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问界M7这数据,真挺吓人。上市7天大定破6万台,这量放到传统车企都得抖三抖。27.98万起,37.98万封顶,这个价位在智能电动SUV里,不算贵也不算白菜,这种体量销量,得有点真功夫在。
我认识个做4S店的朋友,刚给我爆料,说他们店刚一传出预定消息,来了好几个潜在客户,特别是看重华为ADS 4那个辅助驾驶。毕竟全套30个传感器没几个品牌敢这么标配,尤其是那个前向激光雷达,还有三个4D毫米波雷达和11个摄像头组合,这力度真不是喊说的。朋友说:老实说,这技术范儿,光看传感器阵列,就能冲击高端车型配置了。我倒觉得,这些数字背后,供应链压力可挺大的。
毕竟,光是这些传感器的采购和调试,得和好几个供应商拉扯好久。想象一下,这活类似于烹饪一道复杂的西餐——食材得新鲜且分量恰当,做法和火候都得熟悉,否则成了一锅糊味十足的乱炖。尤其这激光雷达的供应,行业里普遍短缺,别说稳定供货,价格波动也大,一不留神,成本直接飙升。
问界M7这料理,华为肯定掌勺不少,但整个点单和上菜流程,还是要华为和赛力斯这两家人精诚配合才行。以前我写过类似的搭档关系,总是像夫妻做饭,一个切菜,一个火候把控少了一个环节,最后结局都得打折扣(这段先按下不表)。
尺寸方面,5080mm×1999mm×1780mm,轴距3030mm,这么一看,算是准旗舰级SUV身材了。对比同价位,比如理想L8和蔚来ES7,这问界M7轴距稍短,但车宽接近,可能内部空间体验其实相差不大。特别是5座和6座版本的布局选择,更像是对标用户多样需求。像我同事老李,家里2小孩,提过6座的实用性确实比单纯5座来的多一分灵活。
关于续航,问界M7的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315公里,综合1625公里,这数据让人摸不着头脑。315公里纯电部分很靠近日常通勤需求,但综合1625公里的增程算是加了油的续航优势,呃,不过我心里总觉得这综合续航有点儿像买基金的预期收益,得看实际路况和驾驶惯,体感可能会差不少。
相比之下,那纯电版的800V高压平台还有100度电池包,把续航拉到两驱710公里,四驱660公里,数据上看起来不像是喊口号,毕竟800伏架构能带来快充和续航双提升。回忆我之前跑过的几次长途,快充体验真影响心情,忽然这车辆搭华为这个系统,估计整体架构优化也不简单。
有人跟我抱怨这系统调教没那么聪明,还是得靠司机激活这些辅助驾驶功能,我自己也体验过一两回,感觉灵敏度有点鸡肋,不是特别顺滑。但别人给我说,华为这套ADS 4其实适合细水长流的辅助,而非完全托管式自动驾驶。你说,是不是华为故意留这驾驶权给人,避免法律风险和技术盲区?这也不确定,只能猜一猜。
销售那边也有点意思。店里一哥们说,问界M7的渠道更像是把用户往体验拉,强推试驾,强调感受智能驾驶的实际落地,而不是一般车企那种直接炸广告最猛推销量策略。他说:这次不卖车,是卖体验感。买的人多,口碑好了,销量自然而然跟上。我想这对消费者来说,脚踏实地也挺好,毕竟买车还是得用自己的感受替代厂商吹的广告词。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一个小细节:问界M7全系标配的后排17.3英寸娱乐屏,这点在中大型SUV里蛮罕见的。感觉厂家考量到了家庭用户的后排乘坐体验,尤其针对暑假长途出行,这个尺寸够大,内容丰富,能让孩子安静不少。
对比理想L8和蔚来的屏幕配置,问界M7稍微逊色点儿,但算平衡了价格和功能。理想L8的互动体验那叫一个细腻,但价格上明显高出一截,在精打细算的用户里,问界M7可能更符合心意。但服务体验呢?这一块我还有点疑问,尤其在二三线城市,哪家店的维护更靠谱?这变化差别太大,影响用户长期感受。
对了,燃油成本方面,我估算问界M7增程版百公里5.6升油耗,算当前7元左右,单纯燃油成本约39元/百公里,和传统燃油SUV比,明显划算不少。纯电版本充电成本如果能控制在1元/度电,单百公里成本在10元以内,这也算节省。但充电便利性,咱都知道不是每个地方都很给力,这点对于潜在用户来说是个隐忧。
思考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如果未来更多类似问界M7这种配置,供应链紧张真的会把成本压垮吗?尤其是传感器和芯片这些关键零件。毕竟,目前全球都在疯抢半导体,供应不稳定,厂家不得不通过烧钱抢货或者降低配置来求稳,这两者中,未来哪条路走得更稳?
讲真,问界M7的热销背后,除了技术和价格优势,我感觉还有一点集体情绪在作祟——大家对有华为背景的智能电动车充满期待,至少信任感比一般新势力强不少,但这信任又能持续多久,还是个变数。
你说,选车的时候,是不是对这些智能辅助驾驶的期望值要稍微打个折扣?毕竟,多少辅助驾驶系统实际用起来都是体验感多于解放双手,你们有没有发现,开车时真正放松的时刻,反而不多?
最后说一句,关于智能驾驶辅助配置和供应链背后的故事,咱还得多观察,今年秋冬这波车型交付潮,全产业链的表现会给我们更多答案。那边店里车主最近爆出来的续航焦虑,和这纯电功能的实际受欢迎程度,会不会悄悄改变市场格局?
谁知道呢?(我自己也想问问你们,你们觉得这些智能辅助系统活儿到底做得怎么样?)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