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外观升级,动力未变,国产竞品配置更高

不得不说,在中国马路上,日产轩逸这款车简直就是“街车”的代名词。要是在十字路口遇不到一辆轩逸,都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它一直主打的就是一个词——家用,舒适,再配上那堪称“沙发级”的座椅,许多日常送娃接老、踏实求稳的消费者,买车第一反应都是轩逸。可这回,日产突然玩起了潮流科技,给新款轩逸整了个大变脸,新造型还挺“新能源感”,莫名让我生出不少问号。

家用买菜车也卷起科技风,这是时代给汽车厂商出的必修课吗?为什么偏偏是轩逸先带个头?日产难不成觉得咱买车的人都喜欢新鲜感,喜欢多点灯带,喜欢凌厉的獠牙灯?可一想到这些设计,我就纳闷了,家用车到底该靠什么赢市场,是新潮外观,还是踏实配置?咱们大部分人买车,买的是你实打实的舒服,不求什么智能导航投射,倒车只要影像清楚,最好还别总提醒我“请注意安全距离”。

新轩逸外观变得是挺凶,但那脸,要说像新能源,倒不如说像小学生画的变形金刚,“电了个新壳,心还是那台1.6L发动机”。动力还是那老一套,跟二十年前我家拉三口回老家一样,稳得不能再稳了。有人说,好东西不能老换,轩逸就是靠这套动力省心省油。但你会不会有点腻歪?每回新款,就是换个壳、加条灯、内饰换个颜色,其他啥都没动。日产是不是觉得国人就认死理,一招鲜吃遍天,反正马路上有人买。

再说说这回新轩逸在科技上玩花活。大灯组、贯穿式尾灯、上翘鸭尾,看着是挺有动感。可你要真跟国产品牌那一堆智能驾驶、车联网、自动泊车比比,还是有点落伍。雷达、摄像头还得选装,我真心服了,要不要每多配一个USB口都给我算钱?

很多人买轩逸,看中的是空间和舒适。这次车身长度宽度多了那么几毫米,厂家恨不得拿放大镜跟你说“你看!我们又升级了!”但谁都知道,无论多几厘米还是少几厘米,对坐在后排的体验,说实话没多大变化。老百姓要的就是别夹腿、别碰头,能比亚迪秦PLUS宽敞就行。这种升级,你让我说,真不如卖点真皮座椅,价格别乱上天,大家心里都舒坦。

这几年国产紧凑型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什么吉利、长安、比亚迪,技术、配置哪一样不是拿出来秀肌肉。厂家想着法儿给你整点炫技的东西,什么“大屏”、“全景影像”,“自动巡航”,甚至“L2辅助驾驶”,起步价对轩逸也是逼得很死。你轩逸老拿“靠谱”当底牌,有用,但你的底牌现在被拆穿了——国产合资都靠谱没你的份多贵。

其实吧,日产轩逸这个产品思路有点像裤衩子,怎么穿都不起眼,但用久了你就发现顶事儿。只不过,咱现在不是选择只有裤衩,还有运动短裤、健身裤、宽松睡裤。“实用”不再是唯一考量,“性价比”现在加了更多维度。比如全家人出去玩都能“一车当家”,高速上再不是拖拉机,导航还能直接喊“你好,小轩”,你定制导航它立马答应。轩逸这点你能随上吗?

再说年轻人买车。他们想要的跟“老实人”不一样。玩智能,玩动力,谁还在乎你是不是悬挂软不软、油耗低不低?而且,谁还盲信什么“日系省油神话”?你看看比亚迪、吉利、奇瑞这几年推的混动、增程,有的市区表显油耗一两个油,把日产轩逸的那点优势一刀切了。年轻人需要的是一台能秀朋友圈、带智能语音、还要大天窗的车。轩逸这次动点外观就真能抢得回来?

有的人说,“老一辈”就好这口,日系稳,就认轩逸丰田卡罗拉。可别忘了,车市的主角一直在变。买菜车的主力军也会老,但新一波主力不会再对‘省心’痴迷了。他们想要体验,更会精明地算每一分钱的“性价比”。所以,你不升级动力、不调配置、连尾门电磁开关都扣出一百块来卖,你敢说你还能做常青树?

其实最让我疑惑的,是日产到底认不认真的想在中国长久发展。轩逸一直靠低价抢市场,但“便宜”这条路并不好走了。现在哪还有什么合资光环?国产品牌一个比一个会定价,配置越高,价格越亲民。以前大家说“买车就得合资”,实际上那会儿的国产车真的争气的少,现在即使轩逸继续低价卖,真正懂车的人一瞧配置,也许还会说一句“你以为这2012年吗?”

轩逸外观升级,动力未变,国产竞品配置更高-有驾
轩逸外观升级,动力未变,国产竞品配置更高-有驾
轩逸外观升级,动力未变,国产竞品配置更高-有驾
轩逸外观升级,动力未变,国产竞品配置更高-有驾
轩逸外观升级,动力未变,国产竞品配置更高-有驾
轩逸外观升级,动力未变,国产竞品配置更高-有驾

再说说“大沙发”这个头衔。日产沙发椅这事儿确实有名,坐着舒服。但,是不是只有轩逸家里有沙发?现在国产品牌比轩逸大、还更软,价格反而更低,你还能靠这个独门秘籍?你这“沙发”标签再不创新,早晚被人追平。

有句老话,叫做“不是你慢慢变老,是世界突然变快”。轩逸是资格老没错,但车市变的速度,比你换两个车标还快呢!国产后来居上,配置碾压,主打一个“卷死你”。日产轩逸,这回玩了一回科技外观,但里子还那一套。如果只是图好看,为什么不买台纯电、混动或者更炫的国产车?如果还想靠以前那点老本过活,那只能说,再不思变,你迟早就不是那棵“常青树”了。

说到底,消费者不是买情怀,也不是买广告。不是每个人都知晓轩逸走过多少代,谁都不会真的关心你这1.6L发动机究竟用了一代一代了,买车无非是想要花得划算,开得舒服,用得顺心。所以,对比一下新轩逸和同级别国产,真没几个优势亮点。你的新时代用户不是看象征,而是比配置、比智能、比空间、比科技、比便宜,谁让利谁就能走得长远。

最后一个问题,轩逸新款还能不能叫“常青树”?说实话,靠着几代积累,这名字还能混一阵。但要说明年再不上点心,真怕变成“老顽固”,最后彻底沦作路边风景。车市是场淘汰赛,到底新鲜好用顶事儿,还是靠“情怀当饭吃”能扛多久?咱拭目以待,欢迎你把想法留给评论区,别光听我说,大伙一块琢磨,是不是这理?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