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批评后破产!花费84亿未能造出一辆车,员工用5000万购零食

这家工厂快四年一直空转,连屋顶都长出草来了,可车间里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那四条生产线,还是一尘不染,光亮得很。

曾经和蔚来、小鹏并称,甚至扬言要“干掉特斯拉”的拜腾,现在却杳无音信了。

央视批评后破产!花费84亿未能造出一辆车,员工用5000万购零食-有驾

前言

2016年成立的拜腾汽车,从一开始就带着“明星效应”,可以说是在新能源车圈里“天胡开局”。它的核心决策团队几乎都来自宝马、沃尔沃等国际车企的资深高管:比如创始人之一的毕福康(Carsten Breitfeld),曾是宝马i8项目的负责人,负责这款混合动力跑车的研发和量产。

另外一位创始人戴雷(Dr. Daniel Kirchert),拥有超过十年的宝马和英菲尼迪工作经历,专长于市场策略和品牌塑造;再者,负责生产的高管来自沃尔沃,曾参与XC90等车型的生产线建设,而负责供应链的管理层则有宝马全球采购的背景。

央视批评后破产!花费84亿未能造出一辆车,员工用5000万购零食-有驾

这么强大的豪华团队阵容,让拜腾在融资市场上挺受关注——从2017年到2020年,企业一共通过四轮融资筹到了84亿元,投资方涵盖腾讯、苏宁、一汽集团这些大牌公司,其中一汽集团在2018年单独投入了10亿元,成为战略投资方之一。

在那次融资发布会上,毕福康信心满满地说:“拜腾会结合德国的工程技术和中国市场的洞察力,在三年内推出第一款量产车,目标是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的标杆。”那会儿行业普遍觉得,凭着这支豪华团队和充裕的资金,拜腾很有可能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一匹黑马。

央视批评后破产!花费84亿未能造出一辆车,员工用5000万购零食-有驾

从 “概念惊艳” 到 “量产停滞”

拜腾的第一款车“Byte”概念车在2018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初次亮相,瞬间引起了不少关注。这款概念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那块“48英寸共享全面屏”—— 中控台配有一块横跨整个驾驶区域的超级大屏,支持语音操控、手势控制啥的,厂家说是要“彻底改变汽车座舱的体验”。

此外,M-Byte还配备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声称续航可以超过500公里,预售价格大概在30万到40万元左右,主要放在中高端这个档次。概念车亮相之后,拜腾的全球预订意向超过了5万辆,距离量产似乎也就差点儿事了。

央视批评后破产!花费84亿未能造出一辆车,员工用5000万购零食-有驾

不过,从概念车到正式上市的阶段,企业遇上了不少难题。最开始是技术研发有些跟不上,原本计划在2019年底推出量产车,但因为“48英寸屏幕散热难题没有搞定”和“自动驾驶系统兼容性不够”等问题,推迟了好几次,直到2020年底才顺利完成了30辆工程样车的制造。不过测试过程中,暴露出了“屏幕卡顿”和“续航虚标20%”的情况,跟之前宣传的数据有挺大差距。

接着,生产基地的建设也遇到不少麻烦。拜腾在南京投资20亿元搞的那个生产基地,打算年产30万辆。2018年开工后,因“设备采购拖延”以及“施工进度把控不到位”,搞到2020年才调试完第一条生产线,而且还只是能应付点试产,离大规模量产还差得远呢。

央视批评后破产!花费84亿未能造出一辆车,员工用5000万购零食-有驾

到2021年初,84亿融资已经用了差不多70%,但M-Byte还没实现真正的大规模生产,只向内部员工交付了十辆测试车。

资金乱象与研发困境的曝光

2021年4月,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了关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乱象调查”的专题,把拜腾汽车作为典型例子,直指其“资金运转不畅、研发效率低”这两大难题。

央视批评后破产!花费84亿未能造出一辆车,员工用5000万购零食-有驾

报道查阅企业财务内部数据发现,在84亿融资中,只有大约35%(约29.4亿元)用在了研发和生产上,剩下的资金则出现了不少不合理的花费,比如一方面是高管薪酬偏高,毕福康、戴雷等核心领导的年薪都超过千万元,远远高出同行业新能车企业管理层平均水平(大约500万元),另外企业还为高管提供专属商务飞机和高级公寓,一个月的相关开支就达200万元。

此外,拜腾的办公和市场营销开销也非常不合理。在上海陆家嘴租的办公楼,平均每平方米月租达到12元,一年下来光租金就超过了3000万,内部装潢用的材料也是进口的,光CEO的办公室装修就花了500万元。

央视批评后破产!花费84亿未能造出一辆车,员工用5000万购零食-有驾

在市场推广上,企业在2019到2020年间投入了8亿元用来赞助体育赛事和明星演唱会,但这些资金并没有优先用在突破研发难题上。

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报道还揭露拜腾内部存在贪腐现象——2019到2021年间,员工以“零食采购”以及“下午茶福利”等名义报销的金额累计达到5000万元,一些部门购买单价高达每斤300元的进口樱桃和每盒200元的进口巧克力,用于日常分发,甚至有高管通过伪造采购合同,把1200万元的“员工福利”资金转入私人账户。

央视批评后破产!花费84亿未能造出一辆车,员工用5000万购零食-有驾

央视的批评报道把拜腾的负面形象都定型了,原本打算的第五轮融资也彻底泡汤了,合作银行还开始催着还15亿元到期的贷款,企业的资金链一下子就断了。

84 亿烧光后的结局

央视报道一出,拜腾的境况就急转直下。到了2021年6月,由于没法支付员工工资,企业开始大规模裁员,差不多一千多人都被辞退了,剩下大概50人左右的核心团队继续打理后续的事情。

2021年8月,南京的生产基地因为拖欠工程款,被施工方申请查封,导致生产线的设备停下来调试,那些已经制造出来的30辆样车也被抵押给了债权人。

央视批评后破产!花费84亿未能造出一辆车,员工用5000万购零食-有驾

此时,84亿的融资全部用完了,企业目前只剩下南京生产基地的土地和一些专利技术。到了2022年3月,拜腾汽车向南京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请求,法院查明企业负债总额达70亿元,资产无法覆盖所有债务,最后决定受理破产申请。

破产清算时,南京的生产基地以15亿元的价格被某新兴造车力量买走,一部分专利技术也以2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一家国内科技公司。至于之前预订车辆的消费者,只能通过法律途径来请求退还订金,最终平均每人只拿回了60%的预付款。

央视批评后破产!花费84亿未能造出一辆车,员工用5000万购零食-有驾

要提的是,拜腾的高层豪华团队在公司陷入难题后,一个接一个地离开:毕福康在2021年5月转投另一家新能源车企,戴雷则回到德国,不再与汽车行业打交道,那曾经的“明星团队”最后也算是“散场”收场了。

拜腾宣告破产,给新能源车圈敲响了警钟。行业内的专家看完原因分析后说,豪华的高管团队和充裕的资金虽然能加分,但可不是成功的“硬指标”。

央视批评后破产!花费84亿未能造出一辆车,员工用5000万购零食-有驾

拜腾太爱搞“概念炫技”,花了大把资金在“48英寸大屏”等吸引眼球的设计上,可把电池、电控这些核心技术的研发给忘了,结果量产车跑出了不少性能难题。

结语

管理团队有点“水土不服”的味道——虽然有来自宝马、沃尔沃的高管,他们带来了国际车企的经验,但对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那飞快的更新节奏和供应链运作方式了解得不够透,结果导致研发和生产的计划经常不在一个频率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