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有个新闻,讲真,我第一眼看过去,以为是哪个修仙小说照进了现实。
一辆奥迪A6L,在路上开得好好的,突然被一辆失控的大货车从侧面硬刚。按理说,这种场面,跟《道诡异仙》里心素发作差不多,属于是必死之局。结果呢?车子被撞得七荤八素,但车里一家三口,居然就受了点皮外伤,人屁事没有。
这哪是车祸,这是渡劫成功了啊。大货车就是那天劫,奥迪A6L就是护身法宝。
这件事一出来,网上立刻就炸了。一堆人喊666,说德系车就是硬,关键时刻能保命。奥迪的公关估计在办公室里都笑开了花,这波属于是天上掉下来的KPI,不,是掉了台印钞机。
讲道理,现在这个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什么存量竞争了,这纯纯就是黑暗森林。大家不是在做生意,是在玩命。你死,我才能活。前有小米直接把蛋糕端走,后有各种新势力连桌子上的蜡烛都不放过。所有人都在卷配置、卷价格、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到最后,大家都快忘了车最基础的功能是啥了——让你活着从A点到B点。
就在这帮法师互相扔火球、搓闪电的时候,奥迪这种老牌战士,突然掏出了自己的传家宝,一把厚重的大剑,往地上一插,然后对着所有人说:你们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有啥用?
这一下,属于是典中典的降维打击。
大家还在比谁的屏幕更大,谁的语音助手更会说骚话,奥迪直接告诉你,我能让你在渡劫的时候,肉身不毁。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来解构一下奥迪这个“金钟罩铁布衫”。官方说法是“轻量化高强度车身设计”,A柱B柱C柱固若金汤。别整这些专业名词,听着头大。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给你翻译一下。这就好比你花大价钱请了个贴身保镖,平时看不出啥,甚至觉得他有点呆。但真有坏人冲过来的时候,他能替你挨刀子,而且挨完刀子还能站起来。车里的那些安全气囊,平时藏着掖着,关键时刻“砰”一下全爆开,就像一堆瞬间膨胀的救命棉花糖,把你死死地按在座位上,不让你飞出去。关键时刻,真他妈能救命啊!
当然,也别太神化了。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一分钱一分货。你给够了钱,物理定律总得给你点面子。你花几十万买个移动堡垒,要是连人都保不住,那还不如买个老头乐呢。毕竟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才是真正的终极主动安全。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更有意思的是事故之后奥迪的操作。又是安排救援,又是提供代步车,甚至还搞了心理疏导。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车主估计都感动得不行了,心里想的肯定是:“坏了菜了,这辈子都离不开奥迪了。”你看,这就是品牌玄学。
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标,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的个人魅力和那种“我用特斯拉我牛逼”的信仰。而奥迪,通过这一次次的“实战”,正在把“安全”这两个字,刻进自己的品牌基因里。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不是性价比,它是一种“我信你”的托付。
现在的新势力们,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今天我800V超级快充,明天他城市NOA开得比老司机还溜,后天恨不得给你在车里装个任意门,直接从北京传送到三亚。技术名词一个比一个高大上,发布会PPT一页比一页闪眼睛。
但他们好像忘了,技术的成败,不在于实验室里跑出来的完美数据,而在于马路上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就像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不是高速公路,而是城中村里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你算法再牛逼,算得过人性的随机性吗?
我突然想起来我邻居的狗,每次看到大车都吓得哆嗦。可能动物对这种庞然大物天生就有恐惧吧。
所以你看,当所有人都挤在“智能化”这条赛道上,杀得血流成河的时候。奥迪这一波“返璞归真”的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不是在炫技,它是在提醒你一件事:朋友,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在你遇到天劫的时候,P用没有。能把你从ICU门口拉回来的,只有这些实打实的钢筋铁骨和救命棉花糖。
加大,加大,加大投入在这些看不见的地方。这才是老钱的玩法。
所以,最终决定消费者买不买的,不是那些冰冷的技术参数,而是一个能让他安心的故事。奥迪这次不是在卖车,它是在卖一个“你很大概率不会死”的承诺。在这个人人都心态有点爆了的时代,这个承诺,比什么冰箱彩电都值钱。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奥迪的选择是,帮你成仙。这,就是玄学。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