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的车圈,无论是四个轮子还是两个轮子,都弥漫着一股子魔幻的气息。你以为他们在造车,其实他们在修仙。春风预告要搞个公升级的1000MT-X,这事儿吧,就透着一股子“不务正业”的癫狂。你问我为啥?因为在当下的市场里,造车已经不是目的了,把别人搞死才是。
春风这操作,属于典型的“我不装了,摊牌了”。你看啊,之前的800MT已经算是把国产ADV这块蛋糕做大了,按理说该稳扎稳打,吃点存量,搞搞年度改款,换个贴花什么的。但春风偏不,他直接告诉你,我要搞个1000cc的三缸“反应堆”。这叫什么?这就叫掀桌子。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在餐厅里文明用餐,比谁的菜色好看,那春风现在就是直接冲进后厨,把煤气罐拧开,高喊一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国外媒体爆出来那参数,111匹马力,105牛米扭矩。这数据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传递的信号。这个信号就是,春风要用绝对的力量,去碾压那些还在讲究什么品牌调性、历史底蕴的“老钱”们。什么凯旋TIGER900,什么张雪820X,在春风眼里,可能都是需要被“格式化”的旧世界。配置?8寸大彩电、全功能TC、弯道ABS、座椅加热……加大加大加大,能堆的全给你堆上。卷死他们!给我往死里卷!这已经不是产品竞争了,这是修仙小说里的渡劫现场,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过的中年人,越来越觉得,很多时候,技术和配置的堆砌,是一种肌肉的展示,更是一种心态的宣泄。就像你小时候跟人打架,打不过,下次就直接抄一块板砖。春风现在就是那个抄板砖的小孩,他悟了,他发现所谓的“优雅”在“生存”面前一文不值。他要把这台1000MT-X打造成一个金钟罩铁布衫,一个移动的堡垒,就问你怕不怕?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说好的技术封锁呢?怎么你们自己开始点攀升科技树了?
然后你再看另一边的摩托莫里尼,更有意思了。一个意大利血统的品牌,在国内市场突然开窍了,曝光了一台300排量的硬派拉力。这操作就更骚了,简直是道诡异仙附体。大排量那边神仙打架,小排量这边它就来搞“敌后武工队”。
这台车的灵魂是什么?是它那个“可能来自隆鑫”的发动机。这简直是整个故事里最朋克的一笔。一个欧洲老炮,用了一颗来自无极300GY的“中国心”。这事儿妙就妙在它的坦诚。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品牌是包装,扔到中国市场的水里,哗一下,膨胀出来的内核还是我们最熟悉的配方。28匹马力,不能说强,但绝对够用。这说明什么?说明摩托莫里尼也悟了,悟到了另一个层面的真理。
这个真理就是,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什么品牌血统,什么意式风情,都不如一个“稳定可靠且设计出色”来得实在。他们搞了高低挡泥板两种设计,配上大面积护板和高位排气,外观上让你觉得这绝对是硬菜。但心脏部分,它用了一个经过市场千万公里验证的成熟方案。这就好像一个顶级大厨,跟你说他做菜的秘诀是用了“海天酱油”。你可能觉得有点掉价,但菜端上来,味道就是正。坏了菜了,同行看了也得傻眼,还能这么玩?
说真的,我最近看我小区楼下那几个外卖小哥的电瓶车,那才是真正的拉力,风雨无阻,上马路牙子都不带减速的。这才是技术的终极考验场景。你实验室里跑出来的百公里加速,有外卖小哥抢单时的极限过弯来的惊险吗?你那堆高大上的电控系统,能应付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你看,摩托莫里尼这个300拉力,它瞄准的可能就是这种最混乱的、最不讲理的现实需求。它不跟你谈什么诗和远方,它就是给你一个皮实耐用的“任意门”,让你能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闪转腾挪。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摩托车比喻成修仙可能有点中二,但你仔细想想,这帮车企干的事儿,它不就是这么个逻辑么?春风在追求“力大飞砖”的飞升大道,用更大的排量、更强的动力去冲击天花板,试图一力降十会。而摩托莫里尼则是在修炼“实用主义”的人间道,它不在乎出身,不在乎法宝是否光鲜,只在乎能不能在最残酷的巷战里活下来。
这两种路数,没有对错。它只是赤裸裸地揭示了当前市场的本质:一个巨大的、混乱的、所有人都在发疯的黑暗森林。以前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田园牧歌时代,彻底结束了。现在要么是春风这种,直接把餐厅爆了,让大家都没得吃。要么是摩托莫里尼这种,在废墟里开个小卖部,卖点压缩饼干。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选择哪个,已经不是一个关乎喜好的问题了。这是一个关乎世界观的问题,你信奉的是绝对的力量,还是狡猾的生存?但最终的结论可能很操蛋,那就是无论你怎么选,你都只是这场大型行为艺术里的一个观众,偶尔还得客串一下演员。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