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最近这波操作,怎么看都有点棋盘上想同时抓几颗子。这家曾经的燃油车老将,突然在新能源市场铆足了劲,不管是全新子品牌“至境”,还是接二连三的新能源新车型,别克给人一种要争口气的架势。但问题是,它的算盘打得精不精,市场会不会买账,真的值得好好聊一聊。
先说别克的几个新招——MPV“世家”纯电和插混版齐发,SUV 2026年初登场加装激光雷达,再加上增程式L7,这阵势看上去真像有人在项目会上喊了一句“别摆了,赶紧冲市场!”从用户的角度看,这些车确实做到了“讨好型”设计。你要续航?纯电版能跑632公里;你日常通勤怕受限?插混版的纯电续航170公里也勉强够用;空间?第三排更大,家庭实用性拉满。这一通操作,乍一看挺体贴,但总让人有一种“撒网扑鱼”的心态。这么周到,难道不是怕自己抓不住任何一个群体吗?尤其是MPV这种市场本身就小众的选手,别克憋出这款顶着新能源标的家用车,用户愿不愿意掏钱,估计也得靠体验和价格说话。
从市场策略看,别克好像不太想押宝单一路线。插混、纯电、增程、激光雷达,花式玩法的底牌摆了一桌,试图“广撒电网”,既要稳住传统燃油车阵地,又想趁着新能源市场的风口分杯羹。但战线拉这么长,问题也跟着铺开了——资源分散了,事儿能深挖吗?尤其是当前这个新能源市场,“卷王”不止一个,光是比亚迪和理想就把“坑位政策”玩到了极致。别克这时候跳进来,又强调多路线并行,难不成连品牌定位都没想明白?
当然,别克这波转型也没少精心挑时间节点。国内新能源车补贴虽然退坡了,但政策给插混车型的绿牌窗口期还没彻底关死,别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出插混MPV,确实有点“政策风向精准打击”的意味。问题就来了,风口抓得很巧,但是风停了怎么办?新能源车政策变化快得像股市收盘,别克的“插混留一线,电动原地站”策略能不能持续,真不好说。
再放大点,别克这波操作就是传统车企艰难转型的活教材。回看大众、丰田这些老牌大佬,电动化之路走得一个比一个艰难。别克选择在中国市场推出新能源子品牌,看似是本土化战略加持,实则难掩尴尬——当前本土品牌埋伏已久,别克这种“二线合资”的位置有些不上不下。至境品牌首款车L9在上市两个月后销量寥寥无几,别克2026年的SUV才搭载激光雷达,这种慢半拍的技术配置,就算能装出牌面,能不能装出销量还是未知数。毕竟,这个时代拼的不是谁能表面光,而是让用户买完还想说句“值”。
最扎心的一点,还是别克自家的“双轨心态”。一边喊着全面电动化,一边燃油车卖得红红火火。这种试图“两头讨好”的姿态,看似保险,其实危险。新能源领域没完全放开拳脚,燃油车市场又要被政策一步步压缩,“老将转型”注定是场难逃阵痛的冒险。至境品牌的MPV如果今年11月亮相再拿不下场子,别克的新能源故事还能怎么讲?
传统车企到底是真的想改变,还是被时代推着走?这种拿不准的“转型戏”,产业能接受多久,用户会容忍多久?这个答案,真得留给市场和时间去揭晓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