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的一场直播为其赚得了无数好评,相信也能为小米汽车赚到更多订单。
雷军在直播中对诸多问题进行了回答, 其中有三点最为值得讨论。
看到有的车企专门推出针对小米YU7的“拦截应对话术,”仅仅是露出的部分,我们仔细看了,实在不太准确;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做真的不是太好,我们不建议同行们这么做。
如果大家着急用车,国产新能源车其实都很不错;比如将要发布的小鹏G7,理想i8,Model Y不错,大家也可以考虑。
小米SU7订单改配到小米YU7的用户低于预期,转单数占小米SU7总锁单数量的15%。
“截胡”小米YU7的订单被热议多天,自该车上市并在短时间内拿到20余万个订单后;多个自主品牌打出了只要转购对应品牌的汽车,就给小米YU7锁单客户提供5000元或其他标准费用的锁单损失补贴。说白了就是只要不买小米YU7的车而买自己的车,那么用户订车锁单的损失就由其来承担;这是典型的不正当竞争手段,通俗来说就是“挖墙脚”的行为,是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
这种阴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其他行业中出现过,也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定性与处罚过,同时法院也判决过类似的案例;可以说只要有实据,那么以补贴用户订单损失的方式来抢小米YU7订单的做法就是违法行为。
然而相关品牌基本都在否认“转购补贴”的方案是品牌方推出,责任都推给了门店;那么小米汽车方面如果要追责的话,结果只能去一家又一家门店的调查取证,代价过大,也有可能造成品牌舆论危机;毕竟门店人员的力量很小,与小米集团企业方面不对等,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扣上莫须有的帽子。
所以小米汽车确实很难,但是回应还是有必要的,毕竟“转购补贴”的行为等于骑在小米汽车头上拉屎,总不能不让别人拨拉一下。
但雷军的回应确实出人预料,一句“国产新能源汽车都很不错”就在品牌格局和格调两方面胜出——损人利己是小人行径,在传统道德观念里没有人会喜欢这种小人,品牌同理。一个品牌的格调难免成为用户形象评价的一部分,主流汽车市场用户有多少愿意去背负这种骂名?所以截胡小米汽车订单的做法就算能在短期内实现增量,长远来看也是在自毁品牌发展之路。
而且也正如雷军所言,国产新能源汽车做的都不错;实际上同级车的水平真的是大差不差,因为电驱动技术同质化是客观事实,所以现在拼的就是品牌、服务和概念,一个不遵守竞争规则的品牌怕是也很难懂得尊重用户。
小米SU7的未来销量应当会逐步回升,达到YU7上市之前的水平。
目前小米SU7的订单转单量仅占总量的15%,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目前的准车主里还有85%是坚持选择轿车的;那么在经过短周期的波动之后,小米SU7的月销量则能稳定在2.5万辆左右,在中大型轿车里依然是最高的水平。
规模效应依然存在。
产品保有量还是会快速增加。
街头巷尾看到小米SU7的概率也只会越来越高,所以这款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然会持续增强。
待到形成市场规模并到鸿沟跨越节点的时候,综合小米YU7的交付量和保有量,小米汽车则将进入第一阶段的传统汽车用户市场;此时会关注和购买小米汽车的人将不仅限于偏极客风格的青年汽车消费者,主流的中青年甚至中老年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也会逐步开始关注、观察与分析小米汽车,品牌销量则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预计达到该阶段还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2026年将会是小米汽车实现跨越的一年。
同时2026年的小米汽车也有可能推出相对主流的汽车产品,不排除其中有增程汽车产品的可能性;2027年以后,笔者认为小米汽车应当考虑推出非承载式架构的硬派越野汽车产品,以及VAN/MPV等车型。
在未来三到五年期间,只要小米汽车不出现产品纰漏,其将成功跻身自主品牌第一阵营。
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