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势力们沉迷于堆料炫技时,小鹏用P7+上演了一出教科书般的反向操作。这款轴距3米、车长超5米的中大型轿车,起售价18.68万直接击穿市场防线。曾经的轿跑灵魂被砍得七零八落,但消费者用钱包投票证明:务实才是新能源下半场的通关密码。
一、杀死情怀的精准刀法
初代P7的轿跑姿态曾是新势力设计标杆,但P7+彻底撕掉"优雅"标签。前移的卡钳、抬高的车顶、拉长的后悬,每个改动都精准刺向实用痛点。后排纵向空间达到行政级水准,座椅加热/通风/按摩全系标配,连儿童座椅接口都预埋了电动滑轨——这哪里是轿跑?分明是移动的亲子乐园。
设计团队显然深谙"断舍离"之道,砍掉无框车门、掀背尾门这些"装逼利器",换来的却是整车成本直降5万。当友商还在为激光雷达位置较劲时,小鹏默默给后排装上电动遮阳帘,这波操作堪称新势力中的"扫地僧"。
二、反向越级的生存哲学
在参数内卷的2024年,P7+却玩起了反向操作:
单电机锁定180kW,实测6.9秒破百
悬架调校向凯美瑞看齐
标配18寸轮毂+佳通轮胎
这看似自废武功的配置,实则暗藏玄机。入门版电机硬件与高配相同,OTA随时能解锁性能;底盘舍弃运动属性转向舒适取向,反而契合家用需求;连轮胎都选用高耐磨型号,彻底断了年轻人飙车的念想。
智驾系统却保持小鹏一贯水准,无激光雷达方案照样实现丝滑城区领航。这种"要面子给里子"的策略,让P7+成为20万内唯一能兼顾智能与实用的中大型轿车。
三、价格屠夫的商业觉醒
18.68万的定价背后,是小鹏痛定思痛的转型:
1. 平台复用率提升至75%,研发成本摊薄
2. 供应链深度绑定大众集团,采购成本直降18%
3. 直营改经销,渠道成本压缩30%
这些数字化的降本手段,最终转化为终端价格优势。相比蔚来乐道死磕换电站,小鹏选择更务实的路线——用性价比直击家庭用户痛点。从MONA M03到P7+,小鹏正在构建15-20万价格带的护城河。
四、新势力终局启示录
P7+的热销揭示残酷现实:新能源市场已进入"性价比绞杀战"。当90后开始为学区房发愁,00后成为购车主力,那些虚无缥缈的"科技情怀"正在失效。小鹏的转身虽显笨拙,却踏准了市场脉搏。
值得玩味的是,P7+的"去高级化"反而成就了更高级的商业逻辑。在资本寒冬中,能活下来的不是最有格调的品牌,而是最懂删繁就简的企业。正如马斯克砍掉雷达拥抱纯视觉,何小鹏这次"断臂求生",或许正预示着新势力2.0时代的生存法则。
当行业集体陷入配置内卷,P7+用18.68万的价格演绎了另一种可能。这不是一辆让人一见钟情的车,却是最适合中国家庭的移动解决方案。在新能源淘汰赛的下半场,能放下身段拥抱刚需的品牌,才有资格笑到最后。小鹏的这记回马枪,或许比任何PPT都更有说服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