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老兄,坐下聊。
你知道吗,我跟你说个事儿,这事儿特有意思,跟咱们平时看那些科技圈的“大片”似的,起起伏伏的。
我跟前儿刚看了比亚迪那份2025年前三季度的成绩单,那感觉,就像看了一部悬疑片,开头就把你吓一哆嗦。
三季度营收居然同比下降了3%!
我的天,这可是比亚迪啊,新能源的老大,头一回季度营收“掉头向下”。
这事儿,让我立马想起了我刚入行那会儿,跑一个关于芯片短缺的稿子。
那时候,我特愣,以为抓住个大新闻,天天追着供应商跑,写了一堆什么“供应链断裂”、“行业寒冬要来了”。
结果呢,等稿子发出去,人家市场立马就回暖了。
我那稿子,写得是挺“学术”,但就是没抓住那股子“烟火气”。
这比亚迪的事儿,就有点像我当年跑的那个稿子,数据看着吓人,但你得琢磨琢磨,这背后的“人味儿”在哪儿?
你猜怎么着?
我跟你说实话,这事儿啊,不是什么大毛病,就是“换挡”的阵痛。
咱们把时间线倒回去年。
那会儿比亚迪多猛啊,营收增速动辄30%以上,跟打了鸡血似的。
大家都在说,新能源车市是“野蛮生长”,跑得快就是王道。
那时候,比亚迪就是那个跑得最快的小伙子,谁也追不上。
可现在呢?
增速慢下来了,三季度直接负增长。
这不就是“跑得快”的代价么?
你想跑得快,就得踩油门,价格战打起来,利润自然就薄了。
就像你家楼下那包子铺,刚开张,你卖十块钱一个,排队的人能把你家门堵住。
可隔壁新开了一家,卖八块,味道也差不多,你咋办?
你瞅瞅隔壁,你也得降价,不然客流就跑了。
所以,比亚迪这次的利润大跌,主要是价格战打出来的。
前三季度净利润降了7.55%,扣非净利润更是降了11.65%。
到了三季度,那更是“崩盘”了,净利润大降32.6%!
这数字看着扎眼,但你得明白,这是它为了抢市场份额,主动“放血”的结果。
我跟我一个做投资的朋友聊过,他说,这叫“战略性收缩”。
比亚迪知道自己体量大,得稳住基本盘。
可稳住基本盘,就得跟其他卷王们硬碰硬。
你说吉利、零跑,他们不也蹭蹭往上冒么?
大家都在抢那点市场,你不降价,就得挨打。
对了,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高端化”的分析,当时我就觉得,光靠仰望和方程豹那点量,想立马扭转乾坤,有点悬。
这些高端车,技术含量高,卖得贵,但销量基数小。
大部分的利润,还是得靠那些走量的车型撑着。
高端化是趋势,可这“换挡”的过程,总得有个缓冲期。
还有研发投入,这玩意儿是无底洞。
比亚迪在芯片、智能驾驶上砸的钱,那叫一个多。
这投资周期长啊,短期内看不到回报,但成本可实打实地在那儿摆着。
这就像你给孩子砸钱上最好的补习班,指望他考清华北大,可今年期中考试成绩还没出来,你就得先交学费不是?
我记得有一次,我为了一个智能驾驶的报道,跑去一个实验室。
那技术看着是真牛,但跟量产车上的体验,那差距…
…
说实话,我当时就觉得,这玩意儿要真成熟了,得是好几年后的事儿。
所以,比亚迪现在这个状态,不是说它不行了,而是整个行业都到了一个新阶段。
从“跑量”到“精耕细作”,这是必经之路。
就像古人说的,“欲速则不达”。
这事儿,咱们得往后看。
业内人都说,这阵痛可能还得持续一两个季度。
2026年能不能有个拐点?
关键看比亚迪怎么把手里那些技术优势,变成实打实的市场优势。
未来的仗,打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跑得稳,谁的“底盘”更扎实。
比亚迪手里有全产业链的牌,这个底气还在。
但能不能顺利转型,把高端产品跑起来,把海外市场也打开,这才是真考验人的时候。
这不,就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似的,比亚迪现在可能正处在“山重水复”的阶段。
咱们就等着看,它怎么在下一村里,拿出点真本事来。
这戏码,精彩着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