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日产N7智驾技术首发,16万级高阶体验引领2024新风向
春天的广州总是让人有点犯困,但3月1日那天,长隆的会场气氛却格外提神。作为一个在汽车圈摸爬滚打了十来年的90后,我还记得十二年前GT-R纽博格林一战成名时的热血,也没想到如今“电”的时代能用这样一种方式传承下来——东风日产和小米互相点赞,这种温情互动在竞争激烈的新势力里真不多见。车友群里甚至有人调侃:“你看,老牌合资和新晋玩家都能惺惺相惜,我们还纠结啥油电之争?”
说回正事,这次“NI好——东风日产最家技术发布会”其实让我印象挺深刻。一方面是因为它终于把新能源、智能化这些词落到了实处,不再只是PPT上的口号;另一方面嘛,也是因为我亲身试过不少智驾系统,总觉得有些功能离生活太远。但这次N7带来的端到端大模型高阶智驾,说实话确实戳中了不少实际用车痛点。
先聊聊价格,16-18万元预售区间,在当前动辄二十多万才能玩到NOA高速领航的大环境下,这个定位很容易让刚需家庭心动。我表弟去年刚毕业买车就卡死预算17万以内,他听说N7全系标配高阶智驾,还问我是不是真的能实现老司机那种顺滑变道。讲真,以前类似配置基本只出现在更贵的车型上,现在合资品牌直接拉低门槛,让人感觉像当年智能手机普及一样,一夜之间人人都可以尝鲜。
再说体验细节。这套基于Momenta 5.0架构的大模型系统,是全球首次搭载在量产车型上。我跟几个做的小伙伴聊过,他们吐槽最多的是国内复杂路况对算法泛化能力要求极高,而N7团队硬生生跑了35万公里,从东北雪原一路测到南方海岛,各种稀奇古怪的路面状况都覆盖到了。有一次他们分享视频给我看,大雾天气高速上遇紧急变道,那动作比我们自己开还稳当。这也难怪官方敢放话,高速NOA刹停速度最高可达130km/h,比行业平均水平提升了一大截。
有些朋友可能担心自动驾驶是不是只适合高速?其实这套系统城市泊车表现同样亮眼。不久前,我陪家里人在商场地下停车场找位子,那地儿拐角又窄又暗,我爸手忙脚乱倒腾半天才挪进去。如果换成N7,它不仅识别普通、大角度、断头路等各种类型,还能自动折叠后视镜留出上下空间。更厉害的是机械车位、极限窄位这种传统泊车噩梦,它居然还能离车自动泊入和记忆代客泊车,对于经常去老小区或者写字楼的人来说省了不少麻烦。
讲个维修相关的小插曲。有次朋友修理他的上一代日产SUV,因为摄像头模块损坏导致辅助驾驶失灵,小毛病拖成大问题。而据介绍,新一代端到端方案结构更简洁,维护起来成本低很多,也减少因零部件故障导致整体功能瘫痪的问题。在这个什么东西坏了都要整套换新的年代,对工薪族来说绝对算是一项隐形福利。
关于舒适性,这是很多人忽略但长期影响体验的一环。我之前开过某自主品牌的新款纯电,每逢并线或超越慢速车辆时底盘晃得乘客直皱眉。而这次试乘N7的时候感受明显不同:底盘与智驾协同优化,每一步操作提前预判,比如减速进匝道或者加速超越,都不会突然拉扯身体。后来问工程师才知道,他们专门针对中国道路习惯做了拟人化调校,所以哪怕坐副驾驶也没有“被吓一跳”的感觉。
还有一点值得单独拿出来唠唠,就是安全性能升级。今年身边几起追尾事故都是因为突发情况反应不过来,而据官方数据,AEB(自动紧急制动)在鬼探头等复杂情况下60km/h依然可以刹停,要知道行业平均值只有40km/h左右。这意味着即使面对突如其来的行人横穿马路,也多了一份保障。有经验的老司机应该懂这种细节背后的分量——不是花哨参数,而是真金白银保命本事。
再补充一个圈层冷知识:最近二手市场上带L2级别以上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越来越吃香,不少年轻买家愿意为此溢价两三千块。如果按照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将来几年内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的新款合资产品,很可能成为二手市场抢手货。不仅保值率提升,用起来也安心许多,对那些打算三五年后置换升级的人尤其友好。
“最家”这个主题多少让我想起以前小时候第一次坐父母开的老蓝鸟,全靠经验判断距离,如今技术飞跃已悄然改变家庭出行模式。从GT-R燃油巅峰,到今天全面拥抱新能源与智能科技,同样是日产品牌,却走出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一辆能够让老人孩子放心交给机器操控部分任务,又兼顾经济性的主流车型,说到底还是贴近中国家庭真实需求这一点最重要吧?
如果你最近正琢磨着购入人生第一台新能源,又不想牺牲掉舒适性、安全感和未来几年保值率,其实可以关注一下即将开启预售的东风日产N7。当然每个人需求各异,有条件的话最好亲自去店里试一把,看看到底符不符合自己的胃口。我自己呢,下周准备约几个朋友一起去看看展厅里的真容,到时候顺便拍点照片回来分享日常养护心得,说不定还能碰见志同道合的新伙伴,一起交流那些只有真正爱折腾汽车的人才懂的小乐趣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