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蔚来汽车在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突然喊出一个大目标:"预计第四季度,蔚来品牌和乐道品牌加起来月销五万辆!"这话一出口,整个车圈直接爆炸了。
你想啊,新能源车市现在已经卷成啥样了。
比亚迪在2025年9月销量近40万辆,稳稳地把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冠军位置坐得死死的。理想汽车虽然没比亚迪那么疯狂,但月销也在三四万的量级,靠着家庭定位的智能电动车模式玩得风生水起。
小米SU7也不示弱,虽然产能限制没有冲上五万,但月交付稳定在两三万辆。
特斯拉的Model Y在焕新版推出后,价格从原来的24.99万直接涨到了26.35万,但照样吸引一堆消费者排队买,中国市场对高端电动车的需求早就饱和不了。
可蔚来呢,2025年刚开年的时候,前两个月加起来也才交付两七万辆左右,在新势力里面都排不上前三。
突然间要冲五万,这到底是梁静茹给的勇气,还是蔚来真的憋出了杀手锏?
这话得从乐道L60这款车说起,因为这玩意儿才是蔚来翻身的真正筹码。
第一部分:蔚来凭啥敢喊"月销五万"?是哪款车突然"支棱"起来了?
2024年9月19日,蔚来的第二品牌乐道推出了一款叫L60的中型SUV,这车一上市就干了个大新闻。
起售价20.69万块钱,如果选择电池租赁方案的话,只要14.99万就能开回家,每个月再付599块钱的电池费。
这价格一出来,多少人都愣了。
蔚来主品牌的车,比如ES8、ET7这些,便宜也得四十多万起步,这乐道L60直接砍了一大截。
同样的价位区间,你看看竞争对手怎么说。
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起价26.35万,比亚迪唐EV现款起价21.98万。
乐道L60就卡在中间,用一个看起来很聪明的错位竞争打法,瞄准的是这个价位最庞大的主流家庭消费者。
二十多万买一台中型SUV,这是现在中国新能源市场最热的赛道。
乐道L60在这个赛道里面干了什么呢?
它给你一个轴距2950毫米的车身,比Model Y还长50毫米,座位空间大得跟房间一样。
电池续航最高650公里,虽然Model Y官方标注的是719公里,但一个售价便宜6万多块钱,另一个售价贵得不行。
更关键的是,乐道L60不单单支持蔚来自家的换电服务,还能用全国超200万个社会充电桩。
这就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买乐道L60的用户,既不用被蔚来的换电网络绑死,也能享受到蔚来独特的三分钟换电体验。
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思路,直接戳中了三十多岁有娃家庭的心窝子。
乐道L60还针对家庭用户做了一堆人性化的设计。
后排地板纯平,全家人坐在后面根本不挤腿。
座椅有通风加热按摩功能,宝妈带娃出门再也不怕小孩在车里哭闹。
车机系统还专门优化了亲子模式,能连接儿童手表,实时监控孩子在后排的活动状态。
这不只是造一辆车,这是在做一个生活方案。
乐道L60一上市首月订单就破了三万单,这在一个新品牌里面已经是很吓人的数字了。
整个2024年下半年,乐道L60的订单一直往上走,到了12月份甚至单月突破一万台。
这就是为什么蔚来敢喊月销五万这个目标的真正原因。
蔚来本身有一个高端品牌基盘,截至2025年9月底,蔚来累计已经交付了87万多辆车,这些老车主的复购率超过两成。
这是一个非常扎实的客户基础。
现在乐道L60这个新品牌打开了下沉市场的大门,把蔚来的触角从四十多万的高端市场,直接延伸到了二十多万的大众市场。
在2025年上半年,二十到三十万这个价位的新能源SUV销量,占了整个市场三成以上,而且这个赛道还没有出现绝对的垄断者。
乐道L60的出现,就是要抢这个最大的蛋糕。
加上蔚来最近还推出了萤火虫这个第三品牌,定位更低的民众市场,整个蔚来集团就形成了从二十万到五十万的全价位覆盖。
这种产品矩阵的布局,让蔚来有了冲刺月销五万的基础。
2025年9月,蔚来三个品牌合计交付了34,749台,同比增长了64倍,这已经说明了蔚来在向五万逼近的路上走得有多快。
第二部分:"月销五万"背后,蔚来到底憋着什么大招?是技术翻身还是商业模式升级?
蔚来这家公司早年间被吐槽得最狠的就是一句话:"卖一辆亏一辆。"
这个帽子确实扣在蔚来头上有好些年了。
2025年上半年,蔚来虽然营收超过了120亿块钱,但亏损还是67.5亿,这个数字看起来吓人得不得了。
但现在蔚来要冲月销五万,不可能还在死磕卖车赚钱这个老套路。
蔚来要走的是一条全新的商业路子,这条路子的关键就藏在技术和服务这两个东西里面。
先说技术,蔚来在2025年推出的第三代换电站,这玩意儿的工程学意义真的很大。
原来蔚来的换电站,从把一台车开进去到拔掉旧电池装上新电池再开出来,要五分钟。
第三代换电站把这个时间缩短到了三分钟,真的比加油还快。
一个换电站以前只能存放十块电池,现在能存二十块,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一个换电站的日循环次数能翻倍,一个站点养活的车辆数量能翻番。
最关键的是,第三代换电站的覆盖半径从原来的三公里缩小到了一公里。
用户开着乐道L60,三公里内肯定能找到一个换电站,再也不用为续航焦虑半夜睡不着觉。
到了2025年2月的时候,蔚来已经建了3117座换电站,覆盖了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和超过2300个县级行政区。
李斌还提出了一个更疯狂的目标,2025年底之前要让换电站数量突破5000座。
你想象一下,全国5000座换电站,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蔚来在用硬件建设切割了一个对手们很难复制的竞争壁垒。
比亚迪再能卖,也没有这么密集的充电网络。
特斯拉有超级充电桩,但充电要半小时到四十五分钟,蔚来的换电只要三分钟。
小米SU7也没有自建的能源补充网络。
这种基础设施的优势,不是短期内能追上来的。
然后再说商业模式,这是蔚来真正的翻盘之举。
乐道L60这台车的毛利率只有15,比行业平均水平20还少五个点。
听起来蔚来在卖这台车的时候亏钱?
其实不对,因为蔚来早就从"卖车赚钱"这个思路里面跳出来了。
车可以便宜卖,甚至可以微利卖,因为后面还有一堆服务业务等着赚钱呢。
换电服务费,一次换电收你五十到八十块钱的服务费。
电池租赁,如果你选择电池租赁方案,每个月就给蔚来递上去599块钱。
会员增值服务,亲子服务包、上门保养、车辆维修保障这些东西,都是单独的收费项目。
2025年上半年,蔚来的服务业务收入占比从原来的5往上涨到了18,而且这块业务的利润率高达40。
你品品这个数字的含义,卖车的毛利率才15,而服务业务的利润率是40。
蔚来现在就是在用便宜的车把用户吸进来,然后靠后续服务把钱赚回来,而且赚得更多。
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商业闭环。
乐道L60刚上市的时候首月订单三万多,这些订单不只是三万台车的销售,更重要的是蔚来获得了三万个长期的服务消费者。
这三万用户,有些会选择电池租赁,有些会用会员服务,有些会频繁使用换电网络。
算下来,这三万台车可能比蔚来卖三台ES8赚得还要多。
这就是为什么蔚来敢于把乐道L60的价格压那么低,敢于承诺三分钟换电这样的高成本服务,因为账算得清楚了,不是亏买卖。
第三部分:月销五万是"翻身仗"还是"泡沫"?蔚来真能靠这个扭亏为盈吗?
现在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
月销五万听起来很美,但蔚来真的能稳定在这个数字上面,然后实现李斌说的那个"2025年第四季度盈利"的目标吗?
这个疑问不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从行业环境看,2025年的新能源车市已经进入了一个存量竞争的时代。
2024年新能源车增速还有30,到了2025年增速直接掉到了15。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市场的蛋糕不再迅速扩大了,各个车企要抢的都是别人碗里的饭。
在这个背景下,价格战已经成了大家都不想打但不得不打的游戏。
蔚来想要冲上月销五万,就不只是要和高端品牌竞争,还要同时和理想、小鹏、比亚迪这些在乐道L60价位段里面的对手硬碰硬。
理想汽车本身就是家庭定位的智能电动车,和乐道L60的目标客群高度重合。
小鹏在智能驾驶上面有技术积累,这对年轻消费者很有吸引力。
比亚迪宋PLUS EV、唐EV这些车型,用户基数大,品牌认知度也高。
这个赛道就像一个修罗场,任何一个竞争对手的一个产品升级或价格调整,都可能从蔚来的销量里面咬下来一口肉。
从盈利角度看,月销五万这个数字对蔚来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呢?
首先要明白,规模效应是真的存在的。
蔚来的单车生产成本,和销量是正相关的。
销量越大,摊到每一台车身上的固定成本就越低。
电池采购成本,单价下降一点,加起来就是几亿块钱的省。
供应链的议价能力,销量大了就强了。
所以月销五万对蔚来确实有帮助。
但这个帮助有多大,能不能帮助蔚来扭亏为盈,这得看另一个关键数字。
蔚来2025年第一季度的净亏损是67.5亿,虽然比2024年同期收窄了一些,但要真正实现盈利,根据蔚来自己的测算,月销可能得稳定在八到十万的量级。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每月稳定交付十多万台的时候,才实现了可持续的盈利。
蔚来现在说月销五万就能盈利,这个承诺有点悬。
而且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叫"守得住不守不住"。
冲到月销五万相对还容易,因为可以通过各种补贴、促销、营销投入去刺激销量。
但能不能长期稳定在五万,这是考验蔚来真实产品竞争力的时候。
万一五万只是一个脉冲,十一月又掉下来了呢?
那就意味着蔚来为了冲这个数字付出的营销成本、补贴成本,都变成了沉没成本。
库存积压,产能利用率下降,反而亏得更凶。
2025年9月蔚来创造了34,749台的单月新高,同比增长了64倍,这说明蔚来在销量数字上面确实在向好的方向走。
但这个好势头能不能一直保持下去,能不能冲过五万并稳定住,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你也得理解一下蔚来此刻的处境,这不是一个很舒服的位置。
销量往上冲,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营销和补贴。
成本要往下压,意味着要在产品和服务上面做出妥协。
这两个压力同时作用,蔚来在这个十字路口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接下来几个月的生死。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蔚来喊出这个月销五万的目标以后,微博、小红书、抖音评论区直接炸了,各种声音都有。
有人说这是蔚来的绝境反击,也有人说这是在吹牛皮。
咱们挑几个最典型的疑问,一个一个地掰扯清楚。
第一个疑问,乐道L60和Model Y比,到底买哪个更值?
这个问题问的人多,因为两台车定位差不多,价格也不差太多。
模型Y焕新版起价26.35万,乐道L60起价20.69万,差将近六万块钱。
但这六万块钱,到底值不值,这得看你个人的需求。
如果你是追求品牌力和极致性能的消费者,Model Y仍然是标杆。
特斯拉的加速性能,自动驾驶能力,品牌认知度,这些东西在细分市场里确实有技术领先和心理优势。
但如果你是一个三十多岁有娃的家庭用户,最在意的是出行便利性、家庭舒适度和长期服务体验,那乐道L60的价值就显得更高了。
三分钟换电对比四十分钟快速充电,这不是数字上的差别,这是生活体验上的差别。
全国5000座换电站的网络,对比特斯拉的超充网络虽然数量少了,但换电的时间优势实在太大了。
家庭场景的各种人性化设计,这些东西Model Y里面根本没有。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绝对的值或不值,只有适合或不适合。
你要性能和品牌,就买Model Y。
你要便利和服务,就买乐道L60。
第二个疑问,蔚来冲五万会不会亏得更惨?
这是一个合理的担忧。
为了冲销量,蔚来肯定要在渠道端、营销端加大投入。
门店的营销活动要搞,广告投放要增加,可能还要给经销商一些销售补贴。
这些成本加起来,短期内确实会增加公司的费用开支。
但问题是,你得看蔚来怎么平衡这个账。
如果蔚来拿乐道L60这款车冲销量,靠的是产品本身的吸引力和口碑传播,而不是狂砸补贴,那这个游戏就值得一玩。
蔚来官方已经说了,乐道L60的首月订单三万多,这说明市场对这款车有真实需求,不完全是砸钱砸出来的。
长期来看,如果蔚来能稳定在月销五万,规模效应就会显现。
单车成本下降,服务业务的体量也上去了,这些都能帮蔚来逐步收窄亏损。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短期痛苦是肯定的,但长期收益也是看得到的。
关键是蔚来能不能挺过这个短期痛苦期,不在中途掉队。
第三个疑问,换电模式真的能成为蔚来的护城河吗?
这个问题的敏感性最高,因为涉及到蔚来的长期竞争力。
换电确实是蔚来的独特优势,全国3100多座换电站,三分钟换电,这个体验在业界确实是独一份的。
但护城河有多深呢?
首先,建换电站的成本非常高。
一个换电站的投入要三百多万块钱,而一个充电站的投入可能只要五十万。
这就意味着蔚来要维持这个优势,就得不断投入巨资去建更多的换电站。
2025年底要冲到5000座,这意味着蔚来还得继续烧钱。
其次,换电还涉及到一个电池供应链的问题。
每一个换电站里面都要存放大量的电池,这些电池都是蔚来自己的资产。
如果换电站和电池数量增加,蔚来的资本占用就会增加,这对现金流的压力很大。
最后,有一个行业风险就是换电标准化。
现在蔚来用的是自己的换电标准,别人的车用不了蔚来的换电站。
但如果未来行业里面出现了一个统一的换电标准,被所有车企都认可,那蔚来花这么多钱建设的换电网络,优势就被稀释掉了。
宁德时代已经在推动换电标准化这件事了,如果标准化真的实现了,蔚来的换电优势可能就不那么明显了。
但话又说回来,即使标准化了,蔚来作为最早布局换电、换电网络最密集的车企,仍然会有先发优势。
就像高铁网络一样,都是高铁,但中国的高铁网络密度最高,这本身就是一种优势。
所以换电到底能不能成为护城河,答案是,现在肯定是,但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创新来巩固这个优势。
结语
蔚来这场"月销五万"的冲刺,归根结底是一个关于商业模式和产品策略的问题。
这家公司从创立开始,就被贴上了"烧钱"的标签。
但现在蔚来在尝试一条新的路,就是从高端市场向下沉,从卖车赚钱向服务赚钱,从单一品牌向多品牌矩阵。
这是一个系统性的调整,不是简单的价格降低或产品升级。
乐道L60的出现,就是这个调整的一个标志。
2025年9月蔚来已经交付了34,749台,同比增长64倍,这说明蔚来的努力正在见到一些成果。
但成果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挑战更大。
李斌承诺第四季度月销五万,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
能不能达成,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是乐道L60这款产品能不能持续维持市场热度,不能像有些网红产品一样昙花一现。
第二是蔚来的换电网络能不能在第四季度之前建设到足够的规模和密度,让用户切实感受到三分钟换电的便利。
第三是蔚来能不能在保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把单车成本控制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不能为了冲数字而牺牲盈利能力。
这三个因素如果都到位了,月销五万就有希望。
这三个因素中有任何一个掉链子,目标就会落空。
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蔚来在新能源车市的这一步棋,已经引发了行业的广泛思考。
用平价车型去撬动大众市场,靠换电和服务去建立竞争壁垒,这不只是蔚来的尝试,更是整个新能源车行业在寻找出路的一个缩影。
下一个季度会怎样,整个行业都在看蔚来的答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