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东风合并暂缓,竞争升级,生死时速开启

最近,长安和东风这两家老牌车企没合并的消息,大家伙都在聊。

原本以为这俩铁定要抱一块,现在风向突然变了,表面上没动静,实则下面各自忙得飞起。

其实啊,这里面的门道和压力,外人可能不容易体会,但咱要是从行业发展和市场大环境来琢磨,能明白这帮当家人现在心里多急。

咱们先说说长安。

长安东风合并暂缓,竞争升级,生死时速开启-有驾

这家原来是归兵装集团管的,现在直接隶属于国务院,级别提了。

这看着光鲜,但实际上责任更大。

眼下国企改革,国资委盯得紧,讲究效率,说白了就是你得自己造血,不能拖后腿。

东风一直被认为级别高,背景硬,老大哥范儿。

这么多年两家都习惯了大锅饭思路,日子过得还算安稳,可现在市场不一样了。

比亚迪、理想、蔚来这些新势力杀进来后,根本不给老厂子喘气时间。

你看,最近统计,长安卖车是涨了8%,可整个市场的增速是12%,就说你长安卖得比别人慢,那还值得高兴吗?

更别说那些民营企业,一年一个大变样,车型换代像手机升级一样快。

国企造车慢,研发一辆新车少说一年半,工厂改造至少两年,这点速度比不过人家民营的灵活劲。

其实,两家现在的动作都特别明显。

长安的老总亲自去找华为任正非喝茶,联手搞技术,想赶上智能化和电动化的趋势。

说白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呗,谁都不想自己掉队。

东风也不闲着,旗下的岚图准备跑去香港上市,目的很直接,就是要钱,要资源。

上市能拿到大量资金补血,才能跟得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的烧钱节奏。

不过,光有动作还远远不够。

现在国内车企太多,五十多个品牌,各种产品眼花缭乱。

你看美国,日本,车企就那么几家,凭啥我们就能养活这么多?

产能早就过剩了,厂子一个赛一个地建,最后车卖不出去,全成库存压着。

再加上地方政府也不愿意看到自家厂子倒闭,毕竟涉及就业和税收,一塌糊涂。

长安和东风现在明白,要是再不自救,等着下一个合并名单上就是自己。

他们谁都不想沦落成被收购的白菜,所以最近很多合作和协议,其实都是争分夺秒地在给自己加分。

长安东风合并暂缓,竞争升级,生死时速开启-有驾

像长安和重庆政府签协议,东风忙着拉外部投资,说白了就是“砸钱烧业绩”。

但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华为的技术现在确实厉害,可等所有车企都能用这套技术了,那还稀奇吗?

最后拼的还是谁能把产品卖出去,谁能把成本降下来,谁能在营销和服务上玩出新花样。

你不掌握核心竞争力,光靠合作和贴牌,早晚被淘汰。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车圈已经进入“生死时速”阶段了。

很多车企这些年就像“诈尸”,今天说起死了,明天又融资活过来,其实根本就是在拆东墙补西墙。

汽车是重资产行业,没有规模就得亏钱,量小了什么都难做,供应链、采购、人力、渠道一样样拖后腿。

亏着亏着,最后只能找大佬接盘。

再说说新能源车和智能化。

这几年国家政策一推,大家一窝蜂地搞纯电、混动、智能驾驶。

你看比亚迪已经不光做自己车,还要给别人提供技术和零部件,这种打法国企目前还学不会。

长安和东风虽然也在跟进,但本质上还是传统制造思路,没法像新势力那样敢投、敢烧、敢试错。

而且,这两年消费市场新变化也明显。

年轻人不迷信大牌,都爱买有特色、有科技感的车型。

过去国企靠老品牌吃饭那一套行不通了。

大家都在琢磨怎么两年内做出点新东西,能撑过这轮大洗牌,不被并购。

其实,这一轮淘汰赛已经开始,谁都明白,现在拼的是进化速度。

有意思的是,虽然表面没人提合并了,但这事就像悬在头上的一把剑。

只要谁一掉链子,立马就有并购、整合的小道消息出来。

大鱼吃小鱼,这话放在汽车圈再合适不过。

以前国企仗着资源多、底子厚、政策帮衬,不愁日子。

长安东风合并暂缓,竞争升级,生死时速开启-有驾

可现在政策更看重市场表现和创新能力了,躺赢的时代过去了。

车企们其实心里都很清楚,过了这两年谁还站着,谁就是行业玩家。

新势力继续扩张,传统厂商拼死转型,华为能助一时之力,不能救你一辈子。

长安和东风这些老国企,不能只盯着华为,更得找到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和技术路线。

再放远点说,未来国内车企能剩几家?

十家已经算多的了。

美国、日本、德国都走过这路,最终都只剩下那么几家巨头。

中国市场容量大,但也不可能养活五十多家车企。

到头来,就是“强者恒强”,资源、技术、品牌都往头部集中。

现在各家都在猛抓销量和市场份额,一些原本只做高端的也开始出平价款,卷配置、卷价格,啥都卷。

其实这就是行业转型的阵痛。

有人能通过这轮洗牌成长为新巨头,有的只能做嫁衣,最后被整合掉。

这里还得说说地方政府的角色。

每个地方都不想失去车厂这个大金蛋,能拖就拖,能救就救。

但市场规律终究是铁律,不赚钱的厂子撑不了多久。

等泡沫破了,终究要合并、要关停。

现在大家都在抢时间,看谁能在政策和市场的缝隙里活下来。

总之,这两年就是中国汽车业的大考。

谁能把握住新能源、智能化、渠道数字化这些新风口,谁就有翻身机会。

长安和东风算是有底子、有资源,但要真的站稳脚跟,还得拿出实打实的产品力和创新力。

光靠老路子、老关系,早晚被市场淘汰。

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已经来了,谁也逃不掉。

未来就是一场场硬仗,谁能杀出重围,谁就笑到最后。

车企们现在都绷着一根弦,等到淘汰赛结束,输家只能退出历史舞台,赢家才能成为中国汽车真正的主角。

这场生死倒计时,已经开始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