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刹车灯进水,副驾玻璃有波纹,蓝牙钥匙时好时坏

人在生活里,总容易遇见些让你哭笑不得的糟心事儿。买车这事,谁都指望着花了大几万十来万,能换来个省心的交通工具。可潍坊那位吕先生的遭遇,就像是买了个袋装薯片,结果一开袋发现气倒是挺足,薯片可能还没满分。本来说好的提新车是“人生新阶段”的标志,结果才提车就发现高位刹车灯“进水”、副驾驶玻璃“波纹”、蓝牙钥匙还偶尔罢工。这到底是咱们消费者的“心理矫情”,还是车企做事儿太潦草?

咱仔细琢磨这所谓“高位刹车灯进水”这事儿。4S店的工作人员解释说,汽车尾灯有通气孔,遇上湿气大或者温差大,容易“起雾气”“出小水珠”,这都属于正常范围内。但我想问问,这“正常”到底咋定义?一辆新车,刚开都没几天,刹车灯水珠比我上小学冬天跑步还多,这要搁你家,你心里能不打鼓吗?试想一下,几万、十几万买的不是梦,是雾。你买的是新车,还是水族箱?或者说,换成菜市场挑排骨,明明是冷鲜肉,怎么感觉像是刚刚捞起来的?

如果说这种“水珠现象”真那么常见,那是不是所有人买车都该默认灯里带点“露水”?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一旦你接受了“这就正常”,那下回你再发现轮胎出气、方向盘抖动、喇叭失音,是不是也能混个“常规操作”?车厂和4S店一边说“进点水雾正常”,一边又补一句“实在担心我们帮你跟厂家申请更换”——那要是真的“正常”你换它干啥?要不是怕后面出事儿,你厂家也没必要给这“一点小事”兜底不是?

其实我们消费者不是不讲理,大家都明白十全十美的机器没几个。可“刹车灯起水珠”换谁谁不心里犯嘀咕?而且这事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本来问题并不大,可一听厂方的说法“等干了就好”,马上就联想到小时候感冒药不管用,家长一句“多喝热水”,心里的落差就来了。你跟车主讲“自然消散”,如果消不散呢?是不是过保了就算他倒霉?更别提湿气久了电路受损,真出了安全事故,谁又能兜得住?

再说“副驾驶玻璃波纹”这事儿,第一反应谁都想着“是不是贴膜的锅”,想着可能是后市场产品质量堪忧。可膜一撕,还是纹儿,“落实当中”这四个字,搁在售后的嘴里经常能听见——落实一落实,有时能落实一整个春天、夏天。等问题落实明白了,有些车主心气儿可能也都淡了,也就不想跟4S店再掰扯这些“糟心小事”。

新车刹车灯进水,副驾玻璃有波纹,蓝牙钥匙时好时坏-有驾
新车刹车灯进水,副驾玻璃有波纹,蓝牙钥匙时好时坏-有驾

你还别说,再配上蓝牙钥匙失灵,理由倒是挺花哨——原来下车时手机和车钥匙挨太近会信号屏蔽。那我寻思这高科技设计,是怕我丢钥匙还是嫌我不够麻烦?说白了,这种“使用习惯导致的故障”,是一种让用户“自我反省”的高招:你自己用法不对,怪不得产品有毛病。到头来,汽车还真成“十万个为什么”了。

吕先生要求延保60万公里,4S店“配合处理”,其实说白了,这就是普通消费者最基础的诉求:别跟我玩文字游戏,别总让我碰见这些“正常小问题”,我只想远离麻烦,花的钱是实实在在的,服务也得配得上价格。其实大家心里都门儿清,都知道没哪家车企真能不出点毛病。可面对问题,态度是不是也该跟花钱买的车一样“硬核”一点?

这事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你要是没点经验,碰见4S店这样轻描淡写地归咎为“正常现象”,十有八九就信了。毕竟,咱普通老百姓谁能掌握全部细节,懂设备原理?一听4S店销售论证得“头头是道”,就像医生看着你咳嗽,甩出一句“感冒很正常嘛”,你是回家养着等自愈,还是持续咳嗽了半年再问个究竟?

是不是所有“正常”都是应该接受的?再退一步说,这个“正常”标准是谁定的?消费者有问的权利,可厂家有没有“透明说明”的责任?比如这水珠真如技术参数所说是“正常现象”,那为啥全车手册里见不着一句警示说明?要是水珠“偶有”,那能不能拍板告诉消费者你这情况保修范围全兜?要是确实有问题,就别搞这种“模棱两可”的说辞,既让客户觉得自己小题大做,又给自己留了口子。

我觉得这事归根到底,折射出现在不少汽车企业和服务体系,在沟通、态度、细节管理上,还有很多值得琢磨的地方。哪怕99件都做对了,这1件没处理好,消费者心里那道疙瘩就很难消。别的小问题,可以视而不见,可一涉及到安全、涉及到长远使用,这种“正常现象”的说辞,怎么看都透着点滑头劲儿。

咱说到底,现在买新车的门槛这么高,价格动辄十多万start,谁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钱。大家要的不过就是买车省心用车放心,谁知道首提就遇到这些“进水”新鲜事儿?说到底,消费者是奔着“眼缘、品牌、配置、安全”去选车的,现在换来“正常水珠”、“正常波纹”、“正常蓝牙失灵”,是不是有点讽刺?“正常”变成“普遍”,那这车还能不能信?

我常常在想,企业在做“售后服务”的时候,想到过用户的“敏感”吗?换位思考下,现在的信息社会,谁还不是个半吊子科技通?既然是大厂推出的最新款,理应有更高标准,出问题不是说正常就能糊弄过去。大众的挑剔,倒逼企业进步,这怎么就成了麻烦呢?

其实百年修车也修不出一个绝对无暇的世界。可著名品牌的意义,就是在于即便万一有个小病小痛,厂家处理起来应该是,“你负担我兜底,出点意外我全责”,大家才能打心底认可你。现在好多服务做得像走流程抖机灵,遇到事不是往责任那头推,就是打太极拖时间。你要是事事都“起水珠”,用户哪还敢出几十万的血汗钱去当“小白鼠”?

要我说,埃安这个名头,投的钱、做的场面可都不小,广告追得半个中国人都快记住了。关键还是一句话,品牌做市场容易做信任难。各行各业都一样,能不能在别人最无助、最疑惑的时候给个痛快话,有底气兜住责任,说到做到,这比在广告牌上整多少科技名词都有力气。

新车刹车灯进水,副驾玻璃有波纹,蓝牙钥匙时好时坏-有驾

消费者就这点诉求,买了车遇到事,希望别碰上推诿和拖延;遇上“正常现象”,厂家能不能主动说明白底线;要给更换就给更换,不要等着“车主自己看着办”;遇到新问题能不能别让客户自觉反省“是不是我不会用”。我挺羡慕那种拎包入住、提车即用的人,可惜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总有人刚买新车就要攒齐一箩“售后故事”。

新车刹车灯进水,副驾玻璃有波纹,蓝牙钥匙时好时坏-有驾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品牌是用来守的,更是用来倒逼自己进步的。面对质疑、面对瑕疵,不要总想着能混过去一阵是一阵——特别是那些什么“正常现象”,你敢坦诚了、敢负责了,客户才信你真的是“正经品牌”。否则,等哪天水珠成了“主旋律”,波纹成了“新时尚”,那可就真变“泡沫经济”了。想想,不值得。

最后,也提醒各位凡是要买车、用车、选品牌的朋友,不要做“头疼医脚”的人,也不要被什么“正常现象”糊弄得糊里糊涂。哪怕是“风雨兼程”,别让自己的辛苦钱,最后买成了“水雾人生”。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