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GLB第二代马上就要亮相了。听说12月8号全球首发。价格啥的还没明说,但从目前泄露的图来看,外观跟第一代没啥大变,依旧方方正正的,家族脸谱挺明显。
最好玩的还是内饰升级。说实话,奔驰这次改得挺大胆的——三块大屏幕。什么?你说大屏多了,看着没新鲜?可以理解,毕竟不少车都这样。但是GLB这次的三块屏幕设计,我觉得有点意思,尤其是选装的副驾驶屏。放心,入门版可没配,大家别担心没钱坐副驾的眼睛也要享受高科技感。屏幕尺寸没官方说法,但估计仪表盘是10.25英寸,另外俩屏大约14英寸上下,这么一来,中控台那浮起来的感觉更明显了,也更有科技范儿。你要我打个比方?就像是在手里握着一堆叠起来的平板,层次感挺强。
最近跟朋友聊起他刚买的第一代GLB,腿部空间一度抱怨说后排老是憋屈。第二代这点明显改进了,尤其是第二排腿部空间足足增了估摸着有3到5厘米,好多同行说腿长点的成年人坐下都不抱怨了。老实说,我去年去4S店看老款的时候,坐进去腿确实挣扎了一下。现在这改动,挺用心的。至于车顶线条调整,听说有点削顶的感觉,但为了空间,奔驰舍得动刀这种地方,挺罕见的。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留意到个细节,第二排不仅腿部空间增加,车顶线条改良也令头部空间有感提升,这是传统SUV设计中的经典权衡。换句话说,之前的那个车顶往下压的设计,大家懂,掐着份寸了,现在这部分放宽,坐第二排的感受好转。反倒是入门款,奔驰标配了全景天窗,确实在这个价位不多见。天窗还能选装虚拟按键,能调节透明度,实话说我对此挺好奇,毕竟这玩意儿先见于高端车型,这价位能普及就厉害。
至于动力配置,GLB沿用CLA的动力总成,不出意外,1.5T发动机加轻混系统,还配八速双离合变速器。实际上,这套动力组合经市场验证,反应挺灵敏,也省油。额,有个小跑题——我曾经在工厂里看过比1.5T更激进的动力试装车,那个声音和推背感,直接能甩GLB几条街。可惜量产没那么简单,成本和供应链限制很现实。供应链这事儿,就像做披萨,想加豪华配料是好,但面粉和烤箱必须先够用,否则得饿着顾客。奔驰怕是也得优先保证这套成熟可靠的系统。听修理工说,轻混省油效果体感大概省5%-7%,不算啥顶级节油,但也能感受到。
还有纯电版本或混动大家比较关心的四驱配置,这次GLB纯电版好像会带四驱系统,照理来说,四驱能带来更灵活的抓地力和更好驾驶体验,尤其冬天和复杂路况下。但我有点没细想过的是,纯电四驱的续航会不会受影响?据一些非官方摸底,实际续航可能掉5%左右,这个到底能不能接受?估计得看消费者怎么看待这个妥协。
说到配置,AMG运动套件版的加入不意外。毕竟紧凑SUV市场讲感官体验和运动感,没点运动味不太行。销售一个月前跟我吐槽:虽然是GLB,但放家里车库就想他有点灵魂。这句话听完,我倒觉得运动款上市能吸引一部分年轻用户。毕竟普通版本那股公务车味儿还是挺重的。
对了,还有个老问客户:你买这车主要看啥?多数人回答挺有意思,一部分关注空间和实用,另一部分纠结于科技配置是否够丰富,对他们来说,极致豪华可能不是重点,而是未来派的操作感。这差别挺大,跟我之前对比同价位的某些合资紧凑SUV,比如XX、YY,GLB的科技感面板确实领先,但某些基本舒适性配置上,对比反倒没优势。
我之前说GLB第二代没啥外观大变,我觉得有点偏激了,因为虽然整体轮廓稳如老款,但细节处还是有所不同。比如前脸格栅更加精致,尾灯造型更锐利,虽然不能乱说焕然一新,细节控不易忽视这些进步。
说到第三排座椅,可放倒算是GLB留给家庭用户的诚意。7座不挤还能把空间收拾得合理,这点我一位做家庭用车的朋友表示满意。第三排真坐人的话,成年人时间太久还是不大舒服。毕竟车长有限,不能指望比那些大尺寸SUV好太多。
对内饰感受补充两句:我坐过非选配的那款,感觉三块屏幕的布局确实舒服,操控直观,比想象好不少。不过MBUX系统毕竟还差点灵活度,偶尔会有小卡顿,估摸着还在优化阶段。说不定到量产版能流畅许多(这段先按下不表)。
听说全景星空顶选装得加价5000元左右,真实体验如何?有机会一定去4S店亲身感受下。你对星空顶怎么看?装备了真能增添驾驶情调吗?毕竟有些消费者就喜欢这小奢侈。
最后想问问你,追求紧凑豪华SUV的消费者,是更在乎技术感和车内配置,还是更看重驾驶感受和空间实用性?毕竟GLB第二代在这两方面都有动作,但如何平衡?等12月首发公布更多数据,我们还能多聊聊。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