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第四代长安逸动:电动尾翼和蓝色车漆下的家轿心思
第一次见到第四代逸动是在展厅角落,销售小李还在给另一对夫妻讲解SUV,我自己绕过去看。远远就看到那块“逸彩蓝”的漆面,在灯光下有点偏紫,又不是特别妖艳,像是南方梅雨天后那种天空颜色。摸了一把,有金属颗粒感,不像以前十万以内车上常见的单一色调。我蹲下来拍了几张照,隔壁修理工老周探过头来笑:“这颜色啊,你刮花了补起来费劲。”
说是第四代,其实底子还是第三代平台,不过轴距2765mm不短,加上500Bar高压直喷的新蓝鲸1.5T发动机,这套动力我之前没开过,所以当天试驾的时候多少有点新鲜感。官方说192匹、310牛·米,但我更记得的是80码再踩油门时,那股干脆利落的推背感,比老款1.4T强多了。有个群友去年换25款的时候就夸这套动力,说国道超车不用太犹豫——不过他也提醒,高速后段储备一般,别指望它能跟2.0T硬拼。
电动尾翼算是个惊喜,小李演示的时候特意调到最高挡位,说13度多一点攻角,还能随速升降。不过超过90码会自动收回,是为了保护电机。我当时笑着问他:“家轿用这个干嘛?”他说,“就是好玩呗,你老婆不在副驾的时候,也能装一回性能车主。”这种配置放在十万以内的燃油轿车里,还真少见。
内饰变化挺大,中控屏14.6英寸,用的是天枢OS系统,反应快得很,而且全系标配。这让我想起前几年买表弟那台二手紧凑型轿车,中控还卡成幻灯片播放,现在八九万价位已经卷成这样了。另外方向盘终于回归传统造型,不再切半幅,上半部分皮质细腻,两层包覆握着舒服,也不会挡住10.25英寸仪表的信息显示——老款那个高仪表台设计真让人无语,有时候阳光一晒啥都看不清。
座椅是一体式造型,下陷感明显,据说发泡层厚90毫米。我坐进去觉得腰部支撑稍弱,高配版居然没有腰托,有点遗憾。不过通风加热都有,这天气吹冷风屁股凉飕飕挺爽。在材料上,四周六成以上地方用了软包,就连门板缝线也做得细致,看得出厂家想让它更接近中高端氛围。有意思的是,只要你开着导航,它会保证两块屏幕至少有一个一直显示地图,这功能我觉得比什么炫酷UI实用多了——错过匝道一次,你就知道痛苦在哪儿。
油耗方面,我跑了一圈市区+环城路,大概6升出头,加92号汽油没压力;51升邮箱理论上一千公里续航,但实际可能差些,不过对于日常通勤足够省心。一位做网约的朋友听完直接摇头:“我要是早半年换它,一个月能省不少钱。”只是保养周期还是按传统燃油节奏来,每7500公里一次,小保养三百多,如果遇到直喷积碳问题,要提前注意清洗喷嘴,他特地叮嘱别拖太久,否则怠速抖得厉害又费力气修理。
最后提一句,它还有前排双层隔音玻璃和接入DeepSeek的大模型语音助手,这俩东西放在十万元级别燃油家轿里确实少见。当天下午我从展厅出来碰到邻居老陈,他盯着照片里的尾翼乐呵呵地说:“这不是咱们村口阿辉改装店才玩的东西吗?现在厂家自己给你整好了。”听完忽然觉得,这台第四代逸动,就是愿意在平淡日子里塞几个小火花,让人偶尔还能兴奋一下。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