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是一件让人又爱又恨的事。尤其是车一大,你就容易碰到麻烦。你想过没,在窄路掉头要来回倒好几次,或者侧方停车的时候总担心刮到车轮、蹭到牙子,大概都得大手大脚地凑活。确实,这些问题不只是“看起来头疼”,你真碰到一次,就知道啥叫憋屈 —— 一台开起来让人“舒坦”的车,真的挺重要。
最近开过一圈 2026 款腾势 N9,它让我对“大车”有了新的理解。要知道,这车长可超过 5 米,5258 毫米的车身宽松又修长,但转弯半径居然只有 4.65 米,比不少紧凑型轿车的水平还灵活。说人话,这车在窄巷掉头、停车的时候,甚至能像螃蟹一样横着挪进去,省了一通费劲的操作。新手司机应该能直接松口气,不用再瞻前顾后跑偏。
其实它这么“灵活”,核心技术是来自一个叫“易三方智行平台”的整车控制系统。简单点说,这个平台不光是装了新配置,更强的是把操控和安全升级到了一种底层逻辑的新层次。暴雨天你的车身不会跑偏,湿滑路上也不容易打滑;停车窄小角度,还能保持稳住。这不是简单拼装硬件,而是真的在技术上的“重新拿捏”,几种场景下都靠谱。
这样,不如我们来盘盘,除了技术上的让人放心,这车在实用性上还有哪些值得大书特书的亮点。
从外形开始说,这款腾势 N9并不是那种“洗牌式”的设计风格,它继续沿用了家族式SUV风,但把不少细节处理得更精致了。比如封闭式前格栅加分体式大灯的搭配,老车主一眼能认出是腾势家族车型,但整体视觉上更显规整和扎实。即便是尺寸这么长的车,它的车形没有那种“臃肿感”,特别大气。
尤其是颜色配置,得聊两句。2026 款腾势 N9提供了四款高端手工双色车身,就好像画在一幅渐变的视觉效果里。像“紫瑢金”,上紫下金的拼接,阳光底下感觉像熏染过;“红雅金”则是红酒色与金色的撞色搭配,商务的同时又透露点沉稳;还有年轻用户喜欢的蓝辰银和绿华银,视觉酷炫中又透点家庭高级感。而单颜色里,霜云茶挺适合日常养护,这种浅色特别耐脏,懒人能多省点打理时间。
说到内饰体验,是腾势 N9体现“服务温度”的核心。车内采用了环抱式的座舱设计,刚上车时一种包裹感扑面而来,有一种天然的“安全感”。这车有新的金山棕内饰配色,搭配天然木纹饰板和高级 NAPPA 真皮,你摸上去又细腻、又舒服。值得一提的是它确切的六座布局(2+2+2),没有跟风做七座的第三排,这意味着每个座位都有舒服的空间,也不是什么“挤得一下”的应急设计。
具体来说,第一排主要聚焦驾乘体验,驾驶座14向电动调节,附带腿托功能,适合开长途的人坐久了不会觉得腿酸。副驾驶座提供“零重力座椅”,几乎能放倒到 160 度角,坐长途能睡觉不弯腰。第二排则是乘客体验功能的大本营,两个独立座椅除了比常规六座车更舒适,还可以横向移动——如果后排有孩子,第二排座椅能挪到中间照顾方便;第三排上下车时靠近门边的座椅可以往外推开,形成宽敞过道。
第三排的表现说实话比一些七座车优秀。它没有被当成凑数的摆设,而是把人体工程学做到位了:座椅有电动调节、加热功能,坐垫还能抬升。空间不小,腿和前排之间距离确认能有一拳多的余量,连 180cm高个儿都不用蜷腿,乘坐舒适度真的做到了商务级别。
至于科技配置,走的是“落地”风格,没啥浮夸。车内多屏环绕式系统特别实用,操作顺手又贴合各个位置的乘员需求。中控上屏达到2.5K 清晰度的程度,专属副驾娱乐屏独立播放电影,后排吸顶屏让孩子后座也不必抱个平板凑近看眼睛累。50寸 AR-HUD技术亮点颇多。它能把导航和车速直接投影到前挡玻璃,一低头看仪表盘的动作都免了。
智能交互系统配合新车的六音去识别,甚至连“后座喊调空调温”都能精准识别,加了能懂方言的功能,老一辈用户上手也没门槛。而中央扶手下藏了车载冰箱,想要冷藏或冬天热饮都特别方便,再搭配前排2处无线充电板,细节没得说。
更大的亮点在于底层动能控制。简单结合三驱动电机分布的设计逻辑,不只是能带侧风打滑调整优化,也是极限高速操控者一种自主动力均衡设计。毫秒驱动的动态补盘技术,极大改进化安全相关性能……所以暴雨或爆胎等多种危险,车内的人安全性有巨大提升,这就是腾势通过“技术三维平台”值得细读地方了。
总归,适合长途舒适又家庭点符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