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被黑水军“围攻”,背后到底谁在操控?行业内幕有点扎心
01 这几年汽车舆论环境变了,谁敢高调谁挨打。
我身边那个在上海做二手车的朋友,前两天跟我吐槽,说自己朋友圈都快刷爆了。不是“理想车主素质差”,就是“理想倒闭在即”,再往下翻啥负面评论都有。
我直接懵了。这种密集轰炸,怎么感觉像是有组织在统一行动。
其实翻个车圈消息,理想汽车最近的确被黑水军围攻了。负面评价不间断刷屏,一用软件查询,全是同质化内容。不是吐槽乱停车、就是嘲酸“MEGA和L9不行”,一天发一千条水军你信吗?
更离谱的是,理想CEO李想自己出视频回应,还点了句——背后哪个品牌在操控他们都知道,不过这些水军藏得很深。
说人话就是:人家都是找专业机构,套路细得很。
02 为啥理想要自己发声?这事不是小打小闹,搞不好已经擦边违法了。
我查了一圈,理想法务部都亲自下场发文警告了。核查结果:24小时、多个平台、内容高度雷同,有组织的痕迹特别明显,涉嫌违法犯罪。
官方直接开怼——先固定证据,再投诉、民诉、刑诉三管齐下,誓要找幕后黑手。这操作,比车企圈那句“大不了报警”还要实在。
蔚来也被甩锅说可能参与,但蔚来副总马上发声明否认,还特意讲了一句:“千万别让攻击者得逞。”站队用法律途径,建议直接报警解决。
这事说起来像“宫斗剧”,实际上背后的尺度和利益博弈远超想象。一旦诉诸法律,谁都不敢太明着玩。
03 有个细节老车主容易忽略。
过去,黑水军搞事就像泥鳅在水里。你看到的只是涟漪,水下到底谁动手,谁“背刺”都看不清。但最近几年,汽车圈已经不是“各自为战”了。
国家也动真格了——中央网信办一直在推进“清朗”行动,专门查侵权和网暴号。去年才整完一批汽车领域自媒体,“蔡老板说车”、“小牛说车”、“车透社”这种都直接被封号。
打个比方,这类黑公关,过去像野草,拔了还会长。现在是高压灭杀,官方和企业双管齐下,水军干一票分分钟栽。你再浑水摸鱼,也藏不住了。
我自己当年当编辑,也见过同行被碰瓷,甚至收过“删帖报价单”。说实话,舆论环境变得健康,对我们一线做内容的也是好事。
04 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反向观点,专门吐槽理想被“网友梗”刷屏。
很多人喷:“理想整天被玩梗,说明车确实毛病多。”其实我要说,梗归梗,玩笑归玩笑。
李想反而很坦然。他自己说了,网友玩梗很正常,哪家车企没事,谁还不是辛苦工作,大家开心就得了。真要硬杠黑公关,还得区分啥是自发舆论,啥是有组织炒作。
别总一股脑儿把吐槽和水军混为一谈。这事我自己之前在编辑部就犯过,脑子一热就全往黑的想,结果被车主群里怼了个明白。
05 最后,方案才是重点。
水军这事儿,车企没法靠嘴皮子打持久战。理想这几年直接设举报中心,开官方法务号,甚至悬赏数百万查黑公关。行业大洗牌,有那种只靠刷评论捞钱的黑嘴,迟早栽。
法务维权+平台投诉+国家监管,已经成了新标配。不管你是理想还是蔚来,还是其他汽车集团,手头都得有几个官方“正义号”。
要我说,车主别被一时情绪左右,负面评论要分清楚来源。遇到刷屏黑内容,截图要留好,发现真有组织嫌疑直接举报法律途径,别让自己被牵着鼻子走。
这事放在2024年,和GB 9743-2024《轿车轮胎》新规一样,都得上升到“安全感”层面解决了。
自己踩坑一次就够了,别再当舆论里的“小白鼠”。
收藏起来,下次遇到类似事件,至少知道行业到底怎么回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