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到小区门口那台破福特蒙迪欧了。车身锈得跟筛子似的,轮胎都瘪成饼了,雨刷器还在风中嘎吱嘎吱摆。这车主也是够犟的,宁愿让爱车变"僵尸"也不送报废。
你猜咋地?人家可不笨。
报废一台车,真比生孩子还麻烦。
前几天我老铁想把他那台开了十三年的老雅阁送去报废,结果在车管所门口转了三圈愣是没进去。为啥?排队的车主个个一脸生无可恋,有个大哥直接在那儿骂街:"报废就是不想要了,只要车主同意,拿行驶证就行了,搞那么多名堂干嘛呢?"这话获赞一百二十多,网友们都炸锅了。
我算是明白了。车管所要你提供行驶证、登记证书、身份证明,少一样都不成。更绝的是,你這破车都要报废了,还得检测尾气排放!网友们都在问:"既然已经要拉去报废了,为啥还要测尾气排放??"五十七个赞,问得太到位了。
说到钱,那更是笑话。
一台私家车报废补贴才几百块,大卡车也就几千。我那个开货车的兄弟吐槽得厉害:"我的车拿去报废就给五千,但卖废钢铁回收价一吨三千多,我这车能卖两万!"废品收购站给的钱是报废补助的三到五倍,这账谁不会算?
更要命的是拖车费。
那些报废车大多数已经趴窝了,发动机舱里全是老鼠屎味儿,打火都打不着。叫拖车吧,市区内随便拖一趟就得四五百,远点的上千都有。有个网友分享经历更逗:"我的摩托车送去报废给了50元,回来打车花20,去取件花40,还亏10元,找谁说理去。"七十三个赞,血亏典型案例。
走进报废厂你就知道为啥车主不愿意来了。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機油味和铁锈味,那些待拆解的车辆堆成小山,发动机盖敲上去嗒嗒脆响,全是空壳子。环保检测设备呜呜转个不停,但补贴却少得可怜。从生到死,每个环节都不放过,网友们的吐血表情包用得恰到好处。
行吧,咱们算笔明白账。
二零二三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三亿三千六百万台,但当年报废的才二百多万台,连零点七都不到。新车销售两千五百多万台,是报废量的十倍多。这数据说明啥?大把的车主宁愿让车变"僵尸"也不走正规报废流程。
嘿,别以为我在鼓励大家乱扔车。
现在国家也在想办法,报废更新新能源车补贴从一万涨到两万,燃油车也从七千涨到一万五。到八月底,商务部平台收到六十八万份申请,这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一到七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三百五十多万台,同比增长三十七点四,这个势头不错。
但咱们老百姓的痛点还在那儿摆着。
手续简化了,网友调侃"一群公务员办公室大眼对小眼",这话虽然刻薄但确实反映了问题。你想啊,上班族好不容易请个假,结果因为某个章没盖对又得重来,这谁受得了?
更别提那些非法拆解厂的诱惑了。人家现金收车,价格还高,虽然违法但确实有市场。一台车里的铜铁铝,座椅皮革,发动机变速箱,随便拆拆都比报废补贴值钱。车主们又不是傻子,这个经济账算得门儿清。
说到底,这就是个博弈。
政策制定者考虑环保和安全,车主考虑时间和金钱成本。现在的报废制度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从二零一三年取消私家车十五年强制報废开始,制度一直在优化,但执行层面的问题依然存在。
你猜最搞笑的是啥?有些车主把车开到郊外直接一扔,眼不见心不烦。反正报废也拿不到多少钱,还这么折腾,不如省点心。但这样做占用公共资源,被查到还得罚款,得不偿失。
车管所报废重要不重要?
省钱和守法你选哪头?
未来的汽车报废制度会不会像换手机一样简单?
嗐,希望有一天咱们真能实现像换手机一样频繁换车的梦想,到那时候,城市里就不会再有那些锈迹斑斑的"汽车垃圾"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