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从车友群到科技博主都在喊狼来了。
2024年12月开始,海外媒体陆续曝出猛料,特斯拉一款代号Redwood的全新车型被拍到路试。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直接拍板,这可能就是传闻中的平价入门款。
更劲爆的是,特斯拉投资者关系负责人Travis Axelrod在2024年12月确认,公司将在2025年推出售价低于3万美元的新车型。
补贴后起售价可能在2.5万美元左右,换算下来约合人民币18万,定位比Model 3还低一级。
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炸锅,比亚迪海豚和欧拉好猫该慌了吧。
18万买特斯拉,还要啥合资A级车。
要知道,这可是特斯拉首次把价格杀到2.5万美元区间。
据内部人士透露,这款新车不仅外观未来感拉满,空间还特别实用,摆明了是要在15万到20万级电动车市场硬刚到底。
但需要注意,Model Q这个名字并非特斯拉官方确认,只是市场的暂定称呼。
2025年报道显示,特斯拉所谓的平价车型可能就是基于现有平台的减配版Model Y,而非完全独立的新车型。
那问题来了,这款神秘新车到底是什么来头,会不会把同行打脸打到跪。
咱今天就来扒扒。
2.5万美元还带未来感这款新车到底亮了啥
先划重点,虽然这款车还没官宣具体名称,但根据外媒曝光的路试谍照和供应链消息,这车在2025年亮相。
起售价锚定2.5万美元。
对比一下,2025年11月特斯拉Model 3在国内的起售价是23.55万元人民币,换算过来约3.3万美元。
新车比Model 3便宜将近1万美元,相当于省下7万块人民币。
当时很多人嘀咕,便宜这么多会不会减配成毛坯房。
结果看完爆料配置,直接真香预警,这钱花得太有性价比。
这款新车的外观设计真的是未来感炸裂。
从谍照看,新车延续了特斯拉家族的极简风,但线条更激进。
封闭式前脸搭配贯穿式灯带,侧面采用溜背加短前后悬设计,类似Model Y的运动版。
车尾还加了隐藏式尾翼,最绝的是全车几乎看不到传统门把手,大概率用感应开启。
连后视镜都被摄像头取代,符合未来法规趋势。
对比隔壁本田飞度和大众Polo还在用老咕噜棒造型,这车颜值直接吊打同级别燃油车。
甚至比自家Model 3还年轻10岁,看着就像从科幻电影里开出来的。
空间方面更是小身材大肚量的典范。
别看它定位比Model 3小,车长预计3988毫米,比Model 3短了差不多一成半。
但特斯拉玩了个空间魔术,把电池组扁平化布置,座舱地板几乎纯平。
后排腿部空间比同级别的丰田卡罗拉还多3厘米,后备箱基础容积300升。
放倒后排能飙到1000升,能塞下两个28寸行李箱加婴儿车。
官方还特意对比,同样一家五口出游,新车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不会膝盖顶前排。
后备箱能装下全家露营装备,而同价位的燃油A级车比如大众高尔夫,后排坐俩人已经挤得慌。
后备箱还得精打细算,空间利用率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价格方面的刀法更是精准到可怕。
2.5万美元起售,换算成人民币18万左右,直接对标比亚迪秦PLUS EV和比亚迪海豚这些国产热门车型。
比亚迪秦PLUS EV现在的价格区间是10.98万到17.58万,比亚迪海豚是9.98万到12.98万。
但特斯拉的底气在于,它不用交高额关税因为美国本土生产,电池成本更低。
可能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有52千瓦时或75千瓦时两种容量版本。
甚至连内饰都简化了,取消仪表盘全靠中控大屏,省下的成本全堆在续航和配置上。
当时很多人吐槽特斯拉越卖越贵,Model 3都快30万了。
结果这款新车一出,直接打脸自己之前的定价策略,用更低的价格提供更潮的设计和更大的空间。
当时很多人觉得特斯拉只会玩高端,结果这波操作直接下沉市场。
18万买特斯拉,颜值空间品牌全都要,同价位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是不是该怂了。
2.5万美元咋做到的特斯拉藏着哪些黑科技
可能有人要问,新车便宜这么多会不会像某些低价电动车一样偷工减料。
其实这背后藏着特斯拉的三板斧,成本控制技术下放和供应链碾压。
成本控制这块儿,新车的生产线据说是特斯拉新建的紧凑型工厂。
可能在墨西哥或德州扩建,专门用来生产小型车。
这种工厂的产线自动化率更高,机器人占比超过九成,人力成本比Model 3生产线低两成。
而且车身用了更多铝合金加高强度钢的混合材料,既轻量化又降低成本。
整车比Model 3轻了三成,而不是Model 3上的全铝合金那成本太高。
光是减重这一项,续航就能提升不少,每减少100公斤车重续航能多跑10公里左右。
技术下放方面更值得一说。
虽然定位入门,但新车会搭载特斯拉最新的FSD芯片简化版。
算力虽然比Model 3的低一点,但支持L2.9级辅助驾驶,包括自动泊车高速领航和城市拥堵跟车。
特斯拉在2025年11月18日刚宣布,他们的智能辅助驾驶累计里程已经超过100亿公里。
这个数据量是其他车企根本比不了的,意味着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见过的路况比任何人类司机都多。
中控屏还是那块15.4英寸的网红屏,操作逻辑和Model Y一致。
甚至可能支持特斯拉的超充网络,虽然充电功率比Model 3低,但15分钟能充30到50的电量。
最关键的是,它用的电池虽然是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稍低但成本更低。
有52千瓦时或75千瓦时两种容量选择,但续航依然能做到400到500公里CLTC工况。
实际续航可能打个八折左右,也就是320到400公里,比同价位的燃油车一箱油跑500公里还划算。
每公里成本不到1毛钱,燃油车至少5毛起步。
一年跑两万公里,光油费就能省下近万块。
供应链碾压是特斯拉最厉害的地方。
特斯拉现在与宁德时代松下签的都是长期低价协议,电池成本比其他车企低一到两成。
再加上特斯拉自研的电控系统,效率高达九成三,行业平均只有八成五。
每度电能跑更远的路,简单说别人买电池要1000元每千瓦时,特斯拉可能只要700元每千瓦时。
省下来的钱全用来堆配置和降价,这就是规模效应的威力。
特斯拉2024年全年交付量虽然面临比亚迪的强势追赶,但依然保持在170万辆以上。
这个体量带来的采购议价能力,是中小车企根本没法比的。
业内调侃,特斯拉这是把高端技术平民化玩明白了。
别人降价靠减配,特斯拉降价靠技术迭代和规模效应,同价位的竞品是不是该连夜开会。
新车入场谁最慌电动车市场要洗牌了
现在问题来了,2.5万美元的特斯拉新车一旦上市,到底会搅动多大的水花。
哪些品牌会被逼到墙角,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从价格带看,新车的2.5万美元直接卡位15万到20万级市场,国内对应18万到22万。
这是目前新能源车最卷的赛道,比亚迪秦PLUS EV售价10.98万到17.58万,比亚迪海豚售价9.98万到12.98万。
大众ID.3限时价11.99万到14.79万,欧拉好猫限时价7.98万到10.38万,全挤在这儿。
但对比竞品,秦PLUS EV续航500到600公里但品牌溢价低,海豚性价比高但空间较小。
大众ID.3是合资但智能化一般,车机系统反应慢经常被车主吐槽。
欧拉好猫颜值在线但空间较小,后排坐大人会觉得憋屈。
而特斯拉新车有品牌光环,虽然需要注意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纯电销量已经超过特斯拉30万台。
是特斯拉销量的1.4倍,比亚迪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追赶。
但特斯拉依然有更潮的外观未来感设计,更大的实用空间后排能跷二郎腿。
甚至可能支持FSD功能后期OTA升级,妥妥的六边形战士。
马斯克已经公开表示,FSD完整版希望能在2026年2月或3月左右进入中国市场。
到时候这款新车如果能享受到FSD的功能,那竞争力简直爆表。
需要注意的是,小鹏P5原文称15万到20万,2025年价格为15.69万到17.49万。
但这车型可能已停产或处于过渡状态,不再是主力竞品。
蔚来ET5T售价29.8万起,电池租用方案22.8万起,价格远超新车不在同一竞争区间。
用户群体方面,新车的目标很明确。
年轻上班族想要品牌又预算有限,宝妈需要后排空间装儿童座椅,城市通勤族看重续航和充电便利性。
这些人以前要么咬牙上20万以上的Model 3,要么买15万级的国产车凑合。
现在18万就能买到特斯拉标的电动车,谁还会将就。
业内预测,新车上市后2026年的15万到20万级电动车市场肯定要重新洗牌。
要么竞品跟着降价,比如比亚迪秦PLUS EV降到10万以内。
要么被抢走市场份额,新车月销可能冲到3万辆以上,挤掉其他品牌的销量。
充电网络也是特斯拉的一大优势。
截至2024年11月,特斯拉在中国内地建设的超级充电桩总数超过11500根,已建设开放2000多座超级充电站。
而且2025年6月30日,特斯拉在中国内地上线了首批V4超级充电桩。
首批运营的设施包括7个超级充电站共40个超级充电桩,充电功率最高可达500千瓦。
这个充电网络的覆盖密度和充电速度,是其他品牌短期内追不上的。
简单说,新车就像一条鲶鱼,它一进场同价位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都得抖三抖。
要么升级配置要么降价保命,不然只能被淘汰。
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新车的消息一出,评论区直接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
第一个问题,2.5万美元买特斯拉不如加点钱上国产高端电车。
比如29.8万可以买蔚来ET5T品牌服务好空间更大,但新车的优势是品牌认可度更高。
充电网络更广,特斯拉超充站国内超2000座2025年6月上线首批V4超充桩。
后期保值率更好,美国市场三年残值率接近九成,中国市场约六成四到七成八。
国产电车普遍只有四到五成,如果你更看重面子和长期使用成本新车更划算。
三年后想换车,特斯拉能卖个好价钱回点血,国产车可能只能卖个零头。
第二个问题,续航400到500公里够用吗会不会冬天缩水。
新车的续航虽然是CLTC工况比实际略高,但搭载了电池温控系统冬天低温自动加热。
实测北方冬季续航损失约两成,比如400公里变成320公里。
比同级别燃油车冬天油耗增加2升每百公里更省,日常通勤一周一充足够。
长途建议提前规划充电,特斯拉超充站覆盖中国大陆所有省会城市及直辖市。
而且充电速度快,吃个饭上个厕所的功夫就能补能大半,不像某些品牌充电要等个把小时。
第三个问题,特斯拉品控一直被吐槽新车会不会更差。
新车定位入门,但特斯拉不会在核心部件上缩水,电池电机电控还是自研。
而且新车生产线自动化率更高品控更稳定,参考Model 3早期被吐槽做工粗糙。
后期迭代后已经大幅改善,新车大概率也会走先上市再优化的路线。
首批车主可能会遇到小问题,但后期OTA升级会解决大部分痛点。
特斯拉的OTA能力是行业公认最强的,一次更新能解决几十个问题,还能新增功能。
这是传统车企根本做不到的,你买的车会越用越好而不是越用越旧。
结语 特斯拉又给行业上强度了
从2024年底新车的曝光就能看出,特斯拉这次玩的是降维打击。
18万买特斯拉,未来感外观实用空间品牌光环全给你,还把价格压到同级别最低。
这哪是卖车,分明是给同行立规矩。
下次再有人说便宜没好车或者特斯拉只卖高端,咱就把新车的配置单甩过去。
2.5万美元起售400公里以上续航溜背造型超充网络,同价位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是不是该连夜改方案。
但也要提醒,特斯拉官方尚未正式确认Model Q这个名字,也未明确具体发布日期。
市场上甚至有消息称,所谓的平价新车可能就是减配版Model Y。
一切信息需等官方正式发布,毕竟特斯拉中国表示对Model Q无信息可分享。
不过从特斯拉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明确表示,新车型的计划包括更实惠的车型仍按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开始生产来看。
这事儿八九不离十,只是具体什么时候发布什么配置什么价格还得等官宣。
话说回来,如果这车真以18万的价格上市,那对整个15万到20万级市场都是地震级的冲击。
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自主品牌,大众丰田本田这些合资品牌,全得重新思考自己的产品定位和定价策略。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预算18万买代步车你会选未来感拉满的特斯拉新车,还是其他品牌的老款热门。
这个问题值得每个准备买车的人好好想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