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的“命悬一线”自省,长城汽车三十五年风雨逆转
五年前的那个夏天,朋友圈里传来一段视频,说是魏建军亲自上阵拍了个《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我那会儿还在哈市做二手车收购,群里几个老伙计直接炸锅:“咋地?长城要黄啦?”说实话,那时候听着有点心慌。毕竟这牌子从90年代就开始折腾,我爸年轻时工地上拉砖头用的皮卡就是它。
其实魏建军造车,比李书福、王传福都早。他26岁就扛起家业干起来了。我记得2020年那会儿,是长城30周年。别家庆典热闹,他倒好,一句“命悬一线”,吓得不少人琢磨是不是公司真出啥事了。可没想到,这哥们居安思危是真玩真的——不是唱衰,而是想办法提前防风险。
后来的事大家也看见了:2021年销量破128万辆,高光时刻不差钱。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年底去保养,一师傅边换机油边唠嗑:“你看现在这利润,都快赶上银行利息高峰期咧!”他嘴里的数据和我查到的差不多——净利润翻两三倍,在自主品牌里排第四。
今年35周年,又是一茬新气象。六月卖出去11万多台,上半年总共56.98万台,比去年还涨点小头。有意思的是,各板块分化明显:魏牌6月暴涨246%,尤其高山、蓝山这俩旗舰车型,不少车友群天天讨论配置升级和MPV空间布局,有人说后排加热比某些合资品牌厚道多了。不过也有人吐槽空调面板容易误触,我自己试驾时确实碰过两回,不太顺手。
再说哈弗跟皮卡,今年都稳中有升。我隔壁开修理厂的小赵讲,“现在来换离合器片最多还是哈弗H6,新款配件价格比前几年降了一截。”至于欧拉嘛,下滑厉害,但据说最近刚换新总经理,有消息称要调整产品策略,把重心放回主力市场。不知道能不能扭回来,不过新能源圈本来变化就快,也不好下结论。
还有个细节容易被忽略,就是方盒子系列。今年六月卖4.84万辆,同比又涨14%。坦克300上市到现在累计45万台,这数字搁以前想都不敢想。有一次在越野场地试驾,人家教练一句话逗乐我:“这个底盘,你随便糟践。”后来真下坑走烂路,还真没掉链子,就是后备箱隔音一般,高速跑起来嗡嗡响,微信群有人专门发视频吐槽,说准备自己贴隔音棉解决。
也不是所有声音都是夸奖。有朋友拿总销量对比,说近几年一直徘徊百万出头,好像落后别人。但仔细扒拉一下,其实很多车型,比如黑猫白猫这些亏钱货,人家主动砍掉。这种“不图声势只求稳”的路数,在我们维修圈常听师傅念叨:“甭管外面咋吹牛,最后还是挣钱重要。”
品类创新算是他们家的绝活。当初SUV没人正眼瞧的时候,他们搞出来哈弗H6,从东北大雪天到西南泥巴路,都能见着它身影。一位云南返乡司机跟我聊过,他买H6主要就是冲着底盘结实、零部件好找。而硬派越野领域,本来合资独大,现在坦克系列杀进来了,不少改装店老板私下承认,这几年国产硬派市场全靠他们带动生意。“没有坦克,我们连拖钩套件都卖不动。”
不过让我佩服的不只是造车,还有魏建军敢直言行业乱象。这两年新能源内卷厉害,他经常公开怼那些虚假宣传、偷工减料甚至财务造假的操作。在汽配批发市场混久的人才懂,一个产业如果全靠低价恶性竞争迟早完蛋。他这种愿意当“吹哨人”的劲头,在中国汽车圈确实稀罕。不怕挨骂,就怕没人讲真话——这一点倒挺像老北方人的脾气,“爱咋咋地,该怼就怼”。
插一句冷门知识:前几代哈弗H9曾经因为四驱系统偶尔失灵,被新疆牧民吐槽冬天打滑严重,据说后来厂家特意优化电控逻辑,还免费给部分用户升级软件。这种处理方式,让不少老司机觉得靠谱。“出了问题肯认账”,维修站小李每次遇到召回单,总喜欢拿这个例子教育新人别偷懒,“咱做服务也得学学人家的担当”。
写到这里手机响了一下,是之前一起团购坦克300的小马发微信问油耗。他抱怨城市通勤堵成狗,经常百公里13升起步。我劝他周末去郊区溜达溜达,大脚油门松松劲,再回来看看表。“别老盯着仪表盘琢磨省油,你买这玩意儿本来也不是为了省那仨瓜俩枣。”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