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圈最近挺有意思的,奔驰刚刚发布了2026款S级,瞬间点燃了话题。这次据说是大改款,挂着“豪华旗舰”的头衔,可万万没想到,才刚露面网上就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传出来。有人说,“都2026年了,还玩大排量燃油?是不是还想靠情怀捞最后的钱?”也有人操心,“510马力确实猛,可日常开跟商务接待用得上吗?怎么有点浪费了?”
先别急着吐槽,我们要讲道理,也得实际拿出来看看。这次的新款S级,起售价92.98万,比宝马750Li xDrive还低了3.2万,但动力上的压制那是实打实的——510马力直接把宝马750Li甩开不说,还比奥迪A8L多了57马力。你要非得硬杠,那又能咋地?在奔驰这台车可不仅仅是追求单纯的“数据炸裂”,它强调的是一种有追求但不张扬的高阶体验。
讲个小细节我路试新款S级的时候,发现油门特别“好使”,但是并没有给人一种不受控的感觉,这点挺妙。日常通勤,从静止状态加速到60公里/小时,你其实不怎么能感受到这台车有510马力。这是因为动力调校得相当细腻,油门踩到一半以上才开始给你大推背,要是平地起步还真有点“佛性”。再加上自适应悬挂的加持,它居然连大多数坑洼减速带都能过滤掉不少震动,我亲身体验,后排朋友全程坐着舒舒服服,基本上没感受到什么“颠簸”。换过去坐后座时,我也只能用一个词,那就是“得劲”。
不过这性能吧,如果你想“飙一下”,也不赖。高速上,我试着切到运动模式,明显感觉到动力在四轮之间的分配非常精准。你听说过那种车变道之后车身侧倾晃来晃去像喝醉了吧?这辆S级就不一样,最大侧倾只有个2.3度,比宝马750Li的2.8度稳当不少,开着踏实。别看数字不大,在高速公路上其实挺关键的,尤其对咱们这样喜欢开稳不喜欢冒险的人来说,这种技术细节能让你打消不少安全顾虑。
说到对手,肯定绕不开宝马和奥迪大兄弟。就拿宝马i7来说吧,虽然它是纯电车型,可人家补能就是个事,对吧?咱能理解小年轻喜欢新潮玩意儿,但对老老实实做生意的叔叔阿姨们来说,一台靠谱的燃油车省事得多,尤其是跑长途的时候。奔驰这次的布局很清晰,电动有EQS,燃油有S级,商务场景下一码归一码,也没必要非得全挤在电车、混动那些新概念里。数据也说明问题2025年国内豪华燃油车市场占了42%的份额,其中S级就吃了18%,这份“江湖地位”,说句不会得罪人的话,暂时看没谁能撼动它。
说个题外话,很多车主关心保值率的问题,我琢磨了一下。像之前的S级,三年保值率一般能有65%,可你再看看宝马i7,只有52%,这可是直接伤到了大价钱买车的人。奔驰S级的燃油车,反倒是更靠谱一些,哪怕以后换车,都能少赔点,这就不简单了。
最后还有一点小惊喜,这台S级搭载的3.0T发动机,虽然是高马力,但也不是那种油耗“死脑筋”的机器。它配备了闭缸技术,实际市区工况下的油耗只有10.5L/100km,用车成本也在可接受范围内。这么一琢磨,原来所谓“性能过剩”的槽点,其实也没那么成立,燃油刚需的老哥们买它,应该是冲着综合属性去的。
讲到这儿,你可能还是疑虑重重,但作为一个真实的体验者,我还真觉得,咱别老说它是“落后”或者“浪费”,不妨换个视角,它可能真是为某些群体量身定制的。就像术业有专攻一样,不是所有的车都得奔着电动化那股风去吹嘛。再说了,预算这事儿,既然咱们都考虑到结构标准版自适应悬挂,那说明已经把价格消化好了,直接入手,咱也甭纠结啥马力是不是浪费。能开出舒适与安全的感觉,再怎么说,这才是选这种车的关键因素,对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