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聊车
近期理想I8上市,一段视频引起网上的热议。
理想I8以相对速度100公里与一台卡车正面相撞,卡车前后轮同时离地,车头脱离车架后下压,颇显狼狈。
而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差异化竞争,因为冰箱、彩电、大沙发、智能驾驶等等配置在如今的新车发布会上,很难再让人眼前一亮。
而近期上市的乐道L90是靠超强的装载能力出圈,那理想有什么?
那如果和卡车正面对撞赢了,这个“冲击力”够不够大?
事件的真假后期自有公论,而这件事的背后可以看出理想急了,那么理想为什么那么急?
销量急剧下滑
先来看看最新的7月份几家主要新势力的销量数据:
问界:4.07万辆
小鹏:3.67万辆
理想:3.07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39.7%
蔚来:2.10万辆
零路:5.13万辆(首次单月突破5万辆)
理想是上述几家车企中,唯一较去年同期有大幅下降的车企。
且目前销量主要靠最低售价的理想L6支撑,几乎占据了全系一半以上的销量,再往上的路几乎完全被问界压制,销量不断被蚕食。
但更可怕的是问界M7马上要迎来大改,早期的M7是由原东风小康IX7油车的平台改造过来的,对理想L6来说威胁不大。
但新款问界M7外观几乎是向着M8、M9的元素去的,如果L6的防线也被新款问界M7撕开,则理想增程系列将全线崩塌。
抛开问界不说,今年这个价格段众多增程产品上市,如阿维塔、深蓝、岚图系列等。
且零跑在20万以下市场稳定后,必然也会上市20万以上车型,其算是一匹“黑马”。
L6最终大概率会像L7-L9一般,虽然不至于完全卖不动,但市场份额必然大幅缩水。
这时候,唯一的出路就是上马纯电车型,把增程部分丢失的份额从纯电市场找补回来。
左右为难
上纯电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增程车型销量的情况下,扩宽营收渠道,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很多事就会束手束脚。
1、车辆外观
直接套个L系列SUV的壳,上纯电风险肯定最小,但又会形成自家车型相互竞争的局面。
要跳出这个外观,并超越L系列说实话有点难,L系列的外观设计是有一定高度的。
因而最终搞出一个MVP的造型,这个造型说是SUV,真得有点牵强。
而在中国市场,MVP的销量与传统SUV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如MVP的销冠,月销量甚至不到1万台。
2、价格因素
理想曾经表示不做20万以下的市场,也因为这个决定,给了“零跑”一次机会,“零跑”也抓住了。
而为了维护品牌价值,定价就受到了限制,不能过低,否则同样会影响旗下产品。
目前30万以下市场,理想L6尚能支撑,因而这款产品定位就得在30万以上,因为30万以上的增程产品销量下降明显。
因而在这种左右纠结中整出来的产品,远不如蔚来直接搞个乐道品牌,来个“孤注一掷”,来得痛快。
回到产品本身
在这个入门即高配的时代,理想I8的低配车型,还真按低配来做...
相比中高配车型,主要有以下区别:
1、电机品牌不同,中高配汇川联合,低配为巨一动力。
2、低配电池用的“欣旺达”,中高配为“宁德时代”。
3低配算力128TOPS/中高配700TOPS。
4、低配暂时只支持高速路段的辅助驾驶。
5、低配没有冰箱也没有后排电视。
虽然是低配车型,但请不要忘了这款车的指导价是32.18万,真得合适吗?
总结
理想今年已经将原定70万销量的目标调整至64万,截至7月份,仅完成23.47万辆,约完成年目标的36.70%。
因而纯电车型是否成功,一定程度上决定理想还能走多远,你觉得这款车型可以助理想脱困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