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北京BJ80一月份只卖了2台车的数据,说实话有点震惊。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国产大G”,如今的市场表现确实让人唏嘘。要知道,当年BJ80刚亮相的时候,不少人都觉得这次国产硬派越野车终于要翻身了。
先说说BJ80的定位问题吧。当初北京汽车把它定位成”奔驰G级的平替”,这个思路本身就有问题。你说一个30多万的车,想去对标100多万的奔驰G?消费者又不傻,买硬派越野车的人,要么是真正懂车的越野玩家,要么就是冲着品牌和面子去的。BJ80两头都没占着,自然就尴尬了。而且硬派越野这个细分市场,本来盘子就不大,你还要跟坦克300、牧马人这些强手正面刚,难度可想而知。
技术层面的短板更是致命伤。开过BJ80的朋友都知道,这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确实存在不少问题。2.3T发动机虽然参数看起来不错,但实际驾驶体验和可靠性跟合资品牌还是有差距。更别提那个8AT变速箱了,换挡逻辑和平顺性都不够成熟。你说一个主打越野性能的车,连基本的动力总成都搞不定,消费者怎么可能买账?这点确实打在了用户的痛处上。
再看看智能化配置,BJ80基本上是被时代抛弃了。现在买车的人,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这些功能需求越来越高。但BJ80的车机系统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界面设计、反应速度、功能丰富度都跟不上。坦克300为什么能火?除了产品力过硬,人家在智能化方面确实下了功夫。BJ80在这方面明显掉队了,你说值不值?
品牌力的缺失可能是最核心的问题。北京汽车这些年在品牌建设上确实乏善可陈,既没有Jeep那种历史底蕴,也没有坦克那种年轻化的品牌调性。消费者提到硬派越野车,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牧马人、普拉多,或者现在的坦克300,很少有人会想到BJ80。这就很说明问题了,产品再好,没有品牌力支撑也很难走远。
营销策略上的保守也是一大败笔。看看坦克是怎么玩的,从”越野街车”的定位,到各种户外活动的赞助,再到KOL的种草营销,人家把硬派越野车玩出了时尚感。反观北京汽车,营销手段还是老一套,既没有抓住越野文化的核心,也没有迎合年轻消费者的喜好。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营销不给力就等于自废武功。
价格策略更是让人看不懂。BJ80的定价区间在30-40万,这个价位段竞争异常激烈。往下有坦克300这种性价比之王,往上有牧马人、普拉多这些经典车型。BJ80卡在中间,既没有价格优势,产品力又不够突出,消费者为什么要选你?特别是现在新能源转型这么快,BJ80还在坚持纯燃油路线,确实有点跟不上节拍。
说到新能源,这可能是BJ80最大的机会。虽然BJ40增程版市场表现不错,但BJ80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明显滞后。现在消费者对油耗越来越敏感,硬派越野车本来就费油,如果能推出插电混动版本,既保证了越野性能,又解决了油耗问题,说不定能重新激活市场。但关键是要快,再拖下去,市场份额就真的被别人瓜分完了。
看着北京汽车这些年的起起伏伏,真的有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觉。当年也是国内最早做硬派越野车的品牌之一,现在却被后来者远远甩在身后。也许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了,毕竟硬派越野车这个市场还在增长,机会总是有的,就看能不能抓住了。你觉得BJ80还有翻身的可能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