生存权的淘汰赛。

谁能在这场变革中跟上时代的步伐,谁又会被无情地甩下车,未来这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就会给出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