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这下彻底完犊子了?
宁德时代固态电池来了!续航2000公里
一、宁德时代固态电池是啥概念?
宁德时代搞出固态电池了。
续航直接干到2000公里。
这啥概念?
以前电动车充一次电跑500公里,现在翻了四倍。
以前跑长途得算着充电桩,现在从北京开到广州,中间都不用停。
燃油车一箱油也就跑个七八百公里,这下可尴尬了。
固态电池和以前的锂电池不一样。
传统锂电池用液态电解液,容易起火。
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安全性高多了。
而且能量密度更大,同样体积能存更多电。
宁德时代说2025年就能量产,这速度够猛的。
二、燃油车现在啥处境?
2025年5月,燃油车销量是回暖了。
环比涨了2.2%,同比降了1%。
但这只是回光返照。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都快50%了,再过两年可能就超过燃油车了。
燃油车现在靠降价撑着。
大众朗逸优惠5万,起售价跌到5万多。
豪华车更狠,奥迪Q5L让利15万。
但降价也没用,消费者都去买电动车了。
特别是年轻人,谁还想开个油老虎?
三、固态电池对燃油车影响有多大?
续航2000公里,直接戳中燃油车的痛点。
以前电动车跑长途不行,现在行了。
燃油车唯一的优势没了。
而且充电速度也快,据说10分钟能充80%。
加个油也得5分钟,这差距越来越小。
固态电池成本也在降。
现在锂电池成本已经比燃油车低了,固态电池量产以后,成本还能再降。
到时候电动车价格更便宜,燃油车拿什么竞争?
四、燃油车还有救吗?
燃油车不是没努力。
车企都在搞技术升级,比如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提高燃油效率。
还有搞混合动力的,丰田、本田的混动卖得还不错。
但这都是治标不治本。
还有车企想靠智能化翻盘。
比如大众搞自动驾驶,奔驰搞智能座舱。
但电动车在智能化方面更有优势,天生就是电子架构,燃油车改都改不过来。
五、政策对燃油车啥态度?
国家一直在推新能源。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车型从99款增加到124款。
还有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都412万份了。
燃油车的日子越来越难。
欧洲更狠,好多国家计划2030年禁售燃油车。
中国虽然没说,但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燃油车上牌越来越难。
以后可能全国都得跟进。
现在买车的人,明显偏向电动车。
特别是城市通勤,电动车省钱又方便。
充电成本比加油便宜很多了,保养也简单。
而且电动车加速快,智能化程度高,年轻人都喜欢。
但燃油车也不是没人买。
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充电设施不完善,燃油车还是刚需。
还有一些人喜欢燃油车的驾驶质感,觉得电动车没灵魂。
但这种人越来越少了。
此外,传统车企都在转型。
大众、丰田都宣布了电动化时间表。
奥迪甚至取消了2033年停售燃油车的计划,改成新能源车型占比50%。
这说明他们也知道燃油车不行了,但又不敢完全放弃。
新势力车企就不用说了,蔚来、小鹏、理想,全押注电动车。
宁德时代固态电池一出来,他们更有底气了。
以后电动车市场竞争会更激烈,燃油车只能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六、燃油车未来会怎样?
短期来看,燃油车还不会消失。
毕竟还有存量市场,还有人需要。
但长期来看,肯定是电动车的天下。
固态电池一普及,燃油车就真的完犊子了。
可能以后燃油车会变成小众产品,就像现在的老爷车一样。
只有少数人会买,用来收藏或者玩。
大部分人都开电动车了,环保又方便。
最后总结
宁德时代固态电池来了,续航2000公里,这对燃油车来说是个巨大的冲击。
燃油车现在靠降价和技术升级撑着,但大势所趋,很难逆转。
政策在推新能源,消费者在选电动车,车企在转型。
燃油车的时代,真的要结束了。
不过也不用很伤感,科技进步就是这样,旧事物被新事物取代,很正常。
以后我们的出行方式会更环保、更智能,这不是坏事。
声明:文中数据和事件都来自权威媒体公开报,文章仅一家之言,个人粗浅思考,仅供交流,并无不良导向。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