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骂4S店黑了,他们才是被厂家“背刺”最狠的那个

宝马不装了,摊牌了。

最近在欧洲搞了个大新闻,说要彻底干掉传统的4S店模式,全面转向“直营代理制”。

这话听着有点绕,翻译一下就是:以后欧洲人买宝马,不用再跟销售斗智斗勇了,全国统一零售价,爱买不买。经销商彻底沦为“工具人”,只负责给你端茶倒水、展示车辆、办办手续,然后从宝马总部领一份固定工资。

以前是合伙开饭店,现在是饭店门口的发传单保安。

这套路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在Mini身上已经玩过一轮,属于是小号练手,现在大号要下场了。

于是问题来了,欧洲都开始掀桌子了,国内这帮宝马4S店还能撑多久?

别再骂4S店黑了,他们才是被厂家“背刺”最狠的那个-有驾

在我看来,不会很远了,甚至可能比你我想的还要快。

为什么?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国内的经销商,活得比欧洲同行惨多了。

这不是我危言耸听,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说的。

去年一年,全国关了4419家4S店,平均每天十几家店直接删号跑路。更魔幻的是,全年下来,盈利的经销商不到四成,亏钱的反而超过了四成。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你开个店卖车,赚钱的概率比抛硬币猜正反面还低。

讲真,这生意做的,比A股股民心态还崩。

原因很简单,三股力量正在把传统4S店往死里捶:新能源的闪电战,价格战的无差别轰炸,还有用户购车习惯的次元打击。

过去那种“我进价便宜,我卖得贵,中间差价美滋滋”的躺赚模式,现在彻底成了历史笑话。车价全国透明得跟没穿衣服一样,消费者进门前拿手机一查,底裤价格都给你扒干净了,经销商别说赚钱了,一台车能赚几百块都得烧高香。

压力大到什么程度?很多豪华品牌的门店,现在是靠卖脚垫、贴膜、搞金融贷款这些“不务正业”的东西才勉强活着。

别再骂4S店黑了,他们才是被厂家“背刺”最狠的那个-有驾

你可能会觉得这不科学,我从厂家拿车,转手卖给你,怎么就亏了呢?

朋友,因为你没搞懂传统4S店的进货逻辑,那套系统,从根上就是个天坑。

以前,经销商想从厂家那拿到便宜的批发价,就得签“投名状”——一次性进一大批车,把自己的仓库塞到爆炸。在油车好卖,大家排队加价买车的黄金年代,这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压货越多,赚得越多,所有人都乐在其中。

但现在时代变了。

传统油车越来越难卖,但厂家让你压货的节奏一点没变。这就好比你家饭店的客人都跑去隔壁吃预制菜了,但后厨的食材供应商还逼着你每天进三百斤新鲜蔬菜。

更要命的是,经销商哪有那么多现金流?那一仓库的车,大部分都是从银行贷款压下来的。场地费、人工费、贷款利息,这些都是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车在库里多躺一天,就不是少赚一点,是真金白银地在往外喷血。

你说,那我不进货不就好了?

天真了。厂家的销售指标压力比山还大,你不进货,就拿不到年底的返点,等于一年白干。这套玩法,堪称车圈《道诡异仙》。厂家是坐忘道,天天给你灌输“压库才能发财”的迷魂汤,等你信了,库存压满了,它转头就在市场上搞降价,一个“价格背刺”直接让你心素炸裂。

你昨天刚进的车,今天官方指导价比你进价还低。

卖得越快,亏得越快,4S店活脱脱成了厂家的“风险转运站”。这他妈叫什么生意!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以前总觉得4S店水深,现在一看,水深的不是店,是厂家的套路。他们不是在卖车,他们是在玩金融,经销商就是最后那个接盘的。

更麻烦的是,消费者早就不是当年的小白了。

现在谁还愿意跑4S店?我上次去4S店还是因为车被刮了,那地方的咖啡是真难喝。大家刷视频、看直播、上APP比配置、算价格,所有流程全在线上搞定。

很多年轻人宁可去商场里的品牌体验店,逛个街喝个奶茶顺便就把车给订了,根本不给传统渠道任何“解释的机会”。老一套的玩法,就像诺基亚的塞班系统,不是它不努力,是时代直接把它献祭了。

所以你看,从奥迪到大众,从凯迪拉克纯电到福特电马,一堆“开窍了”的品牌早就开始绕开4S店,自己搞直营、搞商超店了。

这不是什么战略远见,这是被现实逼得没办法了。再不动刀,连卖车的渠道都要被人连锅端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挺形象的?

别再骂4S店黑了,他们才是被厂家“背刺”最狠的那个-有驾
别再骂4S店黑了,他们才是被厂家“背刺”最狠的那个-有驾

所以,整件事的本质就秃噜出来了:

主机厂要销量,要数据好看,股价才能起飞。

经销商要活命,要利润,不然明天就得关门。

消费者要体验,要价格透明,不想再被当猴耍。

这三者已经成了一个不可能三角,在“传统4S模式”这个旧桌子上,三个人谁也吃不好饭。

宝马在欧洲给出的答案很直接:不玩了,掀桌子!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防御不是金钟罩铁布衫,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

你别以为宝马是什么救世主,他也不是什么带头大哥,他就是撑不住了。再不改,欧洲那帮大爷能把他最后的底裤都给扒了。

别再骂4S店黑了,他们才是被厂家“背刺”最狠的那个-有驾

那么,国内的变革还有多久?

快了。

因为当掀桌子成为牌桌上唯一能赢的手段时,唯一的问题就是,谁第一个动手。

你看吧,未来两三年,就是一场车圈大逃杀,要么旧体系轰然倒塌,要么新模式彻底接管。

中间,已经没有缓冲地带了。

真的没有了。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你猜,谁会先成盒?

反正不会是消费者。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