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少爷们,今儿个用车社要抖搂点儿猛料!
这事儿要是搁以前,打死我也不信,但现在车圈啊,真是啥稀奇古怪的事儿都能冒出来!
事情得从懂车帝和央视新闻那场“鸿门宴”说起。
他们攒了个局,请来了市面上近乎所有自诩“身怀绝技”的智能汽车,说是要比划比划。
这考场设得那叫一个险象环生,专挑咱日常开车最头疼的“幺蛾子”来:高速上突然杀出的“程咬金”,城里冷不丁冒出来的“熊孩子”,甚至…还有那没开眼的野猪!
结果嘛…先卖个关子。只能说,看完之后,我这心里拔凉拔凉的!
想想啊,如今哪家车企不得把自己家的智驾系统吹成“赛神仙”,恨不得让您老人家往后一躺,它自个儿就能把您送到目的地。
可这一番真刀真枪的较量,直接把那些华而不实的玩意儿给扒了个精光。
就拿高速上的“幽灵车”来说吧。
这场景,哪个老司机没遇到过?
前车麻溜儿变道,你以为前面一片坦途,结果…一辆重型卡车毫无预兆地怼了出来!
这时,比拼的就是智驾系统的眼力劲儿和反应速度。
可结局呢?
一大帮车直接“翻车”,眼瞅着就要撞个稀巴烂!
只有特斯拉Model X带着两款国产车勉强过关,姜还是老的辣啊!
你以为高速路况就够刺激了?
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城市道路测试,简直是“步步惊心”。
城里路况有多复杂,各位心里都有数:行人、自行车、电瓶车…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这次测试就模拟了“儿童鬼探头”这种高危场景,结果竟然有四成车直接“歇菜”!
这要是在大街上,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更绝的是,他们还模拟了“野猪突袭”!
这场景…光是想想就让人脊背发凉!
可结果呢?
大批车辆直接“宕机”,避之不及,眼看就要跟那头“二师兄”来个亲密接触。
唯独特斯拉Model X,凭借着纯视觉技术,硬是躲开了这无妄之灾。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现在多少车都号称自己装了“十八般兵器”,什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恨不得把所有传感器都堆上去,可结果呢?
还不如人家啥也没装的特斯拉?
这到底是真材实料,还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再说那些合资品牌,这次测试简直可以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
除了丰田系的铂智3X还挣扎了几下,其余选手直接“缴械投降”。
看来,合资品牌在智能化这块儿,确实得加把劲儿了!
测试结果一出,上面也坐不住了,直接发声:现在的智驾系统,说白了就是个“辅助”,开车的主角还得是人!
这话,说得那叫一个掷地有声!
可问题是,车企在宣传的时候,可不是这么忽悠的啊!
满嘴跑火车,什么“准L3”、“城市领航”,听得人心慌慌!
消费者掏了真金白银,以为买了个“聪明蛋”,结果真到了关键时刻,还得自己上,这…算不算欺骗消费者?
当然,肯定有人要抬杠,说这次测试不够严谨。
比如夜间光线、模拟车辆的逼真度、障碍物识别算法等等。
可说句实话,现实世界里哪有那么理想的条件?
那些自诩装备了双重保险的车型,该撞照样撞!
这说明啥?
硬件再牛,也得看软件调校的功底!
光靠砸钱堆砌,没啥用!
再想想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自动驾驶演示,现在看来都像提前排练好的戏码。
真实路况的复杂程度,岂是封闭场地能够模拟的?
这次测试,能有14%的通过率,都算烧高香了!
所以啊,各位,在掏钱买智驾车之前,真得擦亮眼睛,你到底是想买个“高科技玩具”,还是真正能保命的“守护神”?
别等到出了事儿,才想起自己才是驾驶员!
车企现在最应该做的,不是想着怎么忽悠消费者,而是把“随时准备接管”这几个字,用大红字印在方向盘上,时刻提醒驾驶员!
咱消费者也别太天真,把辅助驾驶当成自动驾驶,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要是真敢在开车时打盹,阎王爷都要跟你抢时间了!
这场测试,撕开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遮羞布,更是整个行业浮夸风的遮羞布。
与其把心思放在弄虚作假上,不如沉下心来把技术搞扎实,这才是正道!
记得《道德经》里有这么一句:“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用在现在的汽车行业,也颇有几分道理。
有意思的是,这次测试中,特斯拉Model X在“野猪突袭”环节中表现亮眼,而这款车压根没装激光雷达。
纯视觉方案与传感器堆砌方案的争论,再次甚嚣尘上。
究竟哪种路线才是未来的方向?
依我看,技术路线之争,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谁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不管是纯视觉,还是传感器融合,能确保行车安全,才是硬道理!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智驾有风险,开车需谨慎!
在技术成熟之前,咱们还是老老实实握紧方向盘,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各位,你们对智驾系统怎么看?
你觉得现在的智驾技术靠谱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见,一起讨论!
还有,如果你身边有开智驾车的朋友,记得提醒他们,开车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安全第一,才是王道!
全部评论 (0)