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奇瑞不恨比亚迪!全新电池上路实测,续航1500km,明年见

比亚迪天天被同行举报,奇瑞却公开说“要跟比亚迪好好学习”,这操作让吃瓜群众都懵了! 其实奇瑞憋着大招呢,全固态电池实测车已经上路,侧门贴着“全固态电池路测中”的拉花,零下30℃飙出1503公里续航,充电15分钟能跑1200公里,明年就要量产装车!

怪不得奇瑞不恨比亚迪!全新电池上路实测,续航1500km,明年见-有驾

一、固态电池实测打脸质疑派

星途星纪元猎装车顶着“全固态电池路测中”的拉花跑在公开道路上,这车可不是玩虚的。 极寒测试直接开到黑龙江,零下30℃冻了一晚上,第二天续航居然只缩水15%,跑出1503公里。 要是普通电动车,这种天气续航直接腰斩,车主得裹着棉被开车。

安全测试狠:电池包被7辆车叠罗汉压着、4.9米高空垂直摔、泡海水53小时,拆开一看居然没漏液没起火。 工程师场表演“剪电池”拿剪刀咔擦剪掉电池角,照样充放电。 传统锂电池要是这么玩,早冒烟上新闻了。

充电速度直接刷新认知。 800V高压平台配480kW超充桩,15分钟充进80%电量,折算实际续航1200公里。 北京到上海1200多公里,中途撒泡尿的功夫电就满了。 对比某品牌“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的广告,奇瑞这是“充电一刻钟,狂奔半中国”。

怪不得奇瑞不恨比亚迪!全新电池上路实测,续航1500km,明年见-有驾

二、奇瑞的“两条腿走路”哲学

其他车企为“油电之争”吵翻天,奇瑞却左手燃油车赚外汇,右手新能源攻国内。 上半年海外卖出55万辆,俄罗斯人买走了三成。 虽然最近俄罗斯市场崩了(车贷利率飙到50%,谁买得起? ),奇瑞转头就在巴西工厂玩本地化生产,零件65%地采购,关税直接省出利润空间。

国内战场骚操作:6万块的小蚂蚁电动车塞进高速NOA智驾,比比亚迪海鸥还便宜1万。 年轻人刚毕业攒俩月工资就能买台能自动驾驶的车,朋友圈晒方向盘比晒奶茶有面儿。

混动技术专治里程焦虑。 风云A9L实测满油满电跑2000公里,馈电油耗2.68L。 比亚迪DM-i车主看了默默关掉油耗排行榜。

怪不得奇瑞不恨比亚迪!全新电池上路实测,续航1500km,明年见-有驾

三、比亚迪的护城河与暗战

比亚迪也没闲着。 挪威人买大众ID.6要花40万,比亚迪汉L卖22万还标配天神之眼智驾系统,自动泊车撞了算厂家的,行业首个“智驾全赔”条款,车主群里炸锅:“这比男朋友靠谱多了! ”

海外市场增速130%背后是狠招:在泰国建厂绕过欧盟关税,西班牙销量暴涨756%。 宋PLUS单月出口10万辆,老外以为这是中国版“卡罗拉”,其实底盘用的e平台3.0,充电10分钟能跑400公里。

固态电池成了比亚迪的焦虑点。 实验室电池密度450Wh/kg,比奇瑞的600Wh/kg落后一截。 王传福连夜开会,刀片电池团队压力山大,毕竟谁也不想被对手用续航1500公里的核武器碾压。

怪不得奇瑞不恨比亚迪!全新电池上路实测,续航1500km,明年见-有驾

四、竞合背后的产业真相

尹同跃公开调侃:“追比亚迪越追越远! ”转头就和比亚迪副总裁何志奇喝交杯酒。 表面客套话,背后是产业互补:比亚迪靠技术垂直整合吃透产业链,连螺丝钉都自己造;奇瑞玩本地化战略,在西班牙复活老牌子EBRO,让欧洲人以为开的是本土车。

技术路线暴露两家基因。 比亚迪搞“技术鱼池”,三年研发烧掉1200亿,飞行汽车都试飞了;奇瑞工程师蹲点4S店,加用户微信改设计。 艾瑞泽8 PRO的座椅通风功能就是这么来的,2000场用户共创会,车主说“屁股闷”,立马安排。

俄罗斯市场崩盘撕开残酷现实:奇瑞1-4月销量暴跌49%,比亚迪却靠巴西、东南亚补位。 尹同跃不慌,海外500万用户盘够厚,中东土豪就爱买瑞虎7,国内月销2600台的车,海外能卖1.8万台。

怪不得奇瑞不恨比亚迪!全新电池上路实测,续航1500km,明年见-有驾

五、固态电池如何改写游戏规则

成本曾是固态电池死穴。 宁德时代一度吐槽“比黄金贵”,奇瑞用纳米涂层工艺把度电成本压到350元,比液态电池便宜40%。 明年先装35万的星纪元ES,后年下放到20万车型。 比亚迪销售偷偷打听:“他们真能搞定良品率? ”

充电桩企业已闻风而动。 480kW超充桩开始铺向高速服务区,口号是“一杯咖啡跨省旅行”。 燃油车最后的高速续航优势正在蒸发,加油站老板看着隔壁充电站排队的车队,默默点了根烟。

专利战提前开打。 奇瑞注册了固态电池集流体防损伤专利,比亚迪加速申请电极界面处理技术。 中科院研究员透露:“这两家把未来五年技术坑位都占完了,日韩车企得交专利费才能玩。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