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S8订单稳步增长 产能爬坡迎接交付挑战
看到全新ES8的订单数据时,我正坐在一家蔚来中心里。隔壁车位停着一辆刚交付的星灰ES8,车主轻抚着车身,眼里闪着光。这种眼神,我在不少蔚来车主脸上见过。
上市36小时,600多家门店均店订单突破80辆。这个数字背后,是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下的信任票。孙少军透露的这一数据,让市场看到了高端纯电SUV的真实需求。
李斌的谨慎与克制很有意思。他始终不愿公布具体锁单量,只说“比预期要好”。但在内部,蔚来早已行动起来——10月前紧急招聘1000人提升产能,供应链全面拉通,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事实:订单确实超出了预期。
九月的交付数据已经说明问题。3024辆的月交付量,让全新ES8一举跻身大型SUV销量榜第六。要知道,这还只是产能爬坡阶段的表现。更值得关注的是,从9月21日开启交付算起,短短十天就交付了3000多辆,这个节奏相当稳健。
但挑战也随之而来。
李斌给团队定下的目标很明确:12月产能要达到15000辆。这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倍增长。整车制造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产能爬坡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
供应链、生产线、人员培训……每个环节都要严丝合缝。特别是电池供应,蔚来需要平衡整车交付和换电站周转电池的需求。李斌说得实在:“还能不能再提一点?非常有限。”
这就是造车现实的另一面——热销之后,考验的是整个体系的支撑能力。
我在和一位供应链工程师聊天时,他打了个比方:“现在就像是在高速上边开车边换轮胎。”为了保障交付,他们的团队已经连续加班一个多月。“但看到路上的车越来越多,这种辛苦很值得。”
确实,在高端纯电SUV这个细分市场,蔚来正在打开新的局面。李斌判断“纯电大三排SUV的时代正在到来”,而数据也在印证这个趋势。前8个月纯电动车接近30%的增长,远远领先于其他技术路线。
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全新ES8能获得如此热烈的市场反响。当纯电技术带来的用户体验收益,真正超过了充换电不便带来的体验损失时,消费者的选择就会变得果断。
眼下,蔚来正处在关键节点。李斌在内部强调“四季度盈利目标必须实现”,这把全新ES8推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不仅要卖得好,更要贡献利润。40.68万元的起售价,BaaS后下探至30万元以内,这一定价策略既考虑了市场竞争力,也兼顾了毛利要求。
交付中心里,等待提车的用户越来越多。一位销售顾问告诉我,最忙的时候,他们一天要交付十几辆车。“虽然累,但很提气。”
这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缩影——在喧嚣与质疑中,总有一些品牌在用产品力说话,用交付量回应。全新ES8的表现,或许能成为纯电高端市场的一个转折点。
当然,前路依然漫长。产能爬坡、供应链保障、盈利挑战,这些都是摆在桌面上的现实问题。但对于选择相信蔚来的用户而言,他们看到的不仅是当下,更是一个正在逐步实现的智能电动出行未来。
夜幕降临,又一批全新ES8驶出交付中心,汇入城市车流。这场关于产能与交付的战役,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