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近日以8400万元出售所持欣旺达全部股权,这笔看似平常的交易背后,暗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战略调整。作为曾经的电池供应商,欣旺达与吉利合作多年,此次"分手"折射出行业竞争新态势。
此次股权转让发生在两个关键时点:一是欣旺达动力电池业务连续三年亏损,二是吉利自建电池产能即将投产。行业分析认为,吉利此举意在收缩战线,将资源集中到自有电池体系。其规划的165GWh年产能,足以覆盖未来300万辆新能源车的需求。
更深层看,这反映了整车厂与电池供应商的博弈升级。随着碳酸锂价格回落,电池行业进入微利时代,车企正通过自研、合资等方式争夺话语权。比亚迪、广汽等均已布局自有电池厂,宁德时代市占率已从52%降至43%。
对欣旺达而言,失去吉利订单虽短期承压,但获大众、雷诺等新客户后,其海外订单占比已超30%。这场"断舍离"背后,实则是产业链价值重构的必然选择。未来,专业电池厂与车企自建产能的竞合关系将更趋复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