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账期砍到60天,拖欠超200天成常态,新窗口能治老顽疾?

信部7月9日开了个线上窗口,专门处理车企拖欠供应商钱的问题。之前6月10号,一汽、东风、广汽这些大车企突然一起宣布把给供应商打款的时间缩短到60天以内,后来长安、比亚迪也都跟着改了。但其实很多车企账期早就拖得离谱,有的甚至要等一年才能拿到钱。

现在这个窗口主要管四件事:一是车企超过60天不给钱;二是故意拖延算账时间或者硬塞些票据代替现金;三是其他违反付款规定的操作。这其实是在回应车企一个月前刚做的承诺,但之前他们拖账拖得太狠了。

十年前车企给供应商的钱平均45天就能到,现在平均要等170天。北汽蓝谷和小鹏汽车甚至要拖到240多天,蔚来也得195天。有个车企更绝,让供应商今年干活,明年才能拿到钱。反观丰田、福特这些国外车企,账期都在50多天,差距太大了。

拖账害处太大了。5月底工信部和中汽协都出来反对车企打价格战,说再这么拖下去上下游都要完。所以国务院6月1日发了个新条例,要求大企业不能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地方领导得负责管,还得把清欠情况写进考核。

车企账期砍到60天,拖欠超200天成常态,新窗口能治老顽疾?-有驾

奇怪的是,车企明明6月1日就该执行新规,但一直到6月10号才突然集体改账期。可能跟5月20号刚实施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有专家说这是国家给大企业立规矩了。

车企现在缩短账期,自己压力也大。短期内现金流肯定紧张,但长远看可能逼着他们把钱管得更精,供应链效率也能提高。不过现在供应商最愁的是,车企突然要60天结账,他们自己能不能扛得住这么大的资金压力。

其实不只是车企,政府单位和大企业都存在拖账问题。如果各地真按新条例办事,把拖欠情况公开,还要考核领导,可能对中小企业是好事。但关键看能不能落实,之前类似的政策也出过不少,但有些地方还是老样子。

有个供应商老板说,现在账期拖到180天,光利息就吃掉利润了,只能靠股东借钱续命。要是车企再拖下去,他们只能关门。反过来,车企如果现金流断了,车也造不出来,最后倒霉的是买他们车的消费者。

新条例还要求全国统一建投诉平台,把拖账的企业名字公开。但具体怎么操作还不清楚,比如有人举报车企拖账,到底能不能真把钱要回来。另外像用票据代替现金这种老把戏,这次能不能彻底管住也是问题。

国外车企能控制好账期,是因为供应链管理严格。国内车企如果真想跟国际水平看齐,可能得从优化流程开始。但很多车企现在还在靠低价竞争,利润薄得像纸,没钱给供应商也是事实,这矛盾一时半会儿怕是解不开。

现在工信部开了窗口,供应商总算有个投诉渠道了。但之前那些拖账超200天的车企,这次会不会乖乖认错?地方领导又会不会真拿考核卡着他们?这些都得等时间验证。反正现在供应商们就指望这个窗口能有点用,别再让他们等一年才能拿到血汗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