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摊牌了:新能源车的续航根本就是一场大型PUA

讲真,每次看到这种长假用车总结,我都感觉像是在看一份战损报告,尤其还是混动车的。

一个哥们,开着他的混动宝贝回老家,出发前仪式感拉满,电充满了,油加满了,车机屏幕上亮出一个让他心安的数字:1187公里。多吉利,多稳。这感觉就像你出门打DOTA,身上揣满了大药膏和净化药水,感觉自己能跟对面的雷电法王大战三百回合。

结果呢?第一段路,120公里,路上堵了一个小时,开了快仨钟头。最后到家一看,表显续航掉了122公里。诶,差不多,误差在接受范围内,心情稳定,甚至觉得这车有点东西,挺实诚。这时候的车主,心态大概是“一切尽在掌握”。

但生活嘛,就是一个大型的开盲盒现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惊喜还是惊吓。

坏了菜了,从第二段路开始,剧本就走向了玄幻。总共跑了150公里,其中还走了点山路,结果车机的续航“勇气值”直接雪崩,哗啦一下干掉了190公里。车主自己都懵了,说差异比较大,然后自己给车找补,说“可能是因为白天有爬山路的原因吧”。

不装了,摊牌了:新能源车的续航根本就是一场大型PUA-有驾

你看,这就是最典中典的部分。车,已经不是一个交通工具了,它成了一个需要你去理解、去包容、去替它找借口的对象。像极了一个正在PUA你的渣男,你明明知道他有问题,但你还是忍不住骗自己,“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

朋友,醒一醒!什么叫爬山路?这车出厂的时候难道没有工程师告诉它地球不是平的吗?难道它的产品定义里不包含爬坡这个功能吗?这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心理战。

车企的续航里程,本质上就不是一个物理学数据,它是一个玄学概念,是一种信仰充值。它在出厂时那个最完美的数字,是在一个绝对真空、没有风阻、没有载重、没有坡度、驾驶员体重不超过50公斤且全程憋尿的理想环境下测出来的。它就是一个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一块,真泡水里,也就那么回事儿。

我作为一个也开过所谓新能源车的中年人,对这种数字游戏早就麻了。刚开始,我也信。看着那个满电续航500公里的数字,我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之王,是环保先锋,是未来战士。结果一脚电门下去,上个高架桥,数字“啪”掉5公里,开个空调,“啪”又掉10公里。那不是续航在掉,那是我的心在滴血,我的精神状态在崩盘。

我突然想起我楼下那只狸花猫了,它从来不担心明天有没有猫粮,活得比大多数新能源车主都潇洒。

车企为什么这么干?不装了,摊牌了,它们就是故意的。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怎么才能让你换车?就是让你焦虑。怎么让你焦虑?就是在这些你看得见摸得着但又无可奈何的地方,反复折磨你。

你的续航不是续航,是车企给你画的饼,是你购车时冲动消费的多巴胺残留物。它在用一个虚假的承诺把你骗上车,然后在你每一次长途旅行的时候,用不断缩水的数字告诉你:你的信仰,该充值了。你看,我们新款电池更大了,算法更牛了,要不要考虑一下?

那个用户最后还提了一个特别天真,特别善良的建议,说车企应该按满载300公斤、空调25度的“真实场景”来标定续航,这样对用户更友好。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点像个怨妇,对着一个不会说话的铁疙瘩输出情绪。但讲真,这玩意儿真能逼疯人。你跟车企谈“友好”?你是不是搞错了什么?这就好像你对一个正在修仙渡劫准备飞升的卷王说,兄弟,咱别这么内卷,躺平吧。他会觉得你有病。

不装了,摊牌了:新能源车的续航根本就是一场大型PUA-有驾

车企的逻辑很简单,我把牛吹出去,车卖掉,钱赚到,我的任务就完成了。至于你开的时候心里会不会发虚,会不会在高速上因为续航还剩50公里就开始心跳加速手心冒汗,那是你的问题,是你心理素质不过关。

妈的,这不就是PUA吗!

所以,车企之间的竞争,早就不是技术竞争了,而是“比谁更不当人”的竞争。如果说之前大家还只是在蛋糕上做文章,现在就是直接把桌子掀了,谁也别吃了。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一起喝西北风。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不装了,摊牌了:新能源车的续航根本就是一场大型PUA-有驾

所以,解决续航焦虑的最终办法是什么?不是换个电池更大的车,也不是沿途疯狂找充电桩,是直接把那个显示续航里程的仪表盘给它一拳干碎。眼不见为净。只要你看不到那个操蛋的数字,你就拥有了无限续航。

你看,佛学就是这么简单。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