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操作直接把合资紧凑 SUV 价格天花板掀了半边——广汽丰田把威兰达、锋兰达推上“一口价”货架,最低 14.98 万起,官方说法是“销售策略重构升级”,但我更直白:30 万以下的日系 SUV 格局要重新洗牌了,尤其是还在纠结优惠幅度、终端报价的那些品牌,压力来了。
先看大背景。价格战从去年电车打到今年油车,CR-V、皓影动辄优惠两三万,新晋自主插混干脆贴着 15 万起步。广汽丰田过去仗着残值高、口碑稳,就是不松口,这次突然给出锁单价而且“一站到底”,明显是被迫下场:库存去化、经销商话语权回收、同时给下一代混动腾位置,多重目的,一子多用。
客观来说,威兰达、锋兰达的产品力原本就不差。尺寸方面,锋兰达车长 4485 mm,轴距 2640 mm,对准逍客、欧蓝德;威兰达直接拉满 4665 mm、轴距 2690 mm,把 CR-V、途岳当靶子。两车共用 TNGA-K 平台,底盘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这套组合我跑了三天城市高架加山路,悬架初段软,过弯支撑比想象中好,当然高速转向虚位还是有提升空间,但日常家用没问题,瑕不掩瑜。
动力部分没变:2.0L Dynamic Force 自吸配 Direct-Shift CVT,最大 171 马力,零百 9.1 秒;2.5L 双擎混动系统综合 222 马力,零百 8.1 秒,我实测高速再加速 80-120 km/h 用时 5.6 秒,比账面更灵。油耗才是硬通货,市区表显 4.9 L/100 km,同级别领先。有人吐槽“推头明显”,客观来说前 57: 后 43 的配重再加节能胎,极限确实不算高,可咱买它不是去刷纽北,对吧?
翻进车厢,这次改策略没砍配置。锋兰达 15 万出头就给 10.25 英寸中控、CarPlay、全速域 ACC;威兰达 19 万的双擎尊贵还上 12.3 英寸仪表、JBL 九喇叭、HUD。内饰用料依旧是广丰熟悉的软搪塑+缝线,谈不上豪华但耐操,这个成本挺克制。同价位别说本田还在用 7 英寸小屏,连日产的 ProPILOT 高速都要到 20 万以上。
横向对比更直观。CR-V 240TURBO 两驱智尚版官方 18.59 万,终端砍到 16.3 万,零百 9.3 秒,WLTC 7.4 L;威兰达 2.0L 两驱豪华“一口价” 16.98 万,油耗直接省两升,而且加 360 全景和电尾门,本田要到智享版才给。再看自主劲敌,比亚迪宋 PLUS DM-i 110KM 旗舰 17.58 万,加速快到 7.9 秒,可是纯电续航衰减明显,高速油耗 6 开外,一箱油实跑 800 公里;而威兰达双擎综合续航 1000+ 公里,长途优势不言而喻。所以我说,同级别要么省油比不过,要么价格压不住。
有人担心广丰把价格锁死经销商会不会怼脸加装潢?官方这次把金融、装饰全部写进合同,线上支付锁单,门店敢加价就扣返点。再加上终身免费基础流量、三年十项免费保养项目,算下来裸车价就是落地价,这波挺狠。
当然,问题也不是没有。第一,2.0L + CVT 科技感不足,想要“推背”不如直接选宋或 Model Y;第二,新策略只覆盖指定配置,最低配和个别四驱版仍按老套路谈优惠;第三,丰田的语音、车机 OTA 速度仍慢,中控 UI 至今不支持高德全量功能。这些还有提升空间,但放在家用维度我认为不构成致命槽点。
客观来说,在“油电同价”喊了大半年的今天,威兰达、锋兰达用 14.98-22.38 万的全包一口价,把省心、省油、保值三张王牌一次性摊开,而且背后是丰田体系化的稳定产能和售后网络,这招比单纯降价更高级。对预算 15-22 万、注重长期持有成本的用户,它确实值得考虑。
我把话撂这:如果 CR-V、途观 L 下月不跟进锁价,年底销量榜你可能见不到它们的名字。你觉得广汽丰田这套“一口价”能否成为合资品牌破局的新样本?留言区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