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吸气已成传说,这么说太绝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啊,数据冷冰冰摆在那儿,谁看了不一声叹息!都说有情怀,大家都打着自然吸气的旗号怀旧,但真到了选车下单那会儿,冲销量的数据一看——实锤了,大家都转头抱上了涡轮的“大腿”。到底这是谁背叛了谁,还是说,没人在乎,只是被大环境一把推着往前赶?”
不少人还记得,那句“自吸发动机平顺、耐操、修起来便宜、撑得久”曾经是多少人的选车信条,像家长里短里那点永远说不尽的“靠谱”老味道。可你现在敢拍胸脯说:还有哪个新款家轿能让你随便丢4、5年不出岔子?别骗人,谁信谁傻!都去看榜单吧!乘联会新车榜狠狠给自吸系一闷棍,2024年头七个月,2.0L以下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在新车市场的“存在感”,只剩下那点可怜的11.7%,和2018年的风光岁月相比,简直没脸见祖宗。46%到11.7%,那叫一个从云端摔地板砖,估计连售后小哥都懒得多刷几圈油,一眼就送它进了冷宫。
有人要说,这么遭,自吸真全是自己的错?你想简单了。要搁三十年前,马路一号风景就是五档手搓自吸小轿慢悠悠穿城过,谁快谁傻冒,油老虎爹不疼娘不爱。但是吧,时代这玩意讲不得情面,现在的规定是越来越狠,特别国6b加个RDE,碾压的不只排气管,是曾经一整个世代的通勤刚需。数据怎么说?国6b对冷启动时的排放颗粒数要求,比前一代国5法规又往下狠插一脚,缩得只剩三成,70%的空间直接拿走,省下的全是天价罚款。你要让自吸像涡轮一样靠高压EGR和颗粒捕捉器GPF来解围,技术本就不通融。只能老老实实——怎么?把催化器屁股做大,成本直线上跳。厂里自己算账说得明白:一台1.6L自吸车想合规,得额外砸下去1200块钱黄金白银的催化剂。不信?看看涡轮那边,1.2T发动机,花600块小钱,功率还多了个15千瓦。这要是个打工人比工资,肯定自吸的简历直接进垃圾桶。
涡轮党欢呼着说,我们不但技术跟上了,钱包还更能打。其实技术这层,的确也有点狠。要说自然吸气的天花板,全球谁最能玩?首推丰田技术宅家族Dynamic Force,两升排量做到40%热效率,这听着差一点登天,可你再往上抬抬,每多挤出1%,那就等着全身抹“黑科技”:摩擦副得套DLC钻石膜,曲轴要用镜面打磨。别觉得贵,单车成本起步价就是两百美金,摊下来不比买苹果手机便宜。而你反观1.5T米勒循环,玩儿起350bar的高压直喷,再来个电控VNT,热效率啪地就蹦上42%,硬件还更触手可及。这账一摊,吃瓜群众都清楚谁便宜谁出局。
说到底,老百姓心里明镜似的。轩逸1.6L老款降成白菜价,8万直接带走,谁能顶得住诱惑?但是你再瞅瞅1.2T e-POWER,11万一台,配置掰手指数几乎都一样。但人家油耗下得比体脂还狠,城区4.1升对标自吸的6.3升,照一年通勤2万公里划拉,油钱能省近四千。这账算完,还纠结啥?买贵的迟早能把差价补回来,这回轮到情怀党眼角一热、钱包一凉淡出江湖。
但这情怀到底是啥?说难听点——多数人只在键盘上抚摸情怀,敲到最后还是脚底板投了票。别想太多,你喜欢自吸的顺滑、声浪、没涡轮迟滞,但你未必真舍得用钱包去守它。面对选项,法规和钱包联手,谁还不低头?这世界变化快到让人猝不及防,有些人还在社群码字怀念“五年十万公里无大修”,而4S店里自吸的库存清到只剩两台,下一波来已经都是带T的勇士。
自吸要消失吗?给句公道话,不会马上挂掉,但早就像老相册里泛黄的照片,偶尔翻翻怀念,真要量产,难咯。各家车企也不是没挣扎。有人尝试在自吸里加电混动,或者号称“新一代自然吸气”,不过你懂我也懂,噱头归噱头,真正能走量的还是动力账单上一目了然的“带T”。一票新政砸下来,谁还敢为情怀背锅?要养活厂子、要保证利润,只能挥手自吸拜拜。
其实,连丰田、本田这种自吸老司机也开始分批倒戈,迈向混动再加小排量涡轮。不跟上这趟快车,真要被“油耗”、被“颗粒物排放”追着打。你再怎么怀旧,也顶不住现实这根粗壮的大棒。说到头,谁都不想自己开着车成了环保组织的新靶子吧?车厂更不可能做亏本生意,法案、市场齐发力,合作无间,多的解释没啥用。
诚然,也许还有那么几个自吸死忠粉,坚守工地、出租、老旧单位:“这玩意修起来省心!”情怀嘛,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专属的慰藉。但市场是真正的试金石,看销量、看库存、看厂子怎么投放新产品,现如今1.6L自吸能剩几个名额,不被淘汰就不错,博物馆是它的新归宿。哪怕有的厂子喜欢偶尔出个“致敬款”,那也跟老摇滚明星偶尔返场彩蛋差不多,情怀摆一摆,主打还是新一代。
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现在的“车主讨论区”里满是“八万上车情怀杀”的帖子,评论区一半怀念一半劝退,跟个断背情怀谜局似的。真要情怀落地,怕不是得自己先学修车、备好配件,随便上个高架路,发现你那台情怀老迈自在的新车,在人家1.2T、1.5T的油门下一路掉队,这滋味谁懂谁知。钱包是真,情怀是假;法规如刀,“平顺耐用”已成过眼云烟。谁还真愿意掏钱保送个“小众铁盒”留在街头上演独角戏呢?
最后,咱们都明白一句话:技术发展不是恶意驱赶,是市场和规则给你推到墙角,前方再无退路,后路又堵得死死的。自吸退场没啥好抱怨的,毕竟谁都想活得再精致点、油耗再低点、马力再充沛,买单的终究还是每位沉默的大多数。留点念想,毕竟青春总是值得缅怀,但别忘了,风潮来了就要会顺水而行,跟着大势走,才能不被淘汰。
聊了这么多,敢问一句,给你一台全新自吸,再便宜你敢买吗?你还会用真金白银支持你的情怀,还是心疼那点差价和油钱“割”得比情怀更痛快?欢迎留言,咱继续掰扯掰扯——你,站哪一边?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