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旅客请注意,前方到站——杭州东站!”
当国庆假期的钟声敲响,全国各地的火车站都迎来了“人潮汹涌”模式。杭州东站更是成了“顶流”,从9月30日一早开始,旅客们就像潮水一样涌进车站,奔向四面八方。为了应对这波出行高峰,东站直接开启了“通宵模式”,10月1日、7日、8日,公共交通也跟着延长运营时间,加密班次,誓要让每一位旅客都能顺利出行。
绿皮“小火车”试水,一夜爆红!
要说这杭州东站最近有啥新鲜事儿,那绝对得提这列“绿皮小火车”——不是真的火车,而是东站东广场新开的旅客夜间休息室!9月26日,这列能同时容纳126人过夜的“小火车”一亮相,就火遍了社交媒体。现在,它迎来了第一个长假“大考”,表现如何?咱们接着看!
夜间休息室,成了“抢手货”!
每晚10点,这列“绿皮小火车”就准时开门迎客,一直营业到第二天早上8点。昨天晚上8点,记者赶到东广场,好家伙,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
排队的人群里,大多是年轻面孔,不少人还拖着行李箱,扛着大包小包。四川小伙小张就是其中之一,他背着双肩包,拖着黑色行李箱,一脸疲惫。原来,他今年大二,在桐庐上学,国庆打算去厦门玩,结果没抢到下午的车票,只能来东站换乘第二天凌晨的高铁。
“要不是同学告诉我这里有夜间休息区,我都打算在候车大厅凑合一晚了。”小张笑着说,对于这项便民服务,他表示很惊喜,也很期待。
慕名而来,只为这一夜好眠!
河南小伙小马也是慕名而来。他之前在网上刷到了东站夜间休息区的短视频,和发小一合计,两人只抢到了10月1日早上7点多去福建的票,从余杭和临安赶过来都要个把小时,很不方便。于是,他们决定提前来车站,顺便体验一下这项贴心的“杭式服务”。
“之前有过因为抢不到票在车站留宿的经历,要是没这个休息区,我们得在附近找便宜的宾馆,先不说这两天能不能找到,还得花一笔钱,肯定是没现在这个休息室方便。”小马感慨道。
女性友好车厢,安全感拉满!
没一会,门口的队伍越来越长。东站管委会一看,赶紧提前开放了休息区的部分座位。在杭读大一的小郑姑娘,就是其中之一。她坐第二天早上6点的高铁回台州临海,在前台完成登记后,领到了座位卡,座位在4号车厢——这也是休息区的女性友好车厢。
小郑把行李箱放下座位边上,躺在座椅上,放平了靠背和脚托,“比想象中舒服多了!”她笑着说。最让她惊喜的是座椅边上的小喇叭,可以提供叫醒服务,“今天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坐在小郑边上的石姑娘也为这节女性专用车厢点赞,“来之前还担心会不会男女混住,现在感觉很贴心,安全感瞬间拉满。”
义乌小伙亲测,杭州温度满满!
被安排在3号车厢的义乌小伙小胡,也是第二天早上6点的车回家。他告诉记者,网上看到过这个休息区,这次终于体验上了。
小胡今年放暑假的时候在杭州西站的留宿点住过,他不由做起了比较,“西站的留宿点有淋浴房,洗澡很方便,东站也不错的,这个座椅很柔软,躺着也舒服……”在他看来,无论是西站的留宿点还是东站的夜间休息区,都是杭州这座城市温度满满的体现。
排队盛况再现,资源有限需珍惜!
9月30日晚9点,车厢门口又排起了长队,队伍从第一节车厢的前门口一度排到第二节车厢。管委会工作人员拿着二维码到队列前,引导旅客扫码登记信息。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夜间休息区就处于基本满员的状态。9月30日的人也不少,晚10点刚过,4节车厢已基本满员,但门口队列依旧很长。
“我们会优先考虑需要在站内等待时间更久的旅客……”东站枢纽管委会提醒,夜间休息区座位有限,尽可能把有限资源让给实际有需要的旅客。
便民服务升级,杭州东站获赞!
这列“绿皮小火车”的爆火,其实并非偶然。近年来,杭州东站一直在努力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从增设母婴室、无障碍设施,到提供免费Wi-Fi、充电宝租赁,再到现在的夜间休息室,每一步都走在了旅客的心坎上。
据权威机构统计,国庆假期期间,杭州东站的客流量预计将突破历史新高。而夜间休息室的开设,无疑为那些需要中转、等待的旅客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休息环境。
当然,也有旅客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夜间休息室虽然方便,但座位有限,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扩大规模;也有人建议,可以增加一些娱乐设施,如电视、书籍等,让旅客在等待的过程中也能找到乐趣。
不过,无论如何,这列“绿皮小火车”的开设,都是杭州东站便民服务的一次重要升级。它不仅解决了旅客的实际需求,更展现了杭州这座城市的温度和关怀。
在这个国庆假期里,如果你也恰好需要经过杭州东站,不妨去体验一下这列“绿皮小火车”吧!相信它会给你带来一个不一样的出行体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旨在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资讯。文中提及的人名、地点、时间、事件均经过核实,确保真实无误。但因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可能存在个别细节偏差,请读者自行甄别。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