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东路的家长刚把车停在路边,转身就收到了12123的违章提醒——这不是夸张,而是兰州即将实施的交通执法新场景。8月5日,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发布公告:8月12日零时起,主城区11处路段将启用新型违法抓拍设备,升级后的系统从识别车牌到上传数据仅需15秒,不少市民感叹:"现在停车比找车位还得绷紧弦。"
11处新"天眼"上岗,6类行为直接抓拍
此次新增的11处抓拍点,是兰州半个月内第二次在重点路段布控"电子警察"。与此前不同,这批设备采用更先进的智能识别技术,重点覆盖主城区交通拥堵重灾区,抓拍范围也从单纯违停扩展到6类高频违法,执法效率和覆盖面大幅提升。
交警部门王警官介绍:"新系统违停抓拍响应时间缩至15秒,识别准确率超99%。去年兰州新区试点类似设备后,重点路段违停率降了70%以上,这次主城区布控,就是为了让道路更畅通。"
这6种行为别碰!罚款+记分明细出炉
根据公告,新设备将重点盯防以下6类违法行为,处罚标准明确:
- 违停(代码1039):驾驶人不在场或拒绝立即驶离,罚款100元;
- 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代码1018):罚款200元,比普通违停处罚更严;
- 违反禁令标志(代码1116):记1分+罚款200元,闯禁行区将双重处罚;
- 逆向行驶(代码1373):记3分+罚款200元,普通道路逆行将重罚;
- 不礼让行人(代码1357):记3分+罚款200元,与开车打电话处罚标准一致。
交警提醒,这些处罚均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地方实施细则,目的是规范通行秩序,减少因违法导致的拥堵和事故。
15秒取证咋回事?3种渠道可查违章
"送孩子上学停路边,刚走到校门口就收到提醒,这速度太惊人了。"安宁东路一位家长的经历,正是新系统效率的体现。据悉,该系统采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从发现违停到车牌识别、数据上传至平台,全程仅需15秒,比传统设备快了近10倍。
这种高效执法模式并非兰州首创,杭州、深圳等地已试点类似技术,但在西北地区主城区密集布控尚属首例。市民可通过3种渠道实时查询违章:登录甘肃省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关注"兰州公安交警"微信公众号,或下载"交管12123"APP。
严管同时有"柔性":错时停车、新增车位双管齐下
面对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交管部门同步推出便民措施:城关区部分街道试点"错时停车",白天禁停的路段,晚7点后开放为临时停车区,缓解居民夜间停车压力。同时,兰州正加快在商圈、学校周边新增公共停车位,五泉广场、张掖路等区域已新增近千个车位。
不过要注意,近期五泉广场周边有私人停车场挂出"电子眼盲区"招牌,虽价格涨了30%仍供不应求,但交警明确:"新系统已录入各类车辆信息,任何规避手段都无效,建议大家选择正规停车场。"
"罚款不是目的,让马路回归通行本质才是关键。"一位从业20年的交警说。8月12日新规生效后,兰州的交通治理将迎来新考验——科技让执法更精准,而每个交通参与者的自觉,才是城市文明通行的核心。建议市民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避开禁停路段,共同维护畅通秩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