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

吉利要当第二个华为?蔚小理的护城河,真要被冲垮了?

就在上个月,我试驾了一台还没正式发布的极氪9X工程车。车里没人说话,只有AI语音提示:“L3级自动驾驶系统自检完成,可接管驾驶任务。”我松开方向盘,看着它自己变道、避障、上下高架——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已经不是在开一辆传统意义上的“汽车”了。

更让我震惊的是,这台车背后站着的,不是华为,也不是特斯拉,而是我们熟悉的吉利。而他们的目标,早就不是“追上”华为,而是——成为下一个华为。

一、王军来了,吉利的“智驾版HI模式”正在成型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如果你还记得,华为的HI模式(Huawei Inside)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全栈自研+深度整合+软硬一体交付。它不只卖零件,而是把整套智能驾驶系统打包上车,从芯片、算法到传感器全链路打通。

现在,这个模式的“灵魂人物”——前华为车BU总裁王军,加入了吉利,担任千里科技联席总裁。这不是普通的人事变动,这是一次战略级的技术迁移。

他带来的,不只是经验,更是一整套“如何把高阶智驾快速量产落地”的方法论。而吉利给他的舞台,也足够大:印奇搞AI算法,陈奇负责双Thor芯片硬件,王军负责整合闭环。三个人,全是各自领域的顶尖高手。

这阵容,听着耳熟吗?没错,跟华为当年的智驾团队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二、技术底牌:吉利的“三重护城河”,比你想象的深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很多人还在拿“蔚小理”的销量和用户口碑当护城河,但吉利已经悄悄在挖三条更深的“技术护城河”。

1. 算力第一,数据够“喂”大模型

先说个冷知识:中国车企里,算力最强的不是华为,是吉利。他们的星睿智算中心2.0,算力超过万卡,综合算力达23.5EFLOPS。什么概念?相当于每秒能处理2350亿亿次浮点运算。

这背后是啥?是能训练更复杂、更聪明的自动驾驶大模型。而且,吉利已经有超过750万辆L2级智驾车在路上跑,累计行驶数据超百亿公里。这些真实路况数据,是训练AI的“黄金燃料”。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相比之下,蔚来、小鹏、理想虽然也在搞端到端,但数据量级和算力储备,暂时还追不上。

2. 天地一体,卫星也能“帮开车”

你敢信?吉利自己发了30颗低轨卫星,覆盖全球90%区域。这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给自动驾驶“补盲”。

比如在山区、隧道、信号差的地方,普通车机可能“失联”,但吉利的智驾系统可以通过卫星提前预判路况,甚至远程更新地图。这就像给车装了个“上帝视角”。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华为有星闪,特斯拉有星链,吉利是中国车企里,唯一一个真正布局“天地一体化”的。这在未来L3+的竞争中,会是关键的差异化优势。

3. AI已渗透到造车全流程

你以为AI只用在自动驾驶?在吉利,AI已经从设计、制造到售后,全链条介入。

比如他们的雷神插混系统,就是AI驱动的——系统会实时计算发动机的最佳发电量和电驱的最低能耗,最终把馈电油耗压到CLTC工况下2.67L/100km。这不是实验室数据,是量产车能跑出来的。

再比如,李书福开大会,戴着AR眼镜脱稿演讲——这说明什么?说明AI+AR已经在内部深度应用。这种“科技公司”的基因,已经刻进骨子里了。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三、L3落地节奏:吉利比华为还“狠”?

说到L3,大家都知道华为ADS 4.0 Ultra版9月就要上车,比亚迪仰望U8也官宣了第三季度落地。

但吉利的节奏,更激进。

根据内部消息,2025年第四季度,L3级自动驾驶的“千里浩瀚H9”就会发布,而L4级自动驾驶,只比L3晚半年。L3上车极氪9X,L4则通过Robotaxi实现。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半年从L3跳到L4?听着像吹牛,但结合他们现有的技术储备和王军的整合能力,我觉得这事真有可能。

为什么?因为L3不是“功能升级”,而是“责任转移”。一旦上路,车企就得为事故负责。所以,没有足够的数据、算力和系统稳定性,谁也不敢轻易上。

而吉利,恰恰在这些方面,已经准备好了。

四、蔚小理的护城河,还守得住吗?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我们来冷静看看当前的第一梯队:华为系第一,理想第二,小鹏第三,蔚来第四。

华为靠的是全栈自研+超强交付,理想靠的是精准用户洞察+城市NOA普及,小鹏是最早搞高阶智驾的“技术派”,蔚来则靠换电和社区粘性。

但到了L3时代,这些优势还能扛多久?

华为:技术强,但合作车企多,资源分散,定制化成本高。

理想:用户体验好,但智驾算法依赖第三方(如地平线),自研深度不够。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小鹏:技术积累深,但销量压力大,研发投入受限。

蔚来:NWM刚起步,第一版和头部差距明显,追赶需要时间。

而吉利呢?有技术、有数据、有算力、有生态、还有王军这样的“操盘手”。更重要的是,他们不靠单一品牌打天下,极氪、领克、银河、几何,多品牌齐发,覆盖不同价位。

这意味着,一旦L3落地,吉利可以快速下放技术,实现规模化普及。这才是最可怕的。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五、试驾体验:极氪9X的L3,到底有多“稳”?

我试驾的这台极氪9X工程车,搭载的是千里科技的L3系统。全程20公里,我只动了一次方向盘——因为施工路段临时封路,系统提示“请接管”。

其他时间,它自己完成了:

高架匝道自动汇入

连续变道超车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斑马线前礼让行人

复杂路口无保护左转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博弈能力”**。在一条没有信号灯的路口,对面有车,旁边有电动车穿行,系统没有急刹,而是以一个非常自然的节奏,缓慢前移,试探性通过。那种“老司机”般的细腻感,是L2系统给不了的。

而且,座椅会根据驾驶模式自动调节角度,L3开启后,座椅后仰5度,方向盘回缩,让你更放松。这种细节,说明他们真的在思考“人车关系”的重构。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六、竞品对比:谁能在2025年真正落地L3?

车企 L3计划 技术路线 优势 风险

华为 9月ADS 4.0 Ultra 全栈自研+激光雷达 技术成熟,交付快 合作模式复杂

比亚迪 Q3仰望U8 城市领航 自研芯片,垂直整合 高端路线,难普及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吉利 2025Q4极氪9X 千里科技+双Thor芯片 算力强,数据多,生态全 新团队磨合期

小鹏 2025年XNGP升级 纯视觉+激光雷达 用户基数大,迭代快 资金压力大

理想 2025年无明确节点 地平线+激光雷达 用户体验好,销量高 自研深度不足

从节奏看,华为最快;但从长期看,吉利的“技术+生态+规模”组合拳,可能才是最大的变量。

七、写在最后:L3之后,汽车会变成什么?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L3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一旦驾驶员可以脱手,汽车的设计逻辑就变了:

方向盘可以收起来

座椅可以旋转

车内屏幕会更大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交互方式会更智能

未来的车,可能更像一个“移动空间”,而不是“驾驶工具”。

而谁能率先打通这条链路,谁就能定义下一代汽车。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吉利能成为下一个华为吗?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我的答案是:不一定“成为”,但一定能“对标”。而且,在L3这场关键战役中,吉利已经拿到了一张“决赛入场券”。

至于蔚小理的护城河——不是要破了,而是正在被重新定义。

各位车友,你觉得:

L3落地后,你会放心把车交给系统吗?

吉利的“科技吉利”战略,能打赢这场硬仗吗?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你更信任华为、特斯拉,还是本土新势力?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一一回复,也准备了一些极氪9X的试驾花絮,后续分享给大家。

记住:技术再先进,安全永远第一。 L3来了,咱们也别急着“放手”,理性体验,安全驾驶,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负责。

吉利欲做下一个华为,蔚小理护城河将破?-有驾

我是老司机XXX我,咱们下期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