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最近干了件大事儿,发了个第5代帝豪。
讲真,这事儿本身不稀奇,车企嘛,不发新车难道集体上山修仙吗?但你仔细一看它发布的这台车,这参数,这尺寸,这配置,你就会觉得不对劲。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不是在发新车,这是吉利不装了,摊牌了,它指着所有合资A级车的鼻子说:我不过了,你们也一个都别想活。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这几年车圈的竞争,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而是标准的黑暗森林。你以为大家还在一个餐厅里,比谁的菜做得精致,谁的摆盘好看?错了。现在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一起在废墟上啃馒头。之前比亚迪秦PLUS干的就是这事儿,直接把价格打到798,等于是在餐厅里扔了个压缩毛巾,遇水膨胀,把所有人的空间都挤没了。
那吉利这个第5代帝豪是什么?
它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我们先看一个最魔幻的数据:车长4815mm,轴距2755mm。
朋友们,这是什么概念?这是标准B级车的身材,硬生生塞进了一个A级车的市场定位里。上一代帝豪在它面前,就像个营养不良的弟弟。这已经不是升级换代了,这是基因突变,是哥斯拉进了宠物店。
我作为一个开过老款合资A级车的中年人,我当时的感受就是,后排别说坐人了,放条狗都得盘着。现在吉利直接给你一个能翘二郎腿还能打两圈麻将的空间,就问你怕不怕?
这种做法,充满了B级车看了会流泪,A级车看了会沉默的暴力美学。它背后的逻辑极其粗暴,翻译过来就是:我不知道你们要什么,但我把所有东西都给你,而且是加大加大再加大。
你不是嫌空间小吗?给你个移动的两室一厅。你不是嫌外观土吗?给你个直瀑格栅三段式大灯,号称能照亮6车道,感觉可以直接晃瞎三体人。
这已经不是造车了,这是在满足一个压抑已久的中年男人对“大”的所有幻想。
这背后不是产品力,而是怨气。一股“凭什么你们合资卖个铁皮盒子就能躺着赚钱”的滔天怨气。
然后是更不讲理的动力。
1.5T发动机,133千瓦,290牛·米,7.9秒破百。
我必须得说,看到这个数据出现在一台预计十万块都不到的家用车上时,我心态是有点崩的。
7.9秒破百?干什么?去菜市场抢最后一颗打折的白菜吗?还是要跟送外卖的小哥在红绿灯前一决生死?WHO NEEDS THIS!
对于这台车的绝大多数目标用户来说,他们的人生信条是“别催,催也没用”,你给他一个能跑进8秒的发动机,就好像给一个修道士配了一把加特林,突出一个“用不上,但感觉很牛逼”。
这恰恰是吉利最懂的地方。
它知道,参数就是这个价位用户的“玄学”。你可能一辈子地板油都踩不了几次,但你手机里的汽车APP会告诉你,你的车比隔壁老王的那个破轩逸快了整整5秒。这就够了,精神上的胜利,有时候比实际体验重要一万倍。
所以这个1.eT发动机,它不是一个工程决策,它是一个心理学武器。是吉利对着所有还在用孱弱自吸发动机的合资对手,进行的一次饱和式火力覆盖,一场彻头彻尾的闪电战。
更有意思的是,吉利还给这台车塞了个Flyme Auto。
诶,这就有趣了。
把一个手机系统塞进车里,这操作本身不新鲜,新势力们天天都在整这些花里胡哨的。但吉利不一样,吉利是一个绝对的传统巨头,帝豪更是一个卖了几百万辆的国民神车。它搞这个,就像你德高望重的三叔公,突然在家族聚会上掏出手机开始打王者荣耀,还给你秀了一手韩信。
这说明什么?说明吉利开窍了,或者说,被逼得开窍了。
它发现光靠“大”和“快”这种物理层面的碾压还不够,还得在精神层面搞点事情。新势力为什么能收割用户?靠的就是一套“智能座舱”的叙事,一套“软件定义汽车”的品牌玄学。用户买的不是车,是一种“科技信仰”。
虽然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吉利也要有自己的故事。
Flyme Auto就是吉利为帝豪找来的“赛博道士”,专门负责给这台钢铁机器“开光”。你看,咱不但有GEEA3.0电子电气架构这种听不懂但感觉很厉害的“金钟罩铁布衫”,咱还有Flyme这种能OTA的“任意门”。
从此,帝豪车主也可以跟新势力车主一样,聊聊生态,聊聊无缝流转,聊聊车机OTA。虽然可能只是多更新了几个APP图标,但感觉上,这车好像有了灵魂。
这操作,典中典。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告诉我,除了用这些玄幻小说的词儿,怎么去理解现在这个疯狂的车圈?
所有的技术名词,什么“星睿AI Drive数字调校技术”,什么“星睿AI云动力模型”,听起来都像是修仙功法。说是能学习你的驾驶习惯,让车“越开越懂你”。
可拉倒吧。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
中国路况最需要的AI,不是能帮你自动泊车的雷电法王,而是能预判方圆五百米内所有电瓶车、老头乐、以及突然冲出马路的小狗的行动轨迹的超级算法。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这个“星睿AI”能模拟这种地狱难度的副本吗?它经过超100万公里稳定性验证,这里面包含我们小区门口那个天天逆行的外卖小哥吗?
说白了,现阶段车上所有的“智能”,本质上都是一场大型的、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大家不是真的需要它,而是需要“拥有它”的感觉。
这台车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名词。而是它那个巨大无比的空间,那个过剩的动力,那个可能极具杀伤力的价格。
剩下的,都是锦上添花,或者说,是让你下单时用来麻痹自己的理由。
你看,这台车不仅大,它还很“聪明”。你看,这台车不仅快,它还很“体贴”。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
所以,第五代帝豪会卖得好吗?
这几乎是必然的。因为它精准地抓住了当前市场的核心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既要又要还要”的需求,和合资品牌“给啥用啥别废话”的傲慢之间的矛盾。
吉利做的,就是把用户所有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需求,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一次性给你。它就像一个溺水的人,抓住了一切能抓住的东西。
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这么一个缝合了B级车空间、性能小钢炮的动力、新势力智能座舱的“怪物”。
它不优雅,不体面,甚至有点不讲武德。
但能活,就是能活。
在这个掀桌子的时代,优雅和体面是最没用的东西。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而吉利帝豪这次,显然是抱着把所有人都拖下水的决心来的。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