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奔跑的7款经典老车,你曾开过哪款?

上海生产的汽车型号SH760

上世纪80年代,我开过一辆SH760。这车的排挡是H型的,开车的时候噪音特别小,开起来很稳当。后来装了空调,坐后排感觉特别舒服,座椅像沙发一样宽敞,后备箱空间也很大。不过在堵车的时候,有时候水箱会有点问题,水温容易高。

七八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奔跑的7款经典老车,你曾开过哪款?-有驾

这款车在当年算是一个经典之作,外观大气稳重,底盘调校得很好,乘坐起来非常舒服。它配备的六缸发动机运行时声音很小,几乎听不到怠速的声音。不过,在操控性能上稍微差点,油耗也偏高,大约每百公里要15升油。手动挡的设计倒是挺实用的。可惜的是,上海汽车厂后来不再生产这款车型了。如果它能配上现在的动力系统,说不定在市场上会比红旗表现得更好。

七八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奔跑的7款经典老车,你曾开过哪款?-有驾

这款车在当年的技术上算是比较领先的,它的刹车系统不需要经常调整,轻轻踩两下就能达到很好的刹车效果,所以不适合猛踩急刹。它的化油器使用了双浮子室的设计,后桥采用了分段式的先进结构,乘坐起来非常舒适。外观设计既美观又大方,线条流畅自然。这款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出厂时没有配备空调,到了80年代后期加装空调后,发动机的动力显得有些不足;其次,因为后备箱较长,急刹车时车尾容易出现侧滑的情况。

七八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奔跑的7款经典老车,你曾开过哪款?-有驾

奥迪的一款经典车型,型号为100C3。

奥迪100C3的行驶稳定性非常好,加速非常迅猛,空调制冷效果也很棒。除了加汽油时让人觉得有点心疼外,这款车几乎没有其他明显的缺点。前后保险杠的钢板厚度可观,用料扎实,当时前后杠骨架均采用铝合金材质。这款车的后排座椅非常柔软舒适,但在颠簸的路面上行驶时,震动感比较明显。

七八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奔跑的7款经典老车,你曾开过哪款?-有驾

白色的尼桑“威拉利”面包车(巴宁版)

这款尼桑“万利特”面包车,虽然体型不算大,却能轻松容纳8人,包括司机在内。车内配备了音响和空调,使用起来相当舒适。在那个年代,这样的配置已经非常不错了。唯一的缺点是,前悬挂使用的是横置钢板,遇到路况不好时,车速快了就容易出现问题。不过,这辆车的油门反应灵敏,加速也很快,空调制冷效果很好。在80年代,拥有这样一辆车算是挺不错的了,那时候大家都觉得日本的汽车和家电质量都很高。同一时期,市场上还有马自达、五十铃等品牌,后来随着丰田海狮和金杯等车型的出现,这些早期的面包车逐渐退出了市场。

七八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奔跑的7款经典老车,你曾开过哪款?-有驾

伏尔加河,一条流经俄罗斯的长河,滋养着两岸的土地和人民。

伏尔加是前苏联的一款性能不错的汽车,我曾多次坐过。它的暖气很给力,冬天启动也很方便。不过,最大的问题是油耗特别高,简直是个“油老虎”。据说,这款车在苏联时期曾被用作高级官员的座驾,引入中国后也只限于高级干部使用。当时的规定是,只有省部级以上的干部才能使用伏尔加。这款车严禁出租,一旦违规使用可能会面临重罚。当时的标准是,省部级干部配伏尔加,厅局级干部配华沙,团级和县级干部则配嘎斯69。

七八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奔跑的7款经典老车,你曾开过哪款?-有驾

在80年代,伏尔加是顶级车型,乘坐非常舒适,当时开或坐这车就像拥有特权。虽然配置在当时不算低,但和现在几千元的小面包车相比,差距很大,这也反映了时代的巨大变化。

七八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奔跑的7款经典老车,你曾开过哪款?-有驾

经典吉普车212

在那个汽车还很稀罕的年代,拥有一辆吉普212就像是一件宝贝。那时候,人们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地委干部两头平,县委干部帆布棚,公社干部130”。这款车冬天冷,夏天热,密封性也不好,没有空调,颠簸起来也不舒服。但在那个年代,普通老百姓很难有机会坐上这样的车。北京吉普212虽然乘坐起来不如轿车舒服,但它的外观霸气硬朗,能够承受长途崎岖路面的颠簸,展现出很强的越野能力。

七八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奔跑的7款经典老车,你曾开过哪款?-有驾

前苏联的小拉达Lada

在国内,拉达汽车中比较常见的车型是2105和2107,尤其是在东北地区,这两种车曾经是出租车的主要选择。在上世纪90年代,驾驶拉达2106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前悬挂容易出故障,后部的横向拉杆也容易损坏,发动机的气门同步齿带会出现问题,还有传动轴十字节故障等。这些小毛病很多,反映出当时苏联汽车在质量把控上存在一些不足。不过,经验丰富的司机通常能够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七八十年代中国大地上奔跑的7款经典老车,你曾开过哪款?-有驾

雪铁龙CX20是一款车型。

雪铁龙CX20的设计非常超前,直到今天,它的外观和内饰依然让人眼前一亮。第一次在街上看到朱砂红色的CX 25 Prestige车型时,我忍不住停下脚步,绕着车仔细看了一圈。这款车的设计实在太惊艳了,从那一刻起,我就成了车迷,一直到现在。我觉得,这绝对是法系车设计中的经典之作,至今都没有超越它的。这款车还配备了底盘液压升降系统,后挡风玻璃是内凹设计,方向盘和仪表盘的造型也很特别。坐进去的感觉还算舒服,但配件的价格确实有点贵。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曾经有一批出租车用的就是这款车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