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把一台开了5年的特斯拉Model 3给扒光了,想看看这玩意儿的底盘到底还剩几口气。不装了,摊牌了,结果就是,该锈的地方,那是一点都没落下,锈得那叫一个地道,跟战损包浆一样。这就引出了一个终极哲学问题:都2024年了,花10万块买个5年前的初代“电动爹”,是不是一种行为艺术?
讲真,特斯拉的底盘确实平,从头到脚都用护板包得严严实实,平得像一块准备上桌的铁板烧。不知道的还以为马斯克有什么强迫症,非要把车底搞成一块完美的压缩饼干。这套“金钟罩铁布衫”的核心任务是保护底下那块巨大的电池。这次拆的这台车,电池底板就有剐蹭,还好没伤到电芯,属于是极限操作,差一点就直接成盒了。但这事儿吧,就跟赌命一样,这次没出事,不代表下次没事。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马路牙子是不是你修仙路上的渡劫天雷。
但是,高潮来了。5年多的车,传动轴内外球笼罩,锈得一塌糊涂。那不是生锈,朋友们,那是赛博世界里的电子包浆,是特斯拉工程师留给车主的彩蛋,是一种后现代工业废土风的艺术表达。说白了,就是不讲究。这锈迹斑斑的样子,跟刚从《道诡异仙》片场里掏出来的法器一样,充满了诡异的能量。我作为一个曾经也短暂拥有过特斯拉的人,看到这玩意儿就一个感觉:麻了。你跟它讲工艺,它跟你讲环保;你跟它讲耐用,它跟你讲智能。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它根本不在乎。
再看看悬挂,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听起来很唬人,跟豪华车一个配置。但是,朋友,你得看用料啊。五年前的老款,上叉臂是塑料加钢板,现在的新款“进步”成了铸铁。这操作什么意思?我悟了,这就是返璞归真。反正都是铁疙瘩,差不多得了。这充分说明一个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最好的技术,就是最成熟、最不用改、成本最低的技术。至于刹车盘为什么跟新的一样?这得归功于特斯拉那个“雷电法王”级别的动能回收。讲真,开特斯拉你很少踩刹车,因为你只要一松电门,那股拖拽感就像一头牛从后面把你拽住了,太阳都要给拽一个趔趄。这玩意儿才是真正的刹车本体。
所以结论是啥?结论就是,五年过去了,特斯拉的这个赛博骨架,基本没变过。今天的Model 3,刨去一些软件上的花活儿和内饰的小修小补,骨子里还是五年前那个味道。这是一种非常恐怖的稳定,稳定到让你怀疑它是不是把一套图纸用到了天荒地老。
之前我说这底盘像压缩饼干,好像有点瞧不起它。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这恰恰是特斯拉最恐怖的地方,它在硬件上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然后就锁死了,剩下的精力全拿去给你讲故事,给你造梦,让你相信你开的不是车,是通往火星的任意门。
至于那些铁基生命体(对,我说的就是锈),这在特斯拉的世界观里,可能根本就不是个事儿。人家在乎的是自动驾驶能不能识别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是OTA能不能给你更新一个放屁音效。妈的,物理层面的事儿,有那么重要吗?
今天中午食堂的红烧肉好像又涨价了,真是离谱。
所以,回到那个终极问题:花10万块买一辆这样的二手特斯拉,值吗?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值不值的问题。这是一个信仰问题。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需要的是那个LOGO,是那个极简的内饰,是那个能随时给他推送“船新版本”的大屏幕。至于底盘生锈?那是对信仰的考验,是上帝在测试你够不够虔诚。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别问值不值。要问,你的信仰,还够不够充值?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