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在高速上敢开140的,不是银行家就是银行家的儿子,要么就是不怕警察,只怕电量告急的燃油车主。至于电动车?要么在边上晃悠着,要么在服务区充电的时候怀疑人生。你以为他们是环保先锋,其实是在拿命和续航做赛跑——反正充电比买彩票还刺激,上去一次,心跳就能突破国标。
有时候我会默默观察高速公路上那些自信满满把时速踩到140的司机,他们脸上写满一种叫“油箱安全感”的东西。你见过燃油车司机在服务区凌晨对着汽油机徘徊发愣么?没见过吧。他们最多调侃油价贵,说得像自己在中东有石油分红,其实满打满算一箱油基本上等于把加油站老板的孙子养胖。但换成电动车主,服务区就是心理诊所,剩电不够了,先自我安慰:再坚持一会儿、还可以活着出去、120右脚轻点、110更稳妥、100比马拉松都健康。
电车司机优雅地“减速慢行”,不是因为道德高尚,而是因为他们和能量密度有一场生死大逃亡。你别看这些电动车广告里吹得天花乱坠,动不动告诉你这电池包能跑600公里,实际一上高速就跟生活计划表一样,只有规划没有实现。为了不在隧道里等拖车,他们甚至学会了提前算微积分:时速×电耗÷剩余电量=能不能安全到服务区。跑高速,比念高数还扣人心弦。
这事儿不能怪电车,毕竟它天生就是个供电不足的苦命孩子。你知道一升汽油烧出来的能量有多惊人吗?据说50升汽油,把它们点了可以给你家冰箱供半年电,还能顺带点亮一盏鼓励你别买电动车的小夜灯。燃油车司机一箱油下肚,秒变“高速黑户”,爱怎么踩怎么踩,总之能拧开加油枪就能重回地表速度。而电动车用户?他们开到140公里/小时,电量掉得比友情还快,一会儿功夫,系统紧急报警,手机弹窗、语音预警,好像电池包里养了个多动症小孩。
说到能量密度,汽油甩电池好几条街,简直是田径赛跑遇到马拉松,一箱油就能让你在高速上风驰电掣一、两个小时,补能五分钟完事,这是超市买面包的速度。而电池包,国内能看到最大的那些也才130度电,别说汽车,你要是拿来烧水泡方便面还行,上高速就是跳钢丝,生怕半路被电量拦住。电动车主能在时速140时踩到底的,大多是某品牌配置到牙齿的壮士,剩下的干脆直接Ctrl+Alt+Del,往服务区开溜,电车里彻底玩烤箱。
燃油车的发动机也是一群变形金刚,1.5升的小排量,随便榨出60千瓦功率,这种底气让他们面对140时速只会多叹口气,不会多担心。而电车的电动机虽然说写着峰值功率很大,可惜那玩意儿就像你考前临时冲刺,五分钟能跑出高分,半小时就得叫救护车——连电控系统都要发短信劝你减速,别再硬撑。电机、电池、散热三大法宝,全在高速上比谁先出汗,最后都是被动降档长寿。电动车用户唯一能做的,是趁早打电话问“您还记得今天充值的吗?”
本来以为电车就靠技术革新能解决这点小困难,没想到高速一开,问题全成了大难题。物理学家说得明白,高速行驶的风阻就像中年职场的焦虑,悄悄地杀死你的充电信心。风阻在140公里/小时基本能把你电池包的70%贡献变“空气捐赠”,剩下30%可能还被轮胎拖进失业群。电车敢上高速,基本上就是自曝家底。搞不好充一次电,服务区的阿姨都忍不住安慰你:“孩子,要不上油车吧。”
要不还说,燃油车司机在高速上就是天选勇士。都说电车环保又聪明,就像大家都说跳健美操比踢足球容易,其实都是话痨。谁让电动车高速掉电掉得比晚饭后跑步还猛,一放开踩油门,人生从希望变失望,就差点把服务区当养老院。哪怕国家把限速提到140,电动车主也只敢远远望着左侧超车道,心里默念:剩电、剩电、我的余额和人生一样,充满不确定。
但燃油车司机不一样,他们的焦虑只有油价。油站贵点无所谓,反正油箱里不掺水就算胜利。谁都知道自吸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最终的归宿就是,发动机坏了修就是了,修不起换就是了,这种生活哲学电动车体验不到,因为它们哪怕电价跳涨一毛钱,车主都得思考人生。毕竟140公里/小时对于燃油车来说,是小朋友拉屎——绷不住也没事,下一个加油站就解决;对于电动车,就是老年人尿急,近了还得憋着,怕一憋就是要叫拖车。
当然啦,也不是所有电车都这么不堪。有些品牌,技术做得还行,热管理牛逼,还学会了换电模式,说是五分钟补能也不是谎话。就连电动车主群体里,偶尔也能冒出几个钢铁侠式的人物,开着电车把高速当京沪高铁,甚至还能在服务区自拍证明自己思虑不浅。但大多数人,依然对高速有种莫名的恐惧。这不是你不努力,而是电池从出生到进高速就被罚站——能量密度就像工资条,你怎么加班都永远赶不上油箱给的期望。
有时候我想,电动车主说的续航焦虑,其实是一种哲学命题。你以为电量是生活的定数,实际上谁都只是服务区的临时访客。油车司机有三次加油机会,电车主只有一口气撑到下一个充电桩。只有那些真懂电池和能量密度的人才会明白,人生在高速上,别轻易激励自己做永动机,电池和人的期望一样,不靠谱。
你别问为什么电车高速上都不敢放飞自我,他们害怕的是电量报警、系统降功率,怕的是补能慢得让你怀疑人生。高速上你能看到电动车开到140的,那基本是车厂工程师在做测试,还有一部分是实在没办法的老司机,剩下的不是在服务区,就是在路边和导航讲道理。你要是喜欢刺激生活,可以试试开电动车高速狂奔顺便做心理测试,体验一把无意义的勇气。
有人说技术壁垒正在瓦解,电车补能效率变快了,不用怕限速没油。没错,换电模式让某些品牌可以直接和油车比谁更不怕空,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平庸活着,把时速稳在110,比起冲刺更像是慢性自杀。你问我怎么看高速为何140都敢踩的只有燃油车?很简单,因为他们补能只用五分钟,电池包充满电得花一集电视剧的时间。其他还有啥技术难题、热管理、风阻问题,车厂每年都在吹,消费者每年都在骂,最后还是油箱成了高速勇者的护身符。
反正我觉得,无论你开电车还是油车,最终在高速上能认真踩到140的,都是心里没电池焦虑的人。剩下的,不管广告怎么吹,不管服务区怎么修,你只要敢在高速上放飞自我,就已经比大多数电动车主勇敢多了。至于未来会不会哪天电车也能像油车一样,时速140也不眨眼?我觉得希望还是有的,至少比服务区充电站夜里排队的希望要大一些。不过要是真的哪天电动车高速不掉电了,那加油站可能就会改名叫“心理干预中心”,专治燃油焦虑症。
最后我只能说,在高速能开到140的燃油车主们,你们是这个新时代的勇者,电动车主们则是新哲学家。一个在油箱里找快乐,一个在电量里赌明天。高速路上,谁先掉电、谁慢一分,谁是天选少年,谁是后浪,反正地球是圆的,电价不管是不是,也影响不了你路上的忧伤和快感。如果你还在纠结电车高速掉电多厉害,不如给自己买个燃油车,然后光明正大地踩到140公里/小时,用油箱告诉世界什么才叫“高速社交恐惧症”治愈典范。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