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车市,尤其是十万到十五万这个价位的纯电动车,那叫一个热闹。
前脚有比亚迪海豚这位销量大户坐镇,把性价比玩得明明白白;后脚又有大众ID.3降价后重新杀回战场,靠着品牌和底盘功夫吸引了不少人。
感觉现在要是没点真本事,新车想在这个圈子里混出头,可真比登天还难。
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上汽名爵带来了一位新选手——全新MG4。
这车有点意思,在国内还没正式大面积铺开卖,反倒先在汽车工业的老家欧洲火了一把,拿了不少奖,被很多国外媒体夸上了天。
这就让咱们老百姓纳闷了,这车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见多识广的欧洲人都竖起大拇指?
它现在回到国内,面对这些强劲的对手,底气又在哪里?
咱们今天就借着它刚刚公布的内饰图片,像拉家常一样,好好聊聊这台车,看看它到底是不是个值得我们期待的“宝藏车”。
首先,咱们得从根上说起。
买电动车,最怕的就是那种“油改电”的车。
啥叫“油改电”?
说白了,就是车厂拿一个本来是烧油车的架子,把发动机、油箱掏空,硬塞进去一套电池和电机。
这么做省事是省事,但问题一大堆,就像给一个老房子硬加一部电梯,总感觉哪哪都不对劲,空间憋屈,重心也高。
而MG4就不一样了,它诞生于上汽集团专门为纯电动车开发的“星云”平台。
这就好比从打地基开始,就是按照现代化高楼的标准来设计的,哪里放电池,哪里装电机,前后配重怎么最合理,都是一开始就规划好的。
这种“原生”的纯电平台,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在车内空间和驾驶感受上,跟“油改电”完全是两个概念。
这也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的一个缩影,我们现在也能拿出世界一流的专属平台了。
这一点,从这次公布的内饰图里看得最清楚。
大家可以看看那后排的地板,一个字:平!
完完全全的纯平,中间没有那个讨厌的、高高耸起的“鼓包”。
这对于咱们普通家庭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
平时后排要是坐三个人,中间那位朋友再也不用尴尬地岔开腿,一路受委屈了。
逢年过节带上父母孩子,一家五口出行,后排的乘坐体验能舒服一大截。
要知道,这种纯平地台在很多更贵的燃油车上都很难做到。
而且,它的后排坐垫长度达到了惊人的1522毫米,靠背还能在一定角度内调节,官方说是127度的黄金角度,基本上能让你找到一个半躺着的舒服姿势。
这在同级别的小车里,绝对是奢侈的享受。
你再看它的尺寸数据,车长不到4米4,但轴距,也就是前后轮之间的距离,做到了2750毫米。
这是什么水平?
比亚迪海豚是2700毫米,大众ID.3是2765毫米。
MG4用更短的车身,做出了几乎同等级别的内部纵向空间,这就是纯电平台的优势,把空间利用率发挥到了极致。
说完了实实在在的空间,再来看看车里的设计和配置,这些都是我们每天开车能摸得着、看得到的东西。
MG4的内饰设计官方叫“天鹅羽翼”,听着挺美的,实际上看图也能感觉到,整个中控台的线条非常舒展,像翅膀一样环抱着驾驶员,给人一种开阔、不压抑的感觉。
车里几乎找不到多余的物理按键,一块悬浮式的大屏幕和一块液晶仪表盘承担了绝大部分功能,整体看起来非常简洁、干净,很有科技感。
这种设计思路,明显是瞄准了现在年轻人的口味。
它还提供了两种内饰颜色,一个叫蔷薇紫,一个叫黛山蓝,听名字就知道,一个偏向温柔浪漫,一个偏向沉稳有内涵,给了消费者更多的个性化选择。
更难得的是,它在一些小细节上想得特别周到。
比如前排,它有个设计叫“46.4度纯平脚踏”,这是啥意思呢?
就是工程师帮你算好了,当你右脚不踩电门和刹车的时候,可以非常自然地平放在一个休息区,这个角度能让你的脚踝和小腿最放松。
对于经常需要开长途或者在市区里堵车的人来说,这个小设计能大大缓解驾驶疲劳。
前排座椅的坐垫也特别长,有503毫米,能把你的大腿根部都稳稳地托住,坐久了不累。
再加上座椅通风、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这些配置,无论是南方的夏天还是北方的冬天,都能让你舒舒服服地开车。
这些配置虽然不是什么高科技,但组合在一起,就体现出了一台车对人的关怀,它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更像一个贴心的小伙伴。
当然,一台车光坐着舒服还不够,开起来的感觉同样重要。
这也是MG4的另一个“杀手锏”。
得益于纯电平台,它实现了一个在这个价位非常罕见的布局——后置后驱。
简单说,就是电机放在车子后半部分,驱动的是后轮。
开过车的朋友可能知道,大部分家用车都是前驱的,感觉是车头拉着你走。
而后驱车的感觉是车尾在推着你走,这种感觉在加速和过弯的时候特别明显,车身姿态更稳,转向也更灵活,开起来更有乐趣。
它搭载的电机最大功率有120千瓦,最高车速能跑到160公里/小时,无论是市区里红绿灯起步,还是在高速上超车,动力都是随叫随到,绝对够用。
电池用的是现在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和耐用性都比较可靠,也打消了很多人对电动车安全的顾虑。
把这些优点都放在一起看,MG4的形象就非常立体了。
它有领先同级的内部空间和舒适性,有一套看着很高级、用着很贴心的内饰,还有一套充满驾驶乐趣的后驱系统,再加上它已经在欧洲市场被检验过的全球品质。
它就像一个各方面都很均衡的“优等生”,没什么明显的短板。
当它回到国内市场,面对比亚迪海豚和大众ID.3时,它的策略就很清晰了。
海豚的优势在于强大的三电技术和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ID.3的优势在于德系品牌的底盘调校和品牌光环。
而MG4,则试图用“全球车的好品质”加上“后驱车的驾驶乐趣”再加上“越级的乘坐舒适度”,来打动那些既要家用舒适,又对驾驶有一点追求的年轻消费者。
现在万事俱备,就等8月份开启预订时公布的最终价格了。
如果价格能给出一个惊喜,那么在10到15万这个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上,它绝对有实力成为一匹黑马,给比亚迪海豚和大众ID.3带来真正的压力,也给我们普通老百姓提供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新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