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二季度交付破11万辆 纯电i8遇冷
8月末的北京,天还是闷热的。雷建平在朋友圈里发了条消息,说理想汽车刚把截至6月底的季度账单摊开:营收302亿元,净利润11亿出头。这个数字放到饭桌上聊,不算炸裂,但也不至于让人皱眉。
那天我正好去4S店保养车,前台小姑娘一边帮我登记,一边跟隔壁技师嘀咕:“他们这季交了111,074辆,比去年多一点点。”她说的时候还翻了个白眼,“不过7月份就三万零七百多台。”这种细碎的数据,她们比销售顾问记得还牢。
走廊尽头维修间里老李师傅插了一句:“你看,他们全国现在530家零售中心、511家售后,加上2851座超充站,这网子铺得挺密。但新出的那个i8啊……哎,纯电不好卖。”他说起这个时候手上还拧着一颗生锈螺丝,“高压包换一次可不是小钱,有些客户试过就退订了。”
财务表上的波动其实也能嗅出来点味道——车辆销售收入289亿,比去年同季少了4.7%,主要是平均售价掉下来了。有群友私测过,说是金融贴息和促销叠加,让价格区间往下探,但销量没爆发,只是稳住而已。其他服务和配件那块儿倒是14亿左右,小幅爬升,多半因为保有量大起来后维保频率高了。
成本这一季242亿,比去年少5.2%,毛利61亿,对应毛利率20.1%。一个做采购的朋友跟我说,他们最近压供应商价格挺狠,有几款内饰件直接换成国产替代,所以整车毛利率反而比去年同期略高。不过他也提醒,新车型项目推进快的话,下半年研发投入会继续涨,这次28亿元研发费就是个信号——尤其像VLA司机大模型这种自研系统,不烧钱是不可能的事儿。
营业费用52亿,其中市场推广花得更猛。我在地铁口看到过他们的新广告牌,把“家庭六座”几个字打得特别醒目。据说这是为了给9月要上的i6预热,那是一款定位更细分市场的纯电SUV,希望能补足矩阵短板。但从经营利润来看,这季度才8.27亿元,占比2.7%,虽然同比涨幅很夸张,可自由现金流却掉到了-38亿元,听财务圈的人讲,这是库存和生产节奏卡住导致付款压力陡增的一种表现。
展厅角落有位等车的大哥悄声抱怨,他原本盯着i8来着,可试驾回来觉得底盘调校偏硬,高速风噪又明显,“不像他们家的增程那么舒服”。这话让我想起港股收盘价88.15港元、市值1786亿港元那个数字——资本市场对产品线变化总归敏感,更何况第三季度预期交付量只剩九万到九万五,同比腰斩四成左右,收入指引也是同样的大幅回落区间(248到262亿元)。
晚些时候,我路过停车场,看见一辆刚提不久的理想停在阴影里充电桩旁边闪灯,那位年轻车主蹲在轮胎旁拍照发群,还顺嘴吐槽了一句:“希望别再降价,不然心里真堵得慌。”夏夜闷热,他身后的广告屏正循环播放着“高质量家、高质量私有空间”的标语,看起来格外安静,也格外讽刺。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