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月销破3万,是偶然还是逆袭?国企转型跑出“惊人”加速度!

走进今年十月,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新能源车明显多了?尤其是,北汽新能源的车,那是真的有点“火出圈”的感觉了。就说前段时间的新闻吧,北汽新能源一个月卖出去超过3万台车,这成绩,甭提了,别说是一个季度的旺季表现,光是这个“单月三万关”的突破,就已经吊打了不少同行了。

北汽新能源月销破3万,是偶然还是逆袭?国企转型跑出“惊人”加速度!-有驾

但这种“翻篇”式的成绩,绝不是哪个产品“天降瑞气”。懂行的都知道,这背后,肯定是有点门道的。要说北汽新能源这次的爆发,我琢磨了下,大体可以归结到三个字:战、自、用。往下我慢慢给你唠。

战:双品牌战略的“得劲效应”

北汽新能源月销破3万,是偶然还是逆袭?国企转型跑出“惊人”加速度!-有驾

先聊聊“战”,其实说白了就是战略,这东西跟打仗似的,关键是走对路,踩准点。北汽新能源这波冲刺,背后有一个叫“双品牌战略”的细腻玩法。这听着可能有点拗口,但咱不妨换个接地气点的说法,这就是“双拳出击”:一只拳头打家庭市场,另一只拳头呢,瞄准的是高端消费人群。

比如家庭市场这头,北汽新能源推出极狐,核心就是“好用不贵”。尤其是极狐T1,不到13万就能拿下的价格,你说这谁受得住呢?让你一脚油门下去,体验的不只是经济适用还有畅快体验。

北汽新能源月销破3万,是偶然还是逆袭?国企转型跑出“惊人”加速度!-有驾

而另一边,更高端一点的那只拳头,就是享界。你不就是走个“小多贵”路线吗?开始30万以上,凭着和华为的技术联动,直接拔高了自己的身价,也是玩得溜啊。再看数据,极狐十月份的销量轻松破2万,也就不用再质疑它在家庭市场的“爆款体质”了。而享界呢,虽然单月还没突破万,但潜力无限。你想,这更高端的价位、配置,谁不想体验一下呢?

有一说一,这种左手家庭市场、右手高端人群的组合打法,特别像东北老铁烧烤摊上的“串+炖+大馒头”,怎么可能不火?

北汽新能源月销破3万,是偶然还是逆袭?国企转型跑出“惊人”加速度!-有驾

自:不一样的国企味儿来了

再说第二个关键词,“自”。这事儿得从头说起。其实这些年北汽的滋味,真不太好受。想当年它横扫市场的时候,那场面是相当热闹,可后来——从新势力到传统老牌车企,一个个都玩命儿地跟新能源过招,北汽也逐渐“没那么好混”了。困难不是没有,但他们也硬是凭着自己的内功,愣是扛下来了。

北汽新能源月销破3万,是偶然还是逆袭?国企转型跑出“惊人”加速度!-有驾

极狐T1从概念到量产,仅用了18个月,这不是单纯拼命,而是动了大手术,把整个公司从组织架构到成本管理,都搅和了一圈。再全面优化。团队变年轻了,决策快了,管理流程更顺了。再加上和用户深度绑定的机制,从汽车开发到技术合作,确实显得比之前更加市场化。

这哪还像过去那个体格略“老派”的国企造车人活生生一个摩拳擦掌的新势力创业团队的感觉,今年的北汽新能源,真的不一样了,小目标明确,执行力还在线。

北汽新能源月销破3万,是偶然还是逆袭?国企转型跑出“惊人”加速度!-有驾

用:产品才是杀手锏

说了战略,再看拳头怎么打的,这就到了“用”。你买车,不就为用了嘛,产品过硬,才是核心。

北汽新能源月销破3万,是偶然还是逆袭?国企转型跑出“惊人”加速度!-有驾

比如网友们瞬间沸腾的极狐T1,甭管是性价比还是设计,反正让A0级纯电市场彻底沦陷。才上市12小时,就下了两万多台订单,这是真的标杆式的爆款级别了。不说别的,它能在尺寸、性能、价格线上平衡到这种程度,难怪一上市就成了“抢手货”。再加上后续的极狐阿尔法T5来了,有意思的是,它不仅降了点入门价格,还做了产品拉长线的事,估计销量再有个爆发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聊到这块地区,还不得提一下享界的S9系列,这个走高端路线的旅行车,上市仅25天就收到两万订单!听听,想不感慨都难。这不禁让我想到,北汽好像是把市场节奏已经摸透了,玩得是一波接一波的新车步伐,考验的就是对市场的“拿捏”能力。

北汽新能源月销破3万,是偶然还是逆袭?国企转型跑出“惊人”加速度!-有驾

反常:传统国企里的新能动样本

最后再来“抛砖引玉”思考一个问题。按理说,国企搞新能源车,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是听着就有点“传统老套”?但北汽新能源这两年的变化,让我有点打脸的感觉。尤其是他们推出的北汽元境AI大模型,接入了不少顶级垂类模型,连自动驾驶都不落下,联合小马智行搞了一出厉害的Robotaxi量产下线,这算是真刀真枪地向智能化迈进啊。

北汽新能源月销破3万,是偶然还是逆袭?国企转型跑出“惊人”加速度!-有驾

不单是技术本事,他们从内部复盘到组织、成本,再到效率的转型,再加一把猛力的品牌整合和“拼命式”的新品爆发,确实为传统国企转型树立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样本。


北汽新能源月销破3万,是偶然还是逆袭?国企转型跑出“惊人”加速度!-有驾

北汽新能源的这波“冲量”操作,并不只是体现在月销3万这么简单,背后折射出的,是一段从里到外的蜕变,不过硬的技术和产品支撑着强势回弹。不过呢,接下来挑战就更大了,四季度挑战4万月销和全年20万目标,不少人可能心里一个问号,它能做到吗?讲真,我看是有戏毕竟这种状态,得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