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发运,李想请卡车司机吃饭,内部销售体系改革

如果说汽车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理想汽车的CEO李想无疑是其中的“带头大哥”,一边挥舞着创新的大旗高歌猛进,一边却得抽空稳住身后的后勤战线——比如,请一桌卡车司机吃饭。

8月18日,理想i8全国发运之际,李想摆下宴席,请来几位肩负全国运输重任的卡车师傅。他故作轻松地说:“此前测试让乘龙用户不开心,有冒失但无意冒犯。”这一句带着几分自嘲,算是CEO式的“自我批评”。接着,面对一桌忙碌的司机,他举杯玩笑:“咱们碰一杯,现实中可别再对撞了,安全第一。”这半句玩笑背后,是理想汽车和卡车司机在这场巨大交付行动里,真实的深度协作——一个负责造车,一个负责把车送到全国角落,相互成就,也彼此依赖。

要说其中的导火索,还得追溯到2025年7月的新品发布会。当时理想i8的一段碰撞测试视频火遍网络,只不过这次撞击的对象不是“假人”,而是活生生的乘龙卡车。理想方面强调测试过程公正、车辆为随机二手,甚至搬出第三方平台坐镇公正,但东风柳汽和广大卡车用户却不买账:这不是“公正测试”,而是“实景贬低”。争议一度升级,最终以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联合道歉、东风柳汽大度接受暂告一段落。

不过,风波未平,车要继续卖,路还要继续走。8月18日,理想汽车迎来了i8的发运仪式。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发车仪式,更像是一次对幕后英雄们的集体致敬。据李想介绍,理想记录在册、为其运输服务的卡车司机已超过4万人,累计运输达170多万台次,日均有3000台车进出工厂,总里程几乎可环绕地球一万圈——这种辛苦的数据,比任何华丽宣言都显得务实可敬。李想将卡车司机比作“血管与血液”,这并不是保守的修辞,而是一种产业链现实:缺了他们,理想的工厂只能望车兴叹,用户只能隔空叹息。

理想i8发运,李想请卡车司机吃饭,内部销售体系改革-有驾
理想i8发运,李想请卡车司机吃饭,内部销售体系改革-有驾

只是,理想汽车自身的日子却不像过往那么顺风顺水。进入2025年,公司已然不再是那个野蛮扩张、步步高升的“增速少年”。7月份交付30731辆,同比下降近四成。更雪上加霜的是,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虽有20.4万辆,同比增速却掉到了个位数,单月销量则一路下滑。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让原本定下的全年70万辆目标被迫调低到64万,其中增程车型目标直降,纯电车型还得努力“翻倍冲刺”。

业绩方面,理想汽车更是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2024年全年收入突破千亿令人欣喜,净利润却一泻千里,从去年的118亿锐减至80亿,毛利率缩水变成了行业警钟。最新财报更让人捏一把汗:一季度营收仅微涨,净利润又降了两成,连销量神话都被小鹏、零跑砸下神坛。这种“瘦身式增长”,显示出理想汽车硬核扩张背后潜藏的巨大运营隐忧。

既然外面压力山大,内部自然也少不了大刀阔斧的改革。8月14日,理想汽车打破“五大战区”格局,组建全新销售部门,韩希临危受命直管销售一线,同时配备销售运营和市场营销新机构。这一系列的频频调整背后,其实透露出了理想对内部体系的深刻焦虑——区域管理效率、服务体系响应、市场拓展策略,环环相扣,没有一环敢掉队。今年以来,理想汽车销售服务体系不仅大刀阔斧,甚至零售侧还在不断合并资源、强调业绩考核,五大战区逐步清晰责任,不再设单一零售负责人,让指挥链更短、指令传递更快。

假如只看表象,这些改革似乎只是管理升级。但背后的本质其实是一家成长型企业在遇到“成人礼”前的自我雕琢。在流量红利、品牌光环褪去之后,留给理想的,是现实世界中的钢铁洪流、供应链的绵密纠葛,以及每一台车实际的落地与售后服务。

李想此番宴请卡车司机、举杯调侃安全,其实恰如理想汽车当下的状态:既要守住底线,也要小心前行。高速扩张时露出的问题,不能只靠一次道歉或一顿饭就解决,但至少说明,重新重视那些默默无闻的“螺丝钉”,或许正是企业破局的开始。

这杯敬给卡车司机,敬给理想汽车,也敬给每一个在现实世界里风雨兼程的人。毕竟,聪明人都知道,生活中“多跌一跤”,远胜于盲目的“加速前行”。

理想i8发运,李想请卡车司机吃饭,内部销售体系改革-有驾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