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裁48000人!汽车巨头撑不住了

德国巴伐利亚的清晨透着寒意,采埃孚工厂门口挤满了愤怒的工人。

老技工施密特把安全帽重重摔在地上,金属撞击声在人群中格外刺耳。

再裁48000人!汽车巨头撑不住了-有驾

他在这家工厂干了二十八年,从学徒做到车间组长,现在却要收拾工具箱走人。

施密特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些他亲手组装过成千上万的变速箱,怎么突然就没人要了。

工厂的告示栏上贴着最新通知:2028年前裁减1.4万个岗位。

这个数字让工人们心里发凉,相当于每四个德国员工里就有一个要失业。

施密特的妻子刚做完手术,女儿还在上大学,家里的房贷还有十二年没还清。

他盯着告示上冰冷的数字,手指不自觉地摸向口袋里那张全家福。

大众集团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

狼堡总部的会议室里,高管们正在为季度报表发愁。

数据显示,今年在华销量又跌了7.3%,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下滑。

负责中国市场的克劳斯翻着报表直摇头,他记得十年前中国经销商求着他们要配额,现在却反过来要求他们降价促销。

再裁48000人!汽车巨头撑不住了-有驾

慕尼黑街头的变化更明显。

原本贴满宝马广告的公交站,现在换成了零跑汽车的巨幅海报。

海报上那个年轻工程师自信的笑容,让路过的德国汽车工人看得心里发堵。

更让当地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些中国公司开出的工资,比本土车企高出两成。

杜塞尔多夫职业介绍所里,机械工程师迈克正在修改简历。

他把"内燃机专家"这个头衔删了又写,写了又删。招聘顾问委婉地告诉他,现在最吃香的是懂电池管理和自动驾驶的人才。迈克苦笑着想起自己办公室里那台精密测量仪,那是他引以为傲的工具,现在却像博物馆里的老古董。

中国工厂的生产线昼夜不停。宁德时代德国分公司的招聘邮箱每天收到上百份简历,其中三成来自德国三大车企的离职员工。人事主管王莉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这些德国工程师的简历里,开始出现中文学习经历。有个应聘者甚至在技能栏写着"能用筷子"。

奔驰研发中心的会议室里,年轻工程师们正在争论要不要采用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保守派坚持要自主研发,激进派则摆出中国市场的数据。争论到激烈处,有人拍桌子吼道:"我们连车机系统都做不好,拿什么跟人家比自动驾驶?"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只听见空调的嗡嗡声。

下萨克森州的官员们坐不住了。他们拨出特别资金,要求当地车企每裁一个正式工,就必须雇佣两个实习生。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连工会代表都摇头。就像给漏水的船打补丁,却找不到真正的破洞在哪里。

行业观察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今年法兰克福车展上,中国车企的展台面积比上届扩大了一倍。德国记者围着比亚迪的展车拍照时,有个老工程师偷偷用游标卡尺测量车身接缝,然后默默收起了工具。他想起二十年前去中国考察时,曾笑话过当地工厂的装配工艺。

老技工施密特最终还是领了离职补偿金。收拾工具箱时,他发现最底层藏着一张发黄的照片,是1995年工厂技能大赛的合影。照片里年轻的施密特站在崭新的变速箱旁,脸上写满自豪。他把照片塞进外套口袋,走出工厂大门时没有回头。马路对面的电子屏上,正播放着中国品牌电动车的广告,续航里程的数字在雨中格外醒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