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那段山路,那段飙车视频,怕是不少人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一辆黑黢黢的保时捷911,在弯道上头铁硬超,直接把一辆规规矩矩行驶的摩托车怼进了路边的排水沟。更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是,这司机下车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赶紧看看人,而是熟练地“狸猫换太子”,把车牌给换了。这波操作,简直是把“掩耳盗铃”四个字写在了脑门上。
你说怪不怪,这年头,但凡跟“壕”字沾边的事儿,总能像火药桶一样,瞬间点燃舆论。为啥?还不是因为咱老百姓心里都憋着一股鸟气,凭啥有钱就能一手遮天?
咱们先掰扯掰扯这事儿。保时捷肇事,偷梁换柱,这事儿已经是铁板钉钉。交警蜀黍都发话了,一车一牌是规矩,换牌,扣你12分,罚你4000大洋。更要命的是,这还可能涉嫌湮灭证据,那可就不是挠痒痒了。
但真正让人后脊梁发凉的是,这辆“移动棺材”去年8月就曾经夺走两条人命!这才过去多久,又出来兴风作浪。这就不得不让人灵魂拷问一句,上次那场人命关天的事故,最后是怎么个盖棺定论?为啥他还能大摇大摆地开车上路,继续当马路杀手?
这事儿就牵扯到法律层面了。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且负主要责任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伺候。要是玩脱了,搞个逃逸啥的,那就是三年起步,七年封顶。现在大家伙儿都在刨根问底,上次那事儿是怎么定的性?有没有什么见不得光的猫腻在里头?
有讼棍(律师)说了,要是能坐实这司机明知自己开车就是个定时炸弹,还放任自流,那没准就能按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最高可以吃花生米(死刑)。当然,这还得看具体的证据和最后的判决。
还有当地的吃瓜群众爆料,这肇事者家里在当地是响当当的企业主,家大业大。但这话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法律面前,皇亲国戚也得靠边站,不能因为你有几个臭钱,就能逍遥法外。
说实话,这种事儿,最怕的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所以,当地警方表态说,正在抽丝剥茧地调查两起事故的关联性,还要彻查车牌的来龙去脉,并且拍胸脯保证办案人员跟肇事者没有任何瓜葛,这姿态还是值得点个赞的。
现在,那位被撞飞的摩托车驾驶员已经动了手术,医药费是肇事者家属先行垫付的。受害者家属也撂下狠话,要追究到底。这事儿,就得这么办,不能让那些视人命如草芥的家伙们继续作威作福。
咱们再拨开云雾,看看这事儿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
一个是拿生命当儿戏的危险驾驶。山路弯道,本就危机四伏,这厮还敢玩命超车。交警三令五申,这种路况超车,得满足三个硬性指标:虚线、没来车、前车慢得像蜗牛。回看视频,这三条,一条都没挨上。
另一个是野蛮生长的改装车市场。这司机能一键切换车牌,说明他的车牌架肯定动过手脚,是违法的。这种暗藏猫腻的改装产业链,也该好好地刮骨疗毒了。
随便一搜数据,弯道超车导致的事故,占山区事故的37%。这比例,光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所以,开车上路,安全第一,可不是一句空话。
很多人开车,总觉得自己艺高人胆大,不会出啥岔子。但实际上,很多事故,都是因为心存侥幸,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特别是那些开着豪车的,更得夹起尾巴做人,别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就可以把交通规则当耳旁风。
开篇之所以说这事儿让人怒发冲冠,是因为它精准地戳中了咱们对特权的深恶痛绝。总有人觉得,有了钱,就能呼风唤雨,摆平一切。但法律不是橡皮泥,不能任由他们信手涂鸦。
说到底,在马路这事儿上,没有谁比谁更金贵。不管你开的是什么车,都得老老实实遵守交规。安全驾驶,不仅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公众翘首以盼的,就是一个水落石出的真相,一个能给受害者及其家属带来些许慰藉的结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